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交替使用退燒藥效果更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之前東東媽的小外甥人生中第一次發燒,孩子他爸急得在朋友圈裡問,發燒要怎麼處理啊?其中就有人留言,讓孩子交替服用美林和泰諾。

我想不少寶爸寶媽都聽過,孩子發燒時,交替使用兩種退燒藥的做法或者已經嘗試過這樣做了。

那這種做法可不可取呢?有沒有風險呢?

01

根據國外的兒科教材《尼爾森兒科學》,加拿大兒科醫生協會的科普網站,澳洲的NPS網站(政府撥款的非營利循證醫學機構)和《中國循證兒科雜誌》發布的《中國0-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指南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里給出的指示:交替或聯合使用退燒藥會增加用錯藥、用過量的風險,不建議家長在孩子發燒時給孩子服用兩種退燒藥。

有家長表示,只服用一種退燒藥不管用啊,一下子又燒上來了。

如果按說明書使用,對乙醯氨基酚的退燒效果持續大約為4-6小時,布洛芬退燒效果持續大約6-8小時,如果反覆發燒達到用藥標準可以重複用藥,為降低副作用的風險,建議兩次用藥間隔至少6-8小時。

但確實會有用藥不到最短間隔用藥時間又超過39度的情況(文中所說溫度均指肛溫),39度雖然並不是醫學意義上的高燒,但39度確實是很多指南建議用藥的一個參考溫度。

那應該怎麼辦呢?

02

1.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是否有煩躁、哭鬧等不適。

因為用退燒藥的目的是緩解不適而不是降低體溫,發燒造成的不適也不是完全和體溫成正比,有的孩子38.5度就蔫了,有的孩子39度以上還能玩。

如果孩子精神狀態還好,不管是否用過藥,也不管是不是39度以上,都可以不用藥。

2.如果用了藥還沒到最短間隔用藥時間,孩子確有煩躁、哭鬧等不適表現,也是建議等到了6-8小時再重複用藥。

聯合或交替用藥降溫效果確實比單用一種更好,但並不能更好的改善孩子的舒適度。

聯合或交替用藥,多降低了一點溫度能安撫家長,對孩子卻沒有額外的好處,反而增加了藥物過量帶來的肝腎損害風險,所以不建議。

3.送醫院

3個月內的孩子發燒都建議去醫院,3-6個月的孩子如果體溫超過39度也建議去醫院,6個月以上的孩子,體溫高並不意味著病情重,觀察精神狀態比盯著體溫更重要,但如果反覆發燒讓自己很擔心,那就問醫生或者去醫院。

03

其實我們在很多科普文章里也看到醫生反覆向我們強調一點:發燒本不是病,是疾病的症狀,觀察孩子的狀態和留言孩子有無其他病症比病急亂投醫更重要。

但孩子燒起來的時候,思緒一亂,就沒法按照正確的退燒指南進行了,心裡大概只想著怎麼才能退燒啊,會不會燒壞腦子啊?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使用退燒藥的目的並不是讓孩子體溫正常,而是緩解孩子的不適,讓孩子不那麼難受,事實上,退燒藥起效後體溫一般是下降1-1.5度,而不是正常。

同時我們還要知道,發燒本身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吃完藥之後,即便體溫在38.5以上,只要孩子頭疼這些症狀的得到了緩解,退燒藥的目的就達到了,而不需要追求將孩子體溫降到自己所預期的正常。

澳洲NPS網站上所說,研究沒有顯示聯合或者交替用藥對孩子退燒有什麼好處。

所以既不建議聯合用藥,也不建議交替用藥。

聯合或者交替用藥,追求孩子體溫正常,只不過是為了緩解家長自己的「發燒焦慮症」,但卻可能增加孩子不必要的風險。

所以,孩子發燒還是不要交替使用退燒藥,所有的治療方案都是根據孩子的精神狀態而定。

孩子發燒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冷靜,多觀察,只要精神不好,孩子明顯表現出不適的感覺,那即使是低燒也應該送醫院就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換季寶寶發燒高峰期 寶媽如何從容應對

夏秋之交,季節交替帶來的溫度變化令寶寶們又飽受發燒的困擾。寶寶發燒,媽媽們也跟著慌了手腳,一面擔心燒壞腦子,一面又覺得是藥三分毒,不敢亂餵。那麼寶寶發燒媽媽應該怎麼辦呢?看完這篇就知道了。

寶寶發燒了?媽媽們別用錯退燒方法

 錯誤1、一發燒就用藥一發現寶寶發燒,媽媽們就趕緊找出退燒藥給孩子服下,這是不正確的。一般情況下孩子的體溫在38.5 以下,建議以物理降溫為主,超過38.5 了才在物理降溫的同時給予退燒藥。寶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