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才能培養好孩子的社交能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今大多數家長都會對孩子進行早教,甚至從胎教開始,單從小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等素質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寶寶的社交從多大開始

寶寶社交可以追溯到孕中期,孕晚期,寶寶出生後應該從身邊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有意識默默進行。

家長要有一些新的育兒理 念與孩子進行溝通,比如我們現在主張堅持母乳餵養,提倡生後30分鐘內開始哺乳,在哺乳的過程中,寶寶如何含接媽媽的乳頭,如何開始吸吮第一口母乳,這些 對母子雙方都是一個"社交"的起步。

寶寶0歲社交,首先從跟家人的互動中做起。

r如何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

多向幼兒園老師要"情報",通過和老師的交談,了解寶寶在幼兒園的情況,如果寶寶的老師認為他確實在學校不合群,那麼,試著向老師建議:是不是能讓寶寶在學習或是課外遊戲時間,和其他小朋友結成對子,有意識得多安排他們一起活動。

遊戲是培養寶寶合作交往能力最有效的手段,父母要多鼓勵自己的寶寶參加遊戲活動,讓寶寶走進別的小朋友中間去玩。

通過遊戲,幫助寶寶逐步擺脫" 自我中心",融入到群體之中。

邀請寶寶的朋友來家做客一旦寶寶有了朋友,哪怕只是一個,馬上邀請他到家裡來玩。

趁著這個機會可以教寶寶學習待客,學習幫助 別人,學習分享玩具。

如果寶寶將好吃的食品與小朋友一起分享,父母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會大大激發寶寶與同伴長期友好相處的願望。

同時,父母還可以 在家裡開闢出一個"遊樂場",讓寶寶和他的小朋友一起在裡面玩。

要注意的是:遊戲的過程中,一定要密切注意寶寶的反應和心情,一旦他們發生摩擦、發脾氣開 始吵鬧時,父母要給予制止和正確的引導,告訴寶寶在交友中什麼是應該的,什麼是不應該的。

給寶寶做好個好榜樣,父母的態度和行為對寶寶社交能力的培養也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里,家長應該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中,寶寶也可以學習一些待人 接物、交流合作的交際技能。

有了父母良好的榜樣,寶寶也會依樣畫葫蘆,也會學著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他的同伴。

有的父母認為寶寶還小,沒有自己的思想,事事都 為寶寶拿主意,做決定,其實不然。

父母一定要尊重寶寶的意見和看法,讓他從小就感覺到被尊重,這樣,他自然而然會學著尊重他人,而這恰恰是交到朋友的前提條件。

影響寶寶社交因素

嘗試型:孩子試著和別人接觸,使用一些讓別人注意的手段,比如提出問題,訴說自己的事情,表達自己意見等。

強制型:孩子強行和別人交往,如果同伴不答應,他可能會以罵人、打人等暴力方式對待同伴。

逃避型:孩子害怕和別人接觸,總躲避別人的注意。

嘗試型的孩子一般比較受人歡迎,強制性的孩子是經常遭人拒絕的,逃避型的孩子則容易被人忽視。

父母可通過觀察,或者和孩子的老師交談,看看自己的孩子屬於哪一類型。

在幼兒園裡,受歡迎的兒童往往贊同其他孩子的願望,主動和同伴分享玩具與食品,樂於幫助同伴。

在學校里,受歡迎的兒童通常是學習成績好,能夠聽取其他孩子的意見,但又能提出自己見解的孩子。

寶寶不懂社交的原因 :

1/孩子被保護的太好

有沒有隔代撫養的情況?祖父母/外祖父母參與孩子的撫養,寵愛,無條件滿足,經常順著孩子的意思來,有的父母也會過於溺愛孩子。

2/是不是其他家庭成員相對內向?

我們說,孩子最擅長的是觀察學習與模仿學習,如果她發現爸爸媽媽在這樣的情境下比她"站得還靠後",孩子自然不敢上前去跟小夥伴自然交流。

3/孩子缺乏人際交往的方法

在這種情境下,孩子感到迷茫,為什麼他們都能在一起玩兒?我要怎樣去跟大家一起玩兒?我怎樣才能被接納?

4/父母對孩子的消極評價

孩子對自己的消極認識:做父母的你會不會無意之中有這樣的表達--這麼害羞,太內向了,真是不大方,好膽小啊!諸如此類等等。

不要認為孩子不明白您在說什麼,其實發展中的孩子非常敏感於大人的評價。

協助寶寶和同伴交往的方法

1,培養孩子遵從社交規則

被同伴拒絕的孩子,很多是因為他們不懂得交往規則。

比如他在參與團體遊戲時,不懂得"輪流"規則,只想自己先玩夠了;小朋友們一起商量做哪項活 動時,他也不知道"協商"、"少數服從多數",一味地要求按自己的想法做。

為此,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妨制訂明確的交往規則,要求孩子遵從。

舉個簡單的 例子,比如在餐桌上,不必每一次都把孩子愛吃的東西全留給他,而是適當地分給其他家人,然後告訴他:"好東西人人都喜歡,所以大家要公平地、輪流地享用, 不能夠一個人獨占。

"久而久之,孩子在與父母交往過程中習得的社交規則,能被他逐漸內化形成鞏固的能力後,再運用到和同伴的交往中。

2,教孩子具體的社交策略

父母可教孩子學習一些具體有效社交策略。

例如,對於前文中提到的強制型和逃避型的孩子,父母可以直接教他們學習社交策略。

比如當孩 子想加入其他人的遊戲時,可以教孩子友好地向人詢問:"我可以參加你們的遊戲嗎?""我想和你們一起玩,可以嗎?"或者教孩子注意觀察其他小朋友。

當別的 小朋友在遊戲過程種出現了麻煩,如搬不動東西時,可讓寶寶主動上前提供幫助。

如果其他小朋友表現得出色,可教孩子不妨讚美他:"你做得真好!"如果孩子害 羞,父母可鼓勵他先找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和一個人多接觸幾次,再慢慢去和其他孩子接觸。

社交策略的學習,對鼓勵膽怯型的孩子勇於交友句具有非同小 可的作用。

3,引導孩子體察他人的情感變化

在同伴交往中,對他人情緒的正確感受和積極反應是交往的基礎。

教孩子敏感地判別他人的情感變化,是父母應當重視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 中,父母可以通過看電視、遊戲等方式,教孩子觀察人的各種情緒變化是如何通過臉部表情以及肢體動作來表現的。

還應注意引導孩子學會思考自己的行為對他人會 造成什麼樣的情感變化。

可以多問問他:"如果你是別人,這時你會怎麼想?是高興還是生氣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創造機會讓孩子學社交

0-3歲是培養孩子們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時期。發現孩子不合群並不可怕,但要意識到,是時候幫助孩子交朋友了。也許孩子對於交友的確有困難,那麼父母就要給寶寶適當的指點和幫助。小雨今年三歲,可以和小朋友...

寶寶社交那些事

寶寶社交可以追溯到媽媽的孕中期、孕晚期,寶寶出生後應該從身邊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有意識默默的進行。家長要有一些新的育兒理念與孩子進行溝通,比如我們現在主張堅持母乳餵養,提倡生後30分鐘內開始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