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一定要閱讀完,跟寶貝在幼兒園有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再不捨得,入園這一天還是到了。

孩子第一次邁入集體生活,能不能適應,是所有孩子都無法迴避的問題,但適應時間的長短,則與我們是否作了充足的準備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些事情,我要心理有數。

——剛入園寶寶將會遇到的「挑戰」

對孩子入園後可能出現的現象心中有數,是為了更好地理解並作好充分的準備。

但同時你也要知道,適應新環境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是孩子成長的一筆可貴的「財富」。

孩子成長

從「小太陽」變成「小星星」

原來寶寶在家裡是「小太陽」,是全家的關注焦點。

現在在幼兒園裡,老師也會關心他,但是變成了被關注的孩子「之一」。

成了「小星星」,這可能會讓他沮喪。

  

看不到媽媽

分離焦慮會讓寶寶產生情緒波動,出現哭鬧、黏著媽媽、膽小、沉默、愛發脾氣等表現。

通常容易出現哭鬧的環節是:送園時、吃飯時和午睡時。

 

要媽媽

在幼兒園吃飯

寶寶要適應幼兒園的飯菜口味、開飯時間,並且要學著自己獨立吃飯。

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可能會出現食量減少、便秘、消化不良、體重下降等現象。

 

作息變化

如果家庭作息和幼兒園不一致,寶寶調整起來就需要花費很多時間。

經常有寶寶在午飯時間沒有食慾,因為在家這正是睡覺的時候。

  

沒有好朋友

他需要學著接近其他的小朋友,學習一些社會交往的技巧,比如分享、輪流、等待。

慢慢地,也要知道和小朋友爭吵或打架了怎麼「善後」,怎樣繼續一同玩耍和相處。

「我發現你真的長大了!」——入園後,和寶寶談話的內容很重要。

學習

和初入園的寶寶談些什麼、怎麼談?

這是兩種不同的做法。

A

「今天老師給你講什麼故事了?」

「老師又唱新歌了嗎?」

「你又認識哪個新朋友了?」

「你和哪個小朋友玩玩具了?」

「我發現你真的長大了,都可以自己吃飯了。

B

「今天哭了嗎?」

「小朋友有沒有欺負你?」

「吃飽了嗎?」

「老師批評你了嗎?」

聊天

總結

前一種做法給了孩子積極的暗示,讓孩子在腦海中經常浮現他這一天在幼兒園愉快生活的一面。

後一種做法會讓孩子感到幼兒園是一個「恐怖」的地方。

明智的媽媽自然會給寶寶描繪一個「明媚」的幼兒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9月幼兒入園開學季,家長「十三忌」

剛入幼兒園的小朋友需要一段適應學校生活的時間,在此期間家長的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家長朋友往往也對此無所適從。雖然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能順利度過適應期,但是結果卻事與願違,家長反...

如何幫助孩子年後順利上幼兒園?

小熊說春節里,很多事情都變得沒有規律,不按時睡覺起床,魚肉飲料隨便吃喝。在家被大人們寵慣了、玩瘋了的孩子們,面對規律的幼兒園生活顯出極大的抗拒。怎樣幫助孩子「回歸」幼兒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