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孩子」千萬別挑這3個時間,氣炸了也忍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犯錯,家長都會想批評孩子,幫助孩子明確行為的界限。

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要立刻批評孩子嗎?看看這篇文章,也許你能收穫到一些不一樣的方法。

1、可怕的飯桌

我認識一位寶媽,特別喜歡在餐桌上數落女兒,給孩子布置任務。

「吃飯不能把筷子插在飯上!」

「今天為什麼把衣服弄得這麼髒!」

「吃得那麼大聲,你是豬嗎」

「待會把你的衣服疊下」

女兒默默不做聲,終於有一天,不知道在哪學來了一句:

「媽,不能在吃飯的時候玩手機!」

寶媽沒法反駁,只好把手機收起來。

以後孩子見一次說一次:

「媽,你又玩手機了!」

但手機怎是說戒就戒,沒幾回,她藉機把女兒打了一頓,

「我是你媽,還是你是我媽!」女兒從此再也不服媽媽了。

按理說,一家人難得在一塊吃飯,白天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一家人圍在一塊吃飯,本是交流感情的絕佳機會。

因為一些細節破壞了親子關係,真是太可惜了。

2、父母情緒上來時

爸爸媽媽在孩子惹事的時候,情緒經常會變得焦慮暴燥,本來工作和家庭里里外外就有一堆的事了,小傢伙還不讓人省心;這時很多父母甚至會把孩子的陳年舊帳給挖出來。

當面對大吼大叫的父母,孩子內心害怕,精神也高度緊張。

「狂風暴雨」之後,家長最後來一句:「知道錯了麼?以後還敢嗎?」

孩子不自覺地點點頭:「知道了!」

其實孩子哪裡知道自己錯在哪、要怎麼改,因為父母歇斯底里的時候,他們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想著如何逃,他只是鬆了口氣:「好了,我媽終於罵完了!」

心理學有一個現象叫「超限效應」:當一個人接受的刺激過多,過強,內心會滋生不耐煩和逆反的情緒。

當我們第一次對孩子發脾氣,孩子會很害怕,老實,聽話。

只是次數多了,他的大腦早習慣了你的「刺激」,根本不在乎你在吼什麼。

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在批評之前,父母一定要讓自己平靜下來。

只有在冷靜之後,才能客觀公正地批評孩子,孩子才能明白你想表達的道理。

3、人前不教子

「父母越不宣揚孩子的過錯,孩子對自己的名譽就越看重,會更小心地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

如果父母當眾宣布他們的過
失,使他們無地自容,他們越覺得自己的名譽已受到打擊,維護自己名譽的心思也就越淡薄。

一位家長帶著兒子去親戚家,小孩看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特別好看,就搶了過來。

家長面子上過不去,「你過來!」然後一巴掌打過去,「之前怎麼跟你說的,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小孩子一句話都不說,一個人站在那哭。

生活中這樣的情景特別多,中國有個詞叫「人前教子」,意思是父母教育孩子沒有人前人後的概念,從不會避諱場合。

一旦孩子犯了錯,不管是大街上,餐廳里,還是親戚朋友面前,拉過孩子就是一頓批,有的父母甚至覺得這種方式更能讓孩子記住教訓。

國人常說「人前教子」,我並不同意,孩子的自尊心,比我們大人還要脆弱。

一個大人被領導當眾批評幾句尚且鬱悶好幾天,更何況是孩子呢。

批評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孩子犯了錯誤,該如何批評?其實很簡單。

1、你要告訴他哪裡錯了。

批評孩子最重要的是要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而不是簡單地發泄大人不滿的情緒。

2、不要進行人身攻擊。

很多父母批評孩子,就常把矛頭對準「孩子本身」,而非「行為」。

比如父母不滿孩子學習,說:「你這個豬腦子」,而不是說:「你學習花的功夫不夠。

批評的目的不是打擊孩子。

所以批評孩子時,只針對孩子的行為,就事論事,不貼標籤。

3、告訴孩子如何改正這個錯誤。

這是批評的最後一步,如果孩子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那麼告訴他,怎麼做才是正確的,你希望孩子怎麼做,這樣孩子以後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父母的愛該附加「條件」嗎?

孩子們在生活中會對父母提這樣那樣的要求,他們可能會要求父母買一些玩具,零食,或者是要求父母買新衣服,帶他們去遊樂場,讓他們出去和朋友玩耍,這些種種的行為都在於父母們是否答應,而爸爸媽媽們有時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