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規矩=大人沒管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李岩 鍾煜 遊戲力

建立規則,或者叫「立規矩」,是養育中的一個熱點話題。

大部分人認為,一個孩子養得好不好,重點要看他有沒有規矩。

如果孩子沒規矩,那麼做父母的一定要受到鄙視甚至譴責。

因為大家心裡都有一條不成文的邏輯:孩子有沒有規矩,直接反應著父母本身有沒有教養。

這種無形的壓力,促使我們所有父母都把建立規則這件事,提到了養育的首要位置。

而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見到一些孩子「非常沒規矩」的情況,就難免會想:這家父母怎麼把孩子給慣成這樣,怎麼不給孩子做規矩呢?

可是,孩子沒規矩的原因,真的是因為父母沒有好好「立規矩」嗎?

美國「0-3國家嬰幼兒研究中心」等3家專業機構曾經在2000年聯合進行了一項全國性調研和基準統計,調研主題是成年人對兒童成長規律的了解程度。

統計結果發現,大多數成人對孩子成長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重要規律,存在錯誤認識。

比如:如果孩子說「打死媽媽」這樣的話,絕大部分成人都認為不可接受,都會教育甚至批評孩子不可以這麼「惡毒」。

但是大家並不知道,6歲以內的孩子,實際上並不真的理解「人死不能復生」這個概念,在他的認識當中,死了跟睡著了是一回事,過一會兒都能再醒過來,他說打死媽媽的真正含義很可能是讓媽媽睡著,這樣媽媽就不用說他了。

還比如:對於15個月大的孩子,你是否期望他分享玩具?51%的成人回答yes,也就是說,大家認為15個月的孩子,已經可以分享了。

如果孩子不分享,那麼大人就會採取手段強迫孩子分享。

但是實際上,專業研究的結果是,對於分享的基本理解能力,孩子最早也要在兩歲半以後才會出現,大多數要到3歲以後。

再比如,關於「太關注孩子會不會把孩子慣壞」這個我們的很多父母都擔心的問題,同樣是美國父母最擔心的事。

超過半數(57%)的成人認為,如果太關注一個6個月大的嬰兒,比如孩子一哭就抱,那就很可能會慣壞孩子。

但是實際上,專業研究卻發現這種擔心完全是杞人憂天,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育心理系的吉爾斯塔姆教授曾明確指出:對於3歲以內的孩子,想把他慣壞都沒有可能,因為從大腦發育的角度而言,3歲以內的孩子根本就不具備「被慣壞」的神經生理機制。

總之,上面這項調研最重要的結論之一,就是——

成人對孩子成長速度的預期,大大超出孩子實際的成長進度,以至於在建立規則、行為規範等方面,成人對孩子的要求與孩子實際的發展水平,存在很大的不符。

儘管這是美國十幾年前的調研統計,但對於我們今天的養育,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提醒。

因此,在「規矩」這個話題上,先要明確幾個觀點:

1. 規則很重要,建立規則,是養育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2. 建立規則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尊重孩子的成長發育規律。

如果只重視規則本身,但不夠了解相應的成長規律,那麼,不僅規則建立不起來,而且還會導致更多更嚴重的問題。

下面我們接著討論規則問題。

首先要了解的是:孩子為什麼不願意遵守規則?

不同年齡的孩子不守規則的原因是不一樣的,對於兩三歲的孩子來說,不守規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理解力還不夠。

孩子對事情的理解,很多時候離大人的預期差距很大。

很多在我們看來非常簡單的道理,但是對於2歲的孩子通常都還是很抽象的,就算我們認真給他解釋了,他也未必就能馬上理解。

有時候,我們的解釋不僅沒用,還可能起反作用。

李岩老師在「天天遊戲力」系列育兒課中講過女兒小時候的一個故事:


我女兒兩歲左右有一次在家裡喝水,喝了一半,突然把剩下的半杯水倒到了地板上。

當時我蹭的就從沙發上跳起來了,一邊衝過去一邊大聲說:不可以!怎麼能把水倒地上啊!這樣會把地板弄壞的!

接著我趕緊拿墩布,手忙腳亂地把水擦掉。

收拾完之後,我把她抱起來坐到沙發上,非常有耐心地跟她說:寶貝,地板最怕水了,水倒上去地板很快就會壞掉的,以後不能把水倒到地板上。

我說話的時候,態度非常平靜溫和,因為她確實還小,所以我沒有一點點責怪她的意思。

她聽完也點頭表示同意了。

可是讓我沒想到的是,到了她喝下一杯水的時候,她又把大半杯水倒到了地上,而且跟第一次不同的是,她這次眼睛注意看的,不再是水,而是我,她一邊倒一邊看著我。


大家可以一起來分析,孩子這樣做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一種可能是,大人的反應,反而加強了孩子對這件「不可以做的事」的關注。

