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皮搗蛋的孩子憑什麼是許多好童書的主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一米君聽到不少借書的媽媽問,哎喲這本《大衛不可以》裡面大衛這麼淘氣,孩子會不會有樣學樣,變成熊孩子,以後就不乖了……

那本《紙袋公主》會不會讓孩子也學得髒兮兮的……

還有《小豬佩奇》里佩奇又不要學習,還整天在泥坑裡跳……

不一樣的卡梅拉里還有許多淘氣冒險的故事!

她們有時候擔心得發一連串的「愁眉苦臉」表情過來,相應對童書的選擇也相當謹慎。

任何有可能「引導」孩子「不乖」的書,好像都有可能被列為「禁書」。

她們一直在下意識地想要培養一個「乖孩子」。

孩子放學回家:「在學校聽話嗎?」

和朋友聚會:「你看你家孩子多聽話,我家的就差上房揭瓦了!」

教導孩子:「你要乖哦,今天表現乖的話就獎勵一個棒棒糖!」

長此以往,孩子也知道,「乖」已經變成了對一個孩子的最高讚譽。

所以,乖孩子就是好孩子了嗎?

一位叫「毛豆媽」的媽媽,分享了自己對於「乖孩子」的截然不同的心得感悟:

我很清楚地記得,我小的時候,奶奶帶我出去玩。

路過路邊的糖果攤,奶奶指著說:「想要嗎?」我搖搖頭,「不想要。

」奶奶滿意了,說:「這孩子真乖,從來不亂要東西。

從心底講,小小的我,其實是想吃那色彩繽紛、酸甜可口的糖果的。

只是,我心裡模模糊糊知道,我「乖」就會讓大人高興。

我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

心理諮詢師說,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了心理問題很多。

因為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

越乖的孩子,隨著他漸漸長大,他就會從一個不提問的「乖」學生、成為一個唯唯諾諾的「乖」員工、感情上讓媽媽包辦的「媽寶」、生活上不能完全自主的爛好人。

這樣的孩子,無論如何不能和好孩子划上等號。

和乖孩子相對的,就是那種淘氣、搗蛋、叛逆和反抗的孩子。

這些孩子往往最不喜壓抑自己的內心,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屑於滿足他人的意願,自己的真實需求永遠是第一位的。

但「調皮的孩子更有創造力,更有勇氣」已經越來越成為教育家們,家長們的共識了。

淘氣、愛吵愛鬧、順從自己的願望去做事,是孩子的天性。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他們的淘氣妨礙到別人,且不自知,便很有可能被冠以「熊孩子」的稱號。

這樣的調皮搗蛋孩子,也不算是好孩子。

怎麼辦呢?回答: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懂得規矩,卻不會覺得自己受了委屈。

書籍擁有潛移默化改變一個人的力量。

前面媽媽們提到的調皮搗蛋的童書往往並沒有讓淘氣的孩子更熊,反而讓熊孩子變得懂規矩了。

它們在潛移默化中,把調皮搗蛋鬼,教育成好孩子。

但卻好好地保護著孩子創造力、勇氣等的萌芽。

就像沒有改變水自然清澈的本質,卻給了它容器,讓它不再漫無目的地流淌和泛濫。

1

照顧到孩子的心理和情緒

童書首先是獲得孩子的青睞,其次才能夠教孩子懂得規矩。

對孩子來說,當然是你說出了我想說的話,你讓我感覺我們是一樣的,我們可以秘密地會心地大笑,我才會喜歡你啊,對吧。

而淘氣的大衛、小豬佩奇或者卡梅拉,在孩子心裡就是一個個懂得他們的小英雄,做著他們也想去做的事情。

踩水坑、大聲吵鬧、和怪獸戰鬥等等。

事實證明,許多看起來很淘氣的角色,都是孩子心中的最愛。

優秀的童書能夠敏銳地洞察孩子的心理特徵,引起他們的興趣,這才能為後來的引導做出充足的鋪墊。

2

潛移默化的改變

一米君的朋友Lily是兩個寶媽的孩子。

她的大寶很淘氣,他喜歡不按常理出牌,畫畫可以把太陽畫成藍色的,說那是海里的太陽;他也喜歡把家裡弄得髒兮兮的,就是為了進行他的「冒險」之旅。

Lily喜歡這樣可愛的他。

但有些時候他卻有非常熊的一面,他不知道他的淘氣會傷害到別人。

有一天,大寶用顏料把妹妹心愛的裙子弄髒了。

她聲嘶力竭地哭了一個晚上。

Lily氣得不行,厲聲要他給妹妹道歉,可他怎麼講都不聽。

Lily一度頭疼。

一天正好看到大寶自己一個人在翻一本繪本《請不要生氣》。

這個繪本講的是一個同樣調皮搗蛋的男孩,他發現自己常常惹身邊的人生氣。

他大聲在教室里說話,惹了老師生氣,他讓妹妹哭了,惹媽媽生氣,他心裡不解又委屈,「為什麼我老是惹別人生氣呢?」他在七夕過節的時候,老師要孩子們寫下自己的願望。

而他卻一字一字地寫下:「請不要生氣」。

最後終於得到了老師和媽媽的諒解和愛。

大寶看得入神,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和大寶看了一遍以後,Lily依然感動不已,她摸摸大寶的腦袋。

「大寶,你覺得這個小男孩開心嗎?」

「不開心。

「他為什麼不開心?」

「他惹媽媽和老師生氣了。

「他為什麼會惹媽媽和老師生氣?」

「……」

「因為他調皮的時候傷害到別人了,如果別人調皮的時候傷害到你,你會不會不高興?」

「……會。

「你看後來小男孩做了什麼?」

「他寫了『請不要生氣』。

「你知道他為什麼要寫這個嗎?」

「因為他惹別人生氣了。

「然後呢?」

「嗯……大家都不喜歡他了。

「大寶要不要也讓大家都不喜歡你?」

「不要。

「那大寶要怎麼做呢?」

「不惹別人生氣。

Lily把大寶抱在懷裡,「大寶乖,大寶是個好孩子。

大寶可以開心地玩,但記得不要做傷害別人的事情哦。

「嗯。

過了不久,Lily便聽到大寶對妹妹道歉。

當孩子還沉浸在故事當中意猶未盡的時候,大人適當的引導,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懂得區分善惡對錯的。

許多在日常生活里,大人講得口乾舌燥卻並沒有什麼效果的道理,孩子通過在故事裡的體驗,明白了。

好的童書,以一種簡單、優雅的方式,延展著孩子的經驗,保護著孩子的初心,讓他們開心自在地成長著。

孩子儘管踩水坑、丟枕頭玩,去探索和冒險,即便淘氣,他們也知道不應該傷害別人,惹人不高興。

他們樂於表達自己所思所想,他們勇敢又樂觀,充滿愛與安全感。

這樣的孩子,才是童書想要培養的好孩子。

知 識 近 在 一 米

一米看書·深圳首家共享圖書平台

*借書送上門*趣聽書*樂分享*

打造趣味閱讀社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