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特別任性,到底是為什麼,家長該怎麼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任性。

所謂任性,就是任著自己主觀的性情和喜好去做事,或對個人的需求和願望毫不克制,全然不理會他人的感受。

現在,獨生子女的任性帶有普遍性。

任性是孩子一種不正常的心態,是孩子要挾大人滿足自己某種需要的手段。

任何習性都有其形成的原因。

孩子任性,歸結起來,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一、父母過分嬌寵、縱容

父母過分嬌寵、縱容的結果。

現代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呵護倍至,對孩子的要求誠惶誠恐。

無節制、無原則地對孩子有求必應,生怕讓孩子受一點點委屈,孩子自然會得寸進尺。

二、是大人對孩子的非份要求,教育方法不當,一味批評訓斥,不講道理;

三、孩子自制能力差

孩子自制能力差,易衝動,思維帶有片面性及刻板性。

父母用訓斥、打罵等方式回應孩子的一切「不合理要求」,導致幼兒產生逆反心理,以執拗來對抗父母,因而助長幼兒的任性行為。

四、是父母之間、奶奶爺爺之間對於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處理方式或者意見不一致、互相矛盾

爸爸批評,媽媽護著;媽媽批評,爺爺、奶奶護著;時間一長,次數一多,孩子有了優勢、有了靠山,任性就愈演愈烈了。

五、隔代餵養

隔代餵養,這很常見,也極具中國特色。

祖輩不僅溺愛孫子,也不敢嚴加管教。

現在儘管許多年輕的爸媽都已經意識到其中的弊端,但由於雙方都得上班,又信不過小保姆,因此只能把隔代餵養進行到底。

爺爺奶奶為了不讓孫子、孫女有磕碰等,對於孫子、孫女的要求都儘量滿足,因為摔著碰著了不好向兒子兒媳交代。

六、父母缺乏耐心

父母缺乏耐心,孩子一不聽話,爸媽開始還堅持原則,可當孩子繼續為所欲為時,爸媽覺得煩,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等他大了自然就會好的」,而不再堅持。

這些父母其實不知道,孩子的自制力還沒有覺醒,他們大多都希望照著自己的意思去做。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基本道理很簡單:假如在孩子尚小的時候不盡教導的責任而是一味妥協,就不要期待孩子將來自動會「變「好。

所以,要想教育好孩子,使孩子改掉任性的壞習慣,必須:

1、大人在教育孩子上,要保持一致,特別是爺爺、奶奶千萬不要在孩子父母批評孩子的時候出面袒護、干涉,大人之間遇有意見不同的時候,也要避開孩子去商量;

2、在孩子任性、吵鬧的時候,不要劈頭蓋臉地嚴厲批評,更不能打、罵,可以因勢利導,正面耐心地講道理,給孩子說明不合理的要求不能滿足的道理;

3、轉移孩子注意力是解決任性的好方法,比如孩子吵著、鬧著要條狗,可帶他到公園去看猴,頑皮的猴子會把他的興奮點轉移開,使他從任性中解脫出來;

4、預先申明

孩子一般都容易忘記預先的約定,所以一定要給他定個規矩,一旦孩子破壞了規矩就要按規矩處理。

5、說一不二

對待孩子的要求不能「先抑後揚」。

「先抑後揚」的做法會讓孩子認為父母好「欺負」,從而無理要求越來越多,「級別」越來越高,一旦父母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會產生偏激心理,造成意想不到的惡果。

因此,拒絕孩子,一定要從一而終。

6、必要時,來點「懲罰」

比如:對他的哭鬧,誰也不理睬,即使他不哭不鬧了也要「冷淡」他一段時間,待他沉不住氣主動搭訕著接近大人時,抓住這個時機,嚴肅地向他講清不滿足他無理要求的原因,指出他任性不對,讓他保證再不這樣做。

只有這個時候,批評才是有效的。

7、「戰後」要善後

父母對孩子說「不」之後,要耐心向孩子解釋拒絕的理由,讓他明白「不行」的道理。

拒絕孩子而不給他被拒絕的理由,會讓他覺得受了委屈,甚至產生焦慮、恐懼、煩躁不安和悲憤絕望的心理。

雖然這種解釋孩子不一定聽得懂,但是至少能讓他明白:父母拒絕他是有理由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貝任性誰之過

面對自己的孩子是否總是束手無策?那麼,我們該如何才能控制孩子的脾氣?怎樣才能讓孩子聽話呢?

寶寶發脾氣怎麼辦?5大妙招來應對!

現在有很多寶寶在生活中表現出任性的行為:愛頂嘴,我行我素,執拗,甚至動手打人。面對大哭大鬧愛耍脾氣的寶寶,很多爸爸媽媽都會變得束手無策。那麼,引起寶寶任性的原因有哪些?爸爸媽媽又應該如何與任性寶...

談談與任性孩子的相處

任性:就是任著自己主觀的性情和喜好去做事,或對個人的需求和願望毫不克制,全然不理會他人的感受。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威廉.科克指出,幼兒隨著生理上的不斷發育,開始逐漸接觸更多的事物。不管這些事物對自己...

你家的寶寶任性了嗎?

許多美媽是不是都煩惱家裡的寶貝是不是已經也有了獨立的思想,會和我們拌嘴吵架了?不管已經是第二胎的媽媽還是初為人母,都要面臨寶寶對我們說不的問題。今天小編就談談寶寶任性的這個話題,看看能不能對我們...

孩子太任性怎麼教育

孩子的任性行為在一定條件下,是父母對孩子過分寬容的嬌縱的結果,常常是在父母的寬容、嬌縱下慢慢形成。而愛不適度和放鬆教育,無節制地滿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下,無一定的生活常規和行為準則,則是孩子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