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說言傳身教,究竟怎樣的身教才有效?父母現在知道還不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教隨筆

有一次我受邀參加一個親子活動,並做現場分享,在之前他們有一個互動環節,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遊戲,一起閱讀,我在一邊觀察,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些情緒急躁的媽媽,孩子普遍也很焦慮,「快快弄,你看小明做的比你快了,再快一點!」「不要這樣,你這樣做是錯的,我來給做給你看,一秒鐘就做好了。

」這些急躁的媽媽帶給孩子的就是無窮無盡的催促,伴隨而來的就是巨大失望或者勝利狂喜;還有一些家長,不急不慌,看著孩子安靜的做自己的事,有時候出了偏差,他們也不是大聲斥責或者自己動手糾正,而是小聲地指出問題大概在哪裡,要他們自己找出來,並且給出了充分的時間。

後來在現場分享時,我把這個場景敘述了一遍,那幾個急吼吼的父母顯然明白了,剛才自己的行為確實有點過火。

我說現在才發現「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真的是如此,那幾個急躁父母的孩子在小朋友之間玩耍時,也是情緒激動,指手畫腳;那些安靜的父母,帶的孩子在互助合作中,也是非常專注,一直在想辦法解決問題,悄無聲息的解決了問題。


這種代際之間傳遞是非常明顯的,除了生物學意義上的基因理論解釋之外,還有社會學、教育倫理學上環境浸潤的原因,因為父母會營造一個孩子生活學習的環境,這個環境潛移默化的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我也屬於這種心急之人!往後學習生活中努力改變!做到不急不躁!」這是昨天文字後面收到的一位家長留言,他(她)用到一個詞就是「改變」,這一點特別重要。

在孩子好習慣的養成上,父母確實需要有「改變」的意識,同時需要有「改變」的方法,這一點常常被人所忽視,只有改變的意識,而沒有改變的方法,最終不會有改變發生。

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是一個長期的、細緻的、複雜的家庭教育重點項目,在這個過程中,第一重要的是大人要起到榜樣示範的作用。


無論孩子多大,每個階段都是處於生命成長的重要時期,也是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

處於這一時期的孩子善於模仿,他們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

由於他們還不太能控制自己的行動,對是非的判斷能力也很弱,對道德的認知還基本處在「他律階段」,就是需要他人指出、提醒,同時,他們也在觀察成年人的行為方式,進行自我的模仿。

所以,對他們的教育單憑說教是不夠的,而是應該盡該給孩子營造一個恰當合適的外部環境,有的父母教育孩子不要說謊,同時在孩子面前常常表現出謊言,例如別人打電話過來,會當面說「我不在家,我在外面開會」,孩子看在眼裡,就會覺得父母的言行不一致,下次再讓他講誠信,他就會不願意聽你。

孩子再小,也是杜會中的一個成員,他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必然會受到環境的薰陶和影響,受到社會方方面面的影響。

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與大人、同伴、群體的影晌以及家庭的教有有著密切的關係,孩子的行為方式無不帶著所處環境的烙印。


這其中,孩子周圍的成年人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最明顯,因為,他們是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心目中最崇敬的人。

尤其在6-10歲期間,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他們會努力地、認真地模仿父母的樣子處理周圍的關係,模仿父母的樣子做家務,模仿父母的樣了學習工作等。

父母有禮貌、有教養、負責任的言行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有的父母以為既然要做孩子的榜樣,父母一定有多少學識修養,事業上多麼成功,擁有許多財富,當然這些方面擁有的家長自然可以作為孩子的榜樣,但這不是榜樣的必要條件。

曾經有一位高考狀元,從小失去父親,他和母親住在四川農村一個偏僻的山村裡,孤兒寡母的,生活過得很貧寒。

母親雖然不識字,沒文化,但卻對文化人懷有特別的崇敬,每次在路上遇到村裡的村裡的老師都要畢恭畢敬地站在一邊,給老師讓路,向老師問好,平時在家裡,言談舉止也常常顯露出對文化的嚮往和崇敬,甚至連家裡凡是寫有文字的碎紙片也從不任意的丟棄或燒毀,母親認為有字的紙片是神聖的。

