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忍不住發脾氣又後悔不已的媽媽們——《大衛,不可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時候,我真想把孩子扔出門外,或者打她一頓。

比如,在我苦勸她吃一口有營養又美味的蝦仁,卻被她一把扔在地上的時候

比如,在我正繪聲繪色地給她講故事,她去跑去玩垃圾桶的時候

比如,在我無數次告訴她見了認識的長輩打招呼的時候,她頭也不回地走過對方身邊

太多太多、積少成多、各種各樣……我有時候想起來《武林外傳》裡面郭芙蓉的經典台詞,「這個世界如此美妙,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

我明明知道要教孩子耐心,你得有耐心;孩子那不是淘氣,而是敏感期獨有特徵;不能給孩子擠壓負面情緒,不然後來會愈發難以收拾

但,我真的忍不住!

相比之下,繪本《大衛,不可以》裡面的主角大衛更調皮。

你看,大衛的造型多不可愛啊,圓圓的大腦袋上長著幾根又稀又粗的頭髮,三角鼻子,一張嘴還滿口尖牙,豈止是讓人討嫌,看上去簡直就宛如一個小惡魔。

Amazon網站上的書評人說得更加過火:「家長可能會很快下結論說這個故事沒有什麼特別吸引人的東西,不就是講一個整天搗亂的壞小子的故事嗎?以大人的視角看,大衛被畫得確實令人不快,他長著土豆腦袋,野性未馴的眼睛,露著兇巴巴的尖牙,臉上還掛著歪歪的壞笑……」

事實上,《大衛,不可以》是作者大衛模仿自己五歲時的塗鴉而創作的。

他那年畫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本圖畫書,記錄了一件件他媽媽不允許他做的事情。

每一幅畫上都寫上了「No」和「 David」,因為這是他當時唯一會拼寫的兩個字。

許多年後,當他早就遺忘了自己的這本塗鴉之作時,媽媽卻把它寄給了他。

在隔了三十九年之後,大衛終於讓自己童年的塗鴉重見天日,用這本《大衛,不可以》來和我們一道分享這段溫馨的成長回憶。

他在談到創作這本書的心得時說:「當我準備把它畫成一本圖畫書時,我把大衛畫成了一個相當現實的孩子——像我通常畫的那樣的孩子。

與我小時候的原稿相比,這個大衛完全沒有個性,一點都不鮮明。

如果沒有圓腦袋和尖牙,我就無法把他畫出來。

所以我就試著像一個五歲孩子那樣去畫他,於是他一下子就變得生動起來了!」

這個大人眼中的惡魔,得到了孩子的熱捧。

世界上又有哪一個孩子不渴望像大衛一樣隨心所欲地遊戲呢——在牆壁上亂寫亂畫、把浴室變成一個沼澤地、頭戴鐵鍋敲得叮噹亂響……可惜的是,他們永遠也不能為所欲為,他們的媽媽也像大衛的媽媽一樣,無處不在,永遠是跟在他們的屁股後面喊:「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其實,作者不單是讓孩子透過大衛看到他們自己的影子,也讓每一個大人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時代。

是啊,我們不都是在媽媽的「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的哀號與斥責聲中長大的嗎?  

看到這裡,我釋懷了。

儘管這本書差不多每一頁都重重地迴響著「不可以」的聲音,但是,說「不可以」的媽媽只出現過一次,還不是在正文里,只是在扉頁上與我們打了個照面而已——穿著一條綠裙子的大衛媽媽的臉被截掉了,大半個身子站在那裡。

從她雙手叉腰、左腳向上蹺起的那個樣子,我們已經可以想像她被氣成什麼樣子了。

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說「不可以」的姿勢了。

當大衛的媽媽再一次出現時,已經到了最後一頁。

大衛被媽媽緊緊地摟在懷裡,幸福地閉上了眼睛,媽媽一句「大衛乖,我愛你」,頓時就化解了大衛所有的眼淚和委屈。

這一筆太溫情了,整個故事跟著急轉直下,一個童年惡作劇的故事就收場於這樣一個愛的動作。

而我自己,也收拾好心情,繼續投入跟熊孩子的戰鬥中。

「寶貝,對不起!」我要細聲再細氣,溫柔再溫柔、耐心再耐心,「不管你有多調皮,當你傷心的時候,媽媽的懷抱永遠為你敞開。

關於小編:楊芳,自宇宙中心五道口大學畢業後,一直在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工作。

世界末日那一年當上了媽媽,自此進入另N個世界——其中一個就是繪本。

希望用簡單的語言和特稿的寫作(hoho,這句話有點吹大了)跟父母們分享繪本的故事。

楊芳的微信公共帳號是「童書有道」(tongshuyoudao),搜索「童書有道」或「tongshuyoudao」來關注我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調皮搗蛋的孩子憑什麼是許多好童書的主角?

最近一米君聽到不少借書的媽媽問,哎喲這本《大衛不可以》裡面大衛這麼淘氣,孩子會不會有樣學樣,變成熊孩子,以後就不乖了……那本《紙袋公主》會不會讓孩子也學得髒兮兮的……還有《小豬佩奇》里佩奇又不要...

關於《旅伴》這本書,6個問題問粲然

10月12日在寧波舉辦的啟發原創圖畫書《旅伴》分享會,是這本書的第一場講座,這一次的主題是:父愛創造了這個故事。分享會現場除了40多位家長外,還有20多位可愛的小朋友,在近兩個小時的分享中,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