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寶寶這幾個常見的小動作背後隱藏的秘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孩子總是有很多的小動作。

比如:打人、插話、哭鬧、撒嬌等等。

每個小動作背後都有寶寶不同的心理活動。

大人們應該怎麼解讀這些小動作背後的信息,應該如何應對這些小動作呢?

1、打人、咬人

可能原因1:小孩子愛打人其實並不是一種攻擊行為,而是孩子對其他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

方法:家長應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陪孩子跟其他小朋友接觸、幫孩子多交朋友。

可能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孩子想按照他的想法做事,可其他人做了他不喜歡的事情,他像把這個不喜歡的事情排除掉。

方法:加強孩子用語言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用動作。

可能原因3:家人可能又打人的行為。

家長可能有通過輕打孩子來教育孩子的行為,孩子會把所受的待遇加到別人身上。

方法:家長要反思是否有這種行為,如有應即時改正。

2、撒謊

「我們家有好多漂亮的玩具,還有大熊貓、大象等等」。

說這句話的孩子當時而定心情是希望家裡有很多玩具、有大熊貓陪著該多好。

他把願望和空想聯繫在一起了。

因此,採取了這樣的語言表達形式。

幼兒的心理結構,往往是主觀和客觀融為一體,這是幼兒心理的一個特徵。

3、哭鬧

孩子哭鬧,基本上都是想讓家人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心理所致。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首先應該關心的是孩子哭的原因,然後,對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

這樣,不僅停止了哭泣,而且愛哭的毛病也會逐漸得到克服。

切記,不要用大道理去批評,而無視孩子的感情。

4、撒嬌

家長要學會區分孩子的撒嬌哪些是合理的。

例如:孩子生病時,容易撒嬌;嬰幼兒時期要睡覺時會撒嬌;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因為不熟悉也會撒嬌。

這些撒嬌是親子情感交流的一種形式,父母應予以理解,並給予安撫。

但對於不講道理總是故意發脾氣撒嬌的孩子,父母也不能聽之任之,否則會養成孩子任性、霸道的性格。

5、發脾氣

孩子認為,只要我發脾氣,在人前大鬧,父母就會滿足我的願望。

於是,每當孩子有新的願望,父母不答應,孩子就大發脾氣,最後家長不得不屈從。

久而久之,孩子越來越得寸進尺,脾氣也越來越大。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應不聲不響地把他抱起來,或者是平靜地注視著他,等待孩子自己安靜下來。

脾氣暴躁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父母需要了解這一點。

這些小動作在日常中,幾乎每一個寶寶都會經歷,家長們不要過分保護孩子,而應培養孩子自立能力,多讓孩子自己拿主意,尊重他的選擇。

這樣孩子反而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軟弱不自信,長輩一定對他說過這些話!

悠媽知道現在很多的寶媽都不會甘心做全職媽媽,生完寶寶後就迫不及待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去了,生怕與社會脫節,所以帶孩子的任務便交給了很多老人家。老人真的會帶孩子麼?會。但是他們帶孩子的方式,科學麼?...

寶寶脾氣壞,容易暴躁怎麼辦?

不少媽媽反映,孩子脾氣壞,容易暴躁、打人……而且屢教不改,讓媽媽打也不是,哄也不是,這是什麼原因呢?媽媽有什麼應對辦法呢?寶寶脾氣大,個性強,這既可能是他心裡發展的階段性特徵,也可能是他先天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