每次自己做家務的時候,就會讓孩子讀學校里學習的課文,她主要是聽孩子讀書的節奏、感情是否到位,有沒有不會讀的的字詞。


一開始孩子讀的沒有感情,她會讓孩子重新讀,直到後來孩子每次讀完一篇散文,媽媽都會淚流滿面,說明孩子是用心讀的,這個場景在孩子心靈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使他從小就對讀書學習有了一種發自內心的嚮往和追求,這樣就會有內心的動力,加上他的天資聰穎,後來考入縣城的中學,高考成為當地的狀元,最終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說起來家庭教育是一門學問,有時候也很複雜,似乎需要高超的藝術,但其實在具體實踐中卻沒有絕對的規律可言,這個媽媽的做法可以借鑑,但又不是絕對照搬,別人成功的經驗都僅僅是一個家庭,一個孩子個體的變化狀態,存在許多偶然性和不確定性。

但有一點是有共識的,凡是家庭教育好的父母,都會堅持細化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有的父母聽了一兩次家庭教育講座或者看了一兩本家庭教育的書籍就認為沒有什麼用,其實光聽、光看僅僅是第一步,局限在這一步是沒有用的,接下來需要的是父母切實的反思,找到自己需要改變的地方,然後下定決心去給孩子樹立一兩個改變之後的榜樣示範。


例如一個家長參加了父母成長營之後,不在家裡打牌喝酒,給了孩子一個安心做作業的環境,這就是切實的去做了一件事;還有一個家長回覆說過去總是打罵孩子,自從參加成長營之後,知道這樣做的危害,因此改變了自己和孩子的交流方式,效果簡直超乎想像,孩子越來越懂事,改變真的就在一瞬間。

有一位媽媽過去總是脾氣很急躁,自從參加成長營回去之後方,她說遇到孩子有一些問題的時候,她首先讓自己靜心,緩一緩,不急吼吼的責罵上去,而是讓時間再等一會,結果孩子會自我糾正,原來這個過程真的發生了,加上另外一些務實的方法,孩子進步很大。

過去向孩子傳達一個道理時,絮絮叨叨地一味說教,結果很糟糕,父母和孩子彼此都很累,過多的說教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而用父母自身的言行做榜樣,要重視「身教」的作用,用大人的身體力行去影響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為孩子樹立典範,立刻就不一樣了。


有時候我們發現許多父母花了很多錢把孩子送到一些培訓中心,結果很不理想,然後他們會打聽師資力量、教材的使用情況哪些機構更好一點,其實,他們弄錯了。

父母的言行是子女最好的教材,一流的父母造就一流的孩子;要讓孩子進一流幼兒園和一流學校,但更重要的是必須要使孩子在一流家庭里接受薰陶。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優質課堂,是獨一無二的,不可複製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也是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

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最真實的榜樣,孩子從父母那裡學到的品質、人格、習慣和處世態度,對他一生的發展都會產生極大影響,這一點所有的父母一定都要記住,然後反思自己該做些什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被3歲女兒打了一巴掌,知道原因後爸爸沉默了

多啦育兒記: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麼,作為「老師」,我們真的合格嗎?在家庭教育中,寶寶需要的不僅僅是您的教育,同時也需要您作為榜樣的力量,要知道您的1壞習慣,寶寶是極容易模仿學會的。

父母是孩子的影子,你斜他也斜

家庭教育一直是亘古不變的話題,一個孩子從襁褓之中到身姿挺拔,從牙牙學語到妙語連珠,離不開一個家長的教育,離不開一個家庭的氛圍。因此,如何讓一個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也是家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