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時評|「熊孩子」背後的「熊家長」更需要反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7月3日,長沙某小區2歲女童從18樓墜落到2樓平台,不幸身亡。
監控視頻顯示,事發前女童和另外兩個小孩走進電梯。
電梯的按鈕原本是在9樓,一個5歲的小男孩將電梯按到18樓。
到達9樓後,三個小孩都出了電梯,可是小男孩又將女童抱回了電梯,就這樣,2歲的女童被電梯帶到了18樓,走了出去。
不巧18樓護欄損壞,未裝玻璃,女童由此墜樓身亡。
這場悲劇發生後,不少網友對這位5歲「劊子手」進行了嚴厲批評,認為孩子的做法已經不能只用一句「熊孩子還小」來概括了,批評完這位年僅5歲尚有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的孩子,大家開始理性分析這個孩子背後的家長以及家庭教育。
小小年紀間接成為殺人兇手,其背後的家庭教育令人恐慌,一個少不更事的孩子作惡,背後的家長必然難逃其責。
當「熊孩子」成為殺人兇手,我們不得不反思「熊孩子」背後的「熊家長」。
在我們身邊,總會聽到一些父母在孩子做錯事之後說「孩子還小」「孩子不懂事」「不要與小孩子計較」等話語,父母過度的溺愛和袒護都使孩子認識不到自己錯誤的重要性,也讓孩子產生更多依賴父母脫罪的心理。
當孩子做錯事後,善於教導的父母會給予其批評和正確的引導,使孩子能夠認識到做錯事情的後果,從而加以改正、避免再犯。
而某些「熊家長」則會以「孩子還小」為藉口,千方百計為孩子的錯誤找託詞。
長此以往,對於孩子來說,犯錯誤的解決方式就是父母兩三句話便可解決的小事,久而久之,「熊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迷失自己。
想要避免自己的孩子成為人人厭惡的「熊孩子」,首先,就得保證自己不是「熊家長」。
「苟不教,父之過」,想要教導出有道德、有素養的孩子,身為父母就要以身作則,「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用自己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教導孩子要對人善良、尊重他人、敢於承擔。
其次,孩子的教育應該從小抓起,家長不能覺得孩子太小教育過早,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道德觀念,才能使他們養成好性格、好習慣。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在他的著作《愛彌兒》中說,「一個孩子可以忍受一個大人不能忍受的變化,因為最初的性情是柔和易導的,不用花多大的力氣就可以養成我們給他確定的類型。
」
由此可見,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熊家長」,面對做錯事的「熊孩子」,父母也應該多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給了孩子過多縱容溺愛以及錯誤示範。
作為父母,只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從小給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培養出有道德素養的好孩子。
(執筆/張燃)
當熊孩子長大了,比壞人變老了更可怕,父母要科學育兒,不要做熊家長!
去年「熊孩子推女孩進地鐵」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影響轟動,因為,我們因為這個孩子看到了人心的可怕。熊孩子長大了比壞人變老了更我們痛心痛恨!父母本性是愛孩子,而不是溺愛孩子!當被自己慣出的熊孩子長大後...
兒童節的反思,你也是這樣錯誤教育孩子的嗎?
今天是兒童節,爸爸媽媽和寶貝一起穿上漂亮的親子裝,去遊樂場一起玩,這種滿大街的溫馨,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了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可是,也總有一些關於兒童的新聞,會刺痛我們的心。
讓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比財產更重要
黑媽有個朋友,買了兩套房,現在天天累死累活的還房貸,一個星期也見不到孩子幾面,我會問她,一套房不是輕鬆點,還能經常陪陪孩子,為什麼買兩套?她說:「為了留給孩子。」其實,相比給孩子留下財產,教會孩...
聽說,這樣的孩子和老師更配哦!
開學了,很多家長,尤其是新生家長都擔心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好,擔心老師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因此頻頻在班級微信群向老師問長問短,爭著跟老師溝通。其實,如果在家庭教育中引導孩子做到以下幾點,孩子在學校一定...
育兒成長:孩子做錯事,你該怎麼教育?
現在的家庭,已經很少出現棍棒式教育了,面對獨生子女,應該把握什麼樣的尺度,困擾著很多父母,多一分怕會寵壞,少一分又怕關懷不夠,我們常說要對孩子進行說服教育,但有時又覺得這是一個很概念的話題,具體...
為了孩子,請及時糾正孩子的小錯誤
這裡的「錯誤」不是指考試中題目做錯了,而是指行為上的錯誤。 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多的父母都很辛苦,沒時間在家看著孩子,對小孩所犯的小錯誤不太在意;有些父母則溺愛孩子,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長大了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