一定要哭著讓別人依著ta的「小霸王」,要不要好好教訓一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家帶娃的閨蜜,上周日按捺不住,帶著4歲的兒子出來逛商場。

不料,這一趟走得是那麼坎坷。

剛進商場,孩子被一個賽車玩具吸引,纏著他媽媽非要買:「媽媽,給我買這個!」閨蜜說前兩天剛買了一賽車,不買了。

小傢伙生氣了,頓著腳,哭鬧著,不肯走了。

覺得擾了我的興致,閨蜜不好意思,給她把車買下來,並和小朋友約定,接下來這一星期不可以再提買玩具的要求了。

這一路平靜了點,可是要從商場出來時,一個「超級飛俠」的玩具,讓小傢伙一下忘了約定,「媽媽,我想要這個,你給我買嘛。

這下閨蜜急了,給他講理:「你這不是說話不算話嗎?怎麼可以沒有信用呢?剛買的玩具賽車,現在就沒興趣了嗎?」

小男孩一下坐到地上,比前一次更加聲嘶力竭地哭起來。

現場好多雙眼睛齊刷刷看過來,閨蜜臉上一陣火辣辣:「有本事你就一直坐下去。

那天,小男孩是哭叫著被拉回家的。

孩子要買這買那,妥協,他變本加厲,拒絕,他哭鬧不已,究竟該怎麼辦呢?

其實,孩子的發育狀況、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情緒調整能力都很有限,在願望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不依不饒,要麼是因為這些因素,要麼是在尋求關注,要麼是在和你進行權力的鬥爭。

但不管怎樣,家長都可以採用更積極一些的做法,避免衝突,或者將衝突轉化為合作。

2、

積極的做法,是「接納感受」。

無論孩子是哭鬧還是發脾氣,或者是一定要讓你滿足願望,都需要我們接納他的感受。

這並非指的是急於把孩子安撫好、或是僅僅說出「共情」的話,而更多是指態度

回到超市這個場景。

事實上,事態的每步進展,都事出有因。

孩子表示要買一個玩具的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告訴他:「不行,這個我們不買。

然後孩子就開始商量、執拗、或者哭鬧、發脾氣。

家長一看,小小年紀這麼霸道怎麼可以?用上講道理、責備、批評、威脅等等各種方式。

最後以孩子直接大鬧起來,躺在地上打滾結束。

還有的家長一看到孩子哭,馬上就心軟答應了孩子的要求。

孩子就會發現,哭,是能得到想要的東西的一種好手段,並且哭聲越大,越容易得到。

所以嚴厲和溺愛的方式,與孩子的哭鬧錶現有直接的關係。

3、

事實上,應對這件事的方法,最值得嘗試的是預防。

比如在去超市前,事先拉一個清單。

告訴孩子,每次可以允許他買一樣東西。

如果超出額度太貴了,可以和孩子商量:「那我們這個月會少買一個玩具,先把錢花在這個玩具上好嗎?」

還可以給孩子一些其他他感興趣的選擇。

「要不要和媽媽去吃個小蛋糕?有你最喜歡的巧克力味的哦。

」這不會慣壞孩子,我們只是在教給他:「有時候,要調整一下自己的期望。

當然,根據家長的規則和界限,家長完全可以不同意買一件東西。

但如果能了解孩子想買一件玩具的感受,事情就很可能變得更容易些。

「這個玩具超出了我們的預算,我知道你很喜歡,但我不能買。

」這種溫和的態度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也就是說,沒有必要一定要等到孩子躺在地上大哭、情緒升級的時候再去解決難題。

4、

當然,即使溫和堅定地和孩子表達了「我不能買,但我很理解你的喜歡」,孩子還很可能會出現大哭大鬧的那一幕。

尤其如果孩子早已習慣用哭鬧達成目標的話。

這種情況,家長可以蹲下來告訴孩子:「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這裡是公共場所,媽媽現在需要帶你到一個人少的地方,在那裡我會陪著你,一直到你好一點。

接下來帶孩子到一個人相對少的地方,抱著孩子等待他情緒變好。

這個過程中如果孩子有拳打腳踢的話,可以一邊保護著自己不被他踢到,一邊告訴他你會在這裡陪他,一直到他好一點為止。

這會兒的哭和發泄,也許會連帶上孩子以往的焦慮、壓力。

這其實是一件好的事情,因為我們平時並沒有那麼多的機會,去幫孩子釋放他的情緒。

那在這種我們又有時間、又不會特別丟面子的情況下,就讓孩子發泄一會吧。

我們都說,心情好的時候、孩子表現好的時候,我們的愛一定是無條件的。

但當我們心情不好、孩子犯錯誤時,我們的愛往往就變得有條件。

至少是已經讓孩子感覺到,我們的愛是有條件的。

所以,當我們真的能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感受到,在我們的面前袒露任何情緒都是安全的時候,任何難過和痛苦於他都會變得易於接受,因為他得到了比玩具更重要的東西,就是爸爸媽媽的無條件的愛。

粗暴的「生氣就走開」,只會帶給孩子的是被遺棄的感覺。

同理,哪些站得很遠,等孩子不哭了再返回來的家長,即使沒有責備孩子,但「冷處理」的方式,帶給孩子的同樣是孤獨的感受。

上述的正確應對「小霸王」的方法get到了嗎?下次再遇到這種「超市情況」,試試接納孩子的感受吧。

(文章所涉育兒觀點整理自年糕媽媽學院朱芳宜講師課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處理孩子發脾氣哭鬧的基本步驟(父母必知)

博士媽媽說:最近不少麻麻在微信留言,問的是差不多相同的問題,說的是家裡的孩子動不動就會哭鬧耍脾氣,自己都快被逼瘋了。孩子在家裡跟媽媽說想吃糖,但媽媽拒絕了,因為孩子半小時前才吃了一顆,孩子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