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知道吼孩子不對,你還是控制不住自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號「媽咪部落」(matherbuluo),聽說微信和育兒更配~

據調查,在國內只有1%的家長(爸媽、爺奶、外公外婆)從沒有大聲吼過自家寶寶。

當孩子做錯事、不聽話甚至只是不合大人心意時,心裡一股莫名的煩躁瞬間忍不住提高音量開吼。

是的,Mommy也曾經吼過小傢伙,僅僅只是因為在初冬季節她想吃冰淇淋被拒絕後反覆念叨「想吃」。

已經解釋過,面對仍然停不下來的要求內心一陣絕望(其實還帶著其他事情的情緒),忍不住吼了一句「今天就是不能吃」。

她突然不再說話,皺著小臉要哭不知道為什麼最後卻沒有哭出來;進門後只跟爸爸說話。

以為她短時間內可能不待見的Mommy默默在一旁沒事找事,企圖和孩子拉開距離,等她想搭理了再交流。

沒過多久,她拿著玩具走到跟前細細地說:「媽媽,不吃」。

賣力玩著玩具(平時看到她玩這個玩具總忍不住笑),時不時偷看我臉上的表情。

瞬間愧疚萬分,她只是一個不到3歲的孩子,怎麼輕易懂得解釋的道理?只是單純表達自己的想法。

為什麼我們總是「吼」孩子?簡單粗暴提高音量真能起到教育作用?這樣傷娃到底有多深?

30天不吼孩子至今沒人做到

今年3月,一名成都人發起了「戒吼」活動:提前交一筆錢,30不吼孩子並打卡後可以取回。

感興趣的家長們紛紛加入,以媽媽為主。

全職媽媽、職場媽媽都有,老師、醫生、普通白領……

孩子從2歲到14歲不等,有萬千寵愛在一身的獨生子女,也有一地雞毛並快樂著的一家四口。

從開始至今,活動已經連續進行了3期,總共有150對家長參與,來自全國各個省份地區。

然而沒有一位家長成功堅持下來。

失敗的原因多種多樣,有人因為工作忙到飛起,有人因為自控能力太差,還有人直接忘記打卡(Mommy信了)。

一位參加活動的麻麻表示,為了控制自己的脾氣特意參加了活動,每次忍不住想吼孩子的時候就不斷嘗試各種辦法冷靜下來。

孩子和爸爸都說媽媽像變了一個人,家庭相處模式也在悄悄發生變化。

寶寶頂嘴少了,做事也更積極主動。

還有麻麻在感悟中寫道,我變溫柔了,家也變溫柔了

吼孩子是中國家長的通病

在調查中,可以看出吼叫伴隨著絕大多數孩子的成長。

超過90%的家長會在管教過程中大吼。

甘肅、青海、寧夏、新疆、雲南是國內暴走家長最多的地方;四川、湖南緊隨其後。

年齡越小的父母吼孩子的次數越多,30歲以下的家長經常吼孩子的比例占到了28%;而50歲以上的家長24%幾乎不會吼寶寶。

在不經常吼孩子的比例里,博士學歷的家長占到了44%,研究生17%,本科11%,大專及以下28%。

最讓Mommy想不到的是,在所有帶娃的家長中,吼孩子最多的既不是媽媽也不是爸爸,而是姥爺。

◆吼孩子有用?

1.吼叫作用不大

對孩子吼唯一的作用,可能只是短暫的震懾。

被吼次數多了,寶寶即使因為害怕聽話服軟,也意識不到哪裡有問題;更可能直接「免疫」。

2.影響孩子成長

如果父母有一方經常沖寶寶發脾氣,孩子很可能也會養成焦躁的性格,愛哭鬧愛反駁。

語言暴力還會影響親子關係,拉遠你和孩子的距離。

寶寶面對發脾氣的爸媽總是小心翼翼。

不吼孩子,你可以的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首先你得明白孩子只是一個普通兒童,各方面都不成熟,在成長過程中犯錯,不講道理,鬧情緒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成人都有做不好的時候,為什麼無法接受寶寶的嘗試探索,一言不合就用吼。

◆分散注意力

講大道理寶寶未必能懂,在無法溝通發脾氣之前,可以放下正在糾纏的事物選擇別的東西分散注意力。

比如寶寶鬧著要玩手機,與其一直說不行激起孩子鬧情緒,不如帶Ta出去逛逛或者一起吃點心。

◆允許孩子犯錯

有時候說上一萬遍,不如寶寶自己經歷一次。

安全範圍內寶寶如果堅持,可以讓TA體驗下做錯的結果,往往比打罵都來得有效。

◆學會立規矩

每次不聽話就吼對孩子作用不大,反而容易起反作用。

不如開始立規矩,讓寶寶的日常有統一的準則,比如吃飯固定位置,也能減少很多讓家長暴走的機會。

吼孩子是放肆,但愛需要克制。

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號「媽咪部落」(matherbuluo),聽說微信和育兒更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歲的寶寶為啥如此煩人?家長又該怎麼應對?

寶寶2歲多了,已經學會了說話、走路,看到寶寶的成長,心裡非常欣慰。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已經從一個聽話可愛的小寶貝,變成了一個沒人敢惹的「小刺頭」。哪件事沒有滿足,就大哭大鬧,該吃飯了,偏要去...

寶貝3歲了,一位寶媽與孩子成長的經驗

這是做寶以來首次寫對於孩子成長的感受,回想三年多來的點點滴滴,感受頗多:有歡樂、有淚水、有收穫、有遺憾......但更多的是對孩子的愧疚和歉意。由於工作關係, 咱們錯過了太多孩子成長的美好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