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處理不得當,後果很嚴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犯錯該怎麼罰?

前些天一個人在咖啡館,無意間聽到以為年輕的媽媽在和朋友交流孩子的教育問題,其中有個孩子犯錯的處理辦法令人非常讚賞:3歲半的明明把自己的玩具扔得到處都是,媽媽並沒有大聲斥責,而是問他「想要當家裡的主人還是客人?」並告訴了明明「主人」和「客人」的區別。

過後明明選擇了當「主人」,還說自己以後要收拾自己的玩具!

大家都是怎麼處理犯錯的孩子? 雖然不知道孩子犯的錯有多嚴重,但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很值得學習,耐心引導孩子,讓孩子先明白自己犯了錯,然後再反思自己的錯誤。

日常生活中,孩子犯了錯家長一般會大聲斥責,或者懲罰。

需要注意的是,懲罰要有尺度,注意科學的方式方法,根據實際情況決定罰與不罰以及罰的程度。

在懲罰孩子之前,家長要先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了解孩子的內心,不要死盯著結果。

懲罰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而不是為了解氣。

那麼,家長遇到此類情況該如何抉擇呢?

一、 提高孩子區分對錯的能力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小孩子。

小孩子好奇、好動,但知識缺乏,能力不足,所以經常犯錯也是正常的。

家長要向孩子傳達一些區分對錯的常識,讓孩子懂得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經常與孩子談談心,交流一下感情,以孩子的角度來進行交談,傳送一些道德知識,提高孩子的道德認識水平。

也可以通過一些有意義的視頻和遊戲中交流一些生活常識,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認識和評價能力。

當然,因為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強,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示範,使孩子是非辨別能力逐漸由表象轉化到實質,由他人轉向自身。

二、 給孩子解釋的權力

有些家長動不動就發脾氣斥責打罵,從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孩子為了躲避斥責往往會選擇用說謊的方式躲避這些「災難」,時間久了,後果不堪設想。

在孩子犯錯時,家長更應該讓孩子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

了解後,再加以正確的引導,那麼,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

三、 不要永遠拿一個錯誤不斷說事兒

過去的事無論是對還是錯都讓它過去。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一次過失,經常會說孩子:「當心點,別忘了上次你怎麼怎麼樣啊......」這樣做,其實強化了孩子的過失記憶,使孩子在情感深處留下了永遠的傷疤,在行為上縮手縮腳,處處小心,家長沒教過的一切新創意只能存在於大腦中,不敢去嘗試,大腦中創意的靈感也消失了。

讓幼兒聽話的目的達到了,家中也安靜的了,只是一個極具發明性的大腦也消失了!所以揭過不提,是為上策。

活潑頑皮是小孩子的天性,對於孩子犯了錯,家長要以平常心對待,正確引導,讓孩子的個性自由發展,又要隨時注意「修剪」,使孩子在一個科學又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盡在『紐奇樂公眾號zzyoucan』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優卡丹父母學堂科學選擇育兒觀

浩瀚的育兒知識庫常常令媽媽們眼花繚亂,哪些該看?哪些可以省略掉?優卡丹幫媽媽們去粗取精,精選出一批具有專業性和可讀性的內容,既節約時間又掌握了育兒知識。明星兒童藥優卡丹是仁和藥業的品牌產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