第一次她把水倒在地板上後,爸爸從沙發上跳起來說「不可以」,然後急匆匆地把水擦掉,大家可以想像整個過程是會造成一定的緊張感的。

之後,爸爸又解釋來為什麼不可以這麼做,態度雖然溫和,但也是很認真的。

  • 孩子有一項本能,就是通過觀察身邊人的行為和態度,來判斷一件事的重要程度。

    小年齡孩子的這項本能尤其敏銳,但是同時,他們的高級理解能力又很不成熟。

也就是說,對於「因為地板怕水、會壞,所以不能把水倒到地板上」這個抽象的道理,孩子並不能很好地理解,但是爸爸的行為給她造成的認識是:倒水,好像是一件重要的事。

第二個可能:孩子探索的目標不是倒水這件事,而是跟爸爸的互動關係。

舉個例子:在飯店吃飯,鄰桌有一個兩三歲的小朋友,你看到他、他也正好看到你,這時候他不經意地拍了一下桌子,於是你用稍微有點誇張的肢體動作,假裝嚇了一跳。

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

接下來,這個小朋友一定會再拍一下桌子,看看你是否會有同樣的反應。

如果你還是同樣假裝嚇了一跳,那麼這個互動就會繼續。

也就是說,當孩子發現自己的某個行動或者言語,引起了大人某種不同尋常的反應,那麼他通常就會繼續探索這個新的互動模式。

根據上面的分析,家裡人找到了應對孩子倒水這件事的策略。

新策略

我跟家裡所有人都商量好,對於她往地上倒水的行為,我們的態度就像對待一件最常見、最普通、最不起眼的事情一樣,只是去把水擦乾淨,不做任何其他反應。

嘴裡不僅隻字不提,甚至還是談論其他事情,比如有一次我就一邊擦地上的水一邊若無其事地說:「寶貝,你剛才吃的蛋糕,是巧克力味道的還是草莓味道的?」

這樣經過了3天,她就不再往地上倒水了,因為這個行為已經徹底沒意義了。

進行各種探索,是孩子的重要本能,也是最大的行為驅動力,探索過程中,孩子會做一些危險的、不該做的事,這是非常正常的情況。

這個時候,跟孩子講道理是沒用的,因為他還理解不了,而且講道理不僅沒用,可能還會起反作用。

因此對於兩歲左右以及更小的孩子,阻止他做一件事的最佳手段,就是自然轉移。

一邊自然地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另一件事情上,一邊把他抱開,或者把有危險的東西拿走。

當然,大一點孩子的家長都知道,這種自然轉移的辦法很快就會失效,這是因為孩子的自主意識在迅速成長,轉移他的注意力會越來越難。

上個月把他從垃圾桶抱開還沒有問題,到了下個月他探索馬桶的時候,再用同樣的方法抱開他,他就開始大哭大鬧、拚命反抗了。

已故神經生物學家亞克潘克賽普指出——

孩子出生時,大腦中就帶有一套先天預設好的行動程序。

他在吃飽睡足、並且感到安全的前提下,就會自動進行探索環境的行動,如果過程中遇到阻力,就會自動與阻力對抗,目的是清除障礙、堅持完成探索,或者如果遇到外力的強迫,也會自動對抗、擺脫強迫。

除非,這個阻礙他或者強迫他的外力太過強大,對抗會導致更大的危險,那麼就要放棄對抗,轉而採取躲避、逃跑或者投降的行動。

因此,孩子不僅僅不能理解大人規則背後的「道理」,而且,本能地還會與規則對抗。

而對抗的方式,通常是哭鬧和發脾氣。

那麼,在要求孩子遵守規則這個問題上,大人首先要調整自己的預期:

1. 孩子還做不到自己遵守規則,因此我們還需要花很多時間來幫孩子做到。

2. 在幫孩子遵守規則的過程中,我們一定會遭遇對抗。

以上面這些認知為基礎,關於「孩子為什麼沒規矩」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結論——

2、3歲的孩子對抗規則,不代表大人的教育有問題,也不代表孩子有問題,恰恰相反,一切都正常。

而孩子用哭鬧來對抗,也是順理成章的行為反應,因此,不用擔心和躲避孩子這時候的哭鬧。

那麼,再遇到孩子在路上亂跑,吃飯前不洗手,「霸占」著搖搖車不肯讓別的孩子玩,我們就可以更加平靜的,就事論事的解決問題。

這時候大人採取的行動很簡單,主要包括4個環節:

  1. 大人在心裡提醒自己:一切正常,保持鎮定,不要急躁、生氣。

  2. 用最簡潔的話語提醒孩子該怎麼做。

    比如:「寶貝,搖搖車要輪流玩,你該下來了,小朋友在等著呢。

    」 通常提醒一次就夠了,最多再加一句:「要媽媽抱你下來嗎?還是你自己能下來?」
  3. 如果孩子拒絕,可以採取一些措施。

    比如,可以把孩子從搖搖車上抱下來。

    同時,做好思想準備,孩子一定會哭鬧。

  4. 安慰孩子的情緒。

安慰情緒是另一個大話題,在之前的很多文章中都討論過,這裡就不再重複了。

再次強調一點,只要我們心裡知道孩子的對抗、哭鬧是正常行為反應,那麼我們全程就能面帶微笑,強行把孩子抱下來的時候,力度也會恰到好處。

孩子就是在這樣的經歷中,一次次體驗到:有些事並不是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做不成我也會很生氣,但是,爸爸媽媽一直會對我很好。

本文摘編自「天天遊戲力」系列育兒課中的「立規矩」單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父母學堂在孩子性格形成期,有些事情千萬別做

提示:點擊上方"父母大學堂"↑免費訂閱親子文章及育兒辦法對待哭,不能簡單滿足要求或粗暴的制止喜、怒、哀、樂、恐懼等都是老天賦於人類的正常的情緒表現。孩子的哭泣需要我們耐心去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對孩...

如果你這個爸/媽,是個80後!(下)

在兒童早期教育中,我們切記以大人的視角去看待寶寶的日常行為,我們需要了解更多科學研究,避開教導孩子的誤區,讓他們更健康的成長。回顧上期小編分析了三點內容,這期將繼續為你分享早期教育應該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