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以前建立正確的規則意識,孩子將受益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句老話叫做「無規矩不成方圓」,還有的說「三歲看老」,三歲以前是建立規則的重要時期,許多行為習慣和人格特點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

孩子自身的規則意識是模糊的,他們往往不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即便自己做錯了也不知道錯在哪裡。

人生活在社會上,會受到各種規則的制約,如果能讓孩子從小建立規則意識,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規則的約束,不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尤其在孩子三歲以前,那麼孩子長大了做任何事情才不會逾規越矩,不至於做錯事情。

要想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父母們要做到下面幾點。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首先要自律

所謂言傳身教,「父母的教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

要將孩子培養成講規矩的人,父母首先要從自己做起,父母要求孩子做到什麼,自己就必須首先做到。

比如希望孩子不要看太多動畫片,父母就不要沉迷於手機。

父母做什麼,孩子就會跟著學什麼,你自己都做不好,又怎麼去要求孩子呢?

構建一個和諧活躍的家庭環境

在一個和諧而充滿活力的家庭中,家庭成員之間和諧共處、充滿愛意、積極向上、井井有條,在這樣家庭環境成長的孩子,內心也會積極向上,充滿愛和溫暖,懂得是非觀念,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相反,如果家庭關係僵化、互相敵視,甚至惡言相對,會讓孩子也變得冷酷、暴躁、不守規則。


自由與規則相結合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時,通過建立規則維護秩序,建立的是規則而不是事事都要干涉。

父母要在一定規則範圍內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讓孩子懂得自律。

比如,可以規定孩子在一定時間內自由玩玩具,只要事後自己收拾好,不要在孩子玩的時候不停指導孩子什麼玩具該怎麼玩,或者嘮叨孩子把玩具弄得到處都是。

如果孩子長期處在父母強力的管制下,要麼被管得逆來順受,沒有主見,內心壓抑;要麼出現逆反心理,受不了父母的壓制,干一些出格的事情。


讓孩子體驗規則

三歲以前的孩子還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往往難以區分什麼行為是對的,什麼行為是錯的,更不能理解不遵守規則將會帶來什麼後果。

父母可以在生活中通過一些實例來講解,也可以通過遊戲模擬場景或者講繪本故事等方式,讓孩子在反覆體驗中加深印象,逐漸意識到規則的重要性。

放手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現在我們周圍的環境,存在較多的危險因素,父母生怕孩子受到傷害,會出於保護的目的包辦很多事情。

比如,過馬路的時候,怕危險直接抱著或拉著孩子走;玩戶外遊戲設施,怕孩子受傷,處處小心看護。

父母應該首先讓孩子明白不遵守規則會帶來什麼嚴重後果,比如,看到路上有車禍,就告訴孩子這是因為他們不遵守交通規則,所以不遵守交通規則很危險,可能會受傷之類。

其次,應該主動讓孩子遵守規則,比如過馬路時,要教孩子「紅燈停,綠燈行」,邁出腳時「左看看,右看看,沒有車,可以過」。

最後,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過馬路,父母在旁邊保證安全就行。

編一些簡單有趣的順口溜,孩子更容易記住額!

讓孩子參與制定規則

父母總是會在平常為孩子制定規則,但這些規則對於孩子來說是被動接受的,執行起來就會比較困難。

如果讓孩子參與制定規則,他就會更主動積極地去遵守,尤其是制定一些孩子、父母都可以共同遵守的規則,父母帶頭遵守,孩子會有成就感,自然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嚴格遵守你與孩子約定的規則

規則制定出來就是必須用來遵守的,除極個別的特殊情況外,規則絕對不能被打破,這是規則的嚴肅性。

「規則不可打破」,在父母向孩子宣布規則時就應明確告知,並在後面的行為中嚴格做到。

有些時候,父母會因為一些目的而隨意改變規則,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以後你再給孩子制定規則,他就不會再當回事,覺得通過哭鬧等方式就可以改變規則,那規則就沒用了。

比如,你規定吃飯之前不可以吃零食,但孩子某天想吃餅乾,這時候父母決不可妥協,要再次強調你們制定的規則,告訴他吃完飯或什麼時候就可以吃了。

如果在平常生活中都能嚴格遵守規則,以後再制定規則就能很容易被遵守了。

孩子三歲以前,應當根據不同階段孩子的特點,逐步建立相應的規則

  • 一歲以前

這階段的孩子還處在意識萌芽期,規則的建立就是規律生活和習慣的養成。

  1. 建立良好的家庭生活秩序,父母自己要有好的生活習慣,營造溫馨的生活氛圍。

  2. 每天定時對孩子表達愛意,比如:早上起床說「早安」,晚上睡覺前說「晚安」,定時親吻和說「我愛你」。

  3. 給孩子制定規律的作息時間,定時吃飯、喝奶、睡覺、玩耍,不要輕易改變。

  4. 危險的行為堅決不讓孩子做,危險物品堅決不讓孩子碰。

    比如孩子好奇,想拿剪刀玩,這時要通過語言和動作告訴孩子不可以玩,然後轉移孩子注意力,讓孩子暫時不要關注危險物品。

  5. 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儘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只要不危險的東西都可以讓孩子自由探索。

  • 一歲至兩歲

一歲多的孩子有很多的好奇心,自我意識增強,這階段要開始制定一些明確的規則。


  1. 制定規律的作息規則,比如吃飯規則:飯前不能吃零食,吃飯之前要洗手,自己動手吃飯等;睡覺規則:睡覺之前洗澡、講故事,互道晚安,關燈睡覺;玩耍規則: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分別哪些時間可以玩耍,每次可以玩多長時間等。

  2. 危險的事情不能做。

    讓孩子知道生活中哪些行為或物品有危險性,絕對不可以做或觸摸,比如刀具、插孔這些危險不能碰,馬路上不可以亂跑等。

  3. 禮貌用語隨時學。

    一兩歲的小孩表達能力漸漸加強,這時候要多教一些禮貌用語,比如,別人幫助要說「謝謝」,想讓別人做什麼要說「請」,犯了錯誤說「對不起」等。

    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多使用禮貌用語,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就會有禮貌。

  4. 滿足孩子的探索欲。

    孩子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要儘量滿足,不要因為地上髒就不讓孩子在地上玩,可以規定不要踩水或者必須穿上圍裙。

  5. 做有教養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交給孩子文明禮貌的行為和用語,比如人多要排隊,需要幫忙要說「請」,花兒漂亮也不能摘,不能亂扔垃圾等。

  • 兩歲至三歲

兩歲多的孩子自主意識更強了,有強烈的表達慾望,是確立和強化規則的好時機。

  1. 繼續保持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秩序,給予孩子足夠的愛。

  2. 日常行為規則可以進一步規範和明確,孩子已經有足夠的理解力。

  3. 讓孩子慢慢參與到規則的制定,或者為孩子提供一些選擇項。

  4. 多教孩子文明禮貌的行為和用語,並逐漸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5. 逐步教給孩子明辨是否的能力,這時候的孩子不僅要懂得「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還應該明白「為什麼不可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教育孩子,自由不等於沒有規則

規則是保證孩子愉快生活、友好交往、有效學習的前提。如果我們忽略了規則的培養和訓練,孩子將很難適應集體生活。因此,家長要有意識的對孩子培養規則意識。接下來就和小編姐姐一起來看看如何培養幼兒的規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