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一個孩子,到底要操多少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回老家,被鄰居大嬸說「樣子顯操勞」,讓我「悲傷」了好一陣子。

養個娃,果真是操碎了心,何況,我養了倆~

多少青春的面龐,也擋不住孩子「折磨」留下的痕跡啊!

養一個孩子,到底要操多少心?

記得生下老大的時候,她夜夜哭鬧,總有過來人說,等孩子半歲會睡整夜覺,就好帶了;

過了半歲,孩子頻繁生病,有人說過了三歲,孩子免疫力強了,就好照顧了;

過了三歲,孩子上幼兒園各種不適應,有人說上了中班就不費心了;

讀完幼兒園,又犯愁孩子的入學問題,有人說,等讀了中學就可以解放了;

上了中學,孩子開始叛逆,擔心他的學習,擔心他會學壞,有人說,等再過兩年就懂事了

……

等孩子大學畢業,操心他的工作,吃得好嗎?與他人相處怎樣?

有人說,等成家了,就可以撒手不管了

……

如此,父母對子女的心,總也操不完,

猛然想起,「等孩子長大了……就好了……」就是句沒完沒了的謊言啊。

想起《辣媽正傳》里,孫儷飾演的夏冰說:「我懷孕的時候你們說,堅持9個月,生完就好了,我現在生完了,你們又說,再堅持一個月,出了月子就好了,等我出了月子,你們肯定又要說,再堅持三年,孩子上了幼兒園就好了,然後再堅持到上學畢業結婚生子,那是堅持一段時間嗎?根本就是堅持一輩子!」

沒錯,養孩子就是一輩子的堅持。

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在教育方面,父母都將面對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壓力。

於是,我們越來越焦慮,自從有了孩子,自己好像活成了一個「女神經」。

後來,和圈裡的媽媽交流,發現,養兒育女的道路上,不是我一個人在「神經」……

每天,孩子都會有層出不窮的問題,讓你手足無措。

照著書本養,聽各種專家的教子真經,有時候,並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教育效果,甚至會懷疑,我這樣養孩子是不是錯了?

為人父母,事事為孩子考慮,時時關注孩子點滴,變得居安思危,把自己折騰到無力應對~

我們總對自己的父母說,不要操心了,我們已經長大了。

可是,我們何嘗不是重蹈覆轍父母的操心之路呢?

一旦當了爹媽,註定是操心一輩子!

童憶成長育兒專家針對這一社會現象,建議:

養孩子是一場持久戰,不必驚慌無措,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耐心等待,養娃也是一種修行,養的是孩子,修的是自己。

育兒先育己,教育孩子時,脾氣得控制、耐心要加強、習慣得改變、觀念要更新.....。

很多爸爸媽媽反饋說,當我不斷學習,深層次的了解孩子,懂孩子的行為之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淡定。

不會因各種瑣碎的「操心」而煩躁。

我也不必做完美媽媽。

適當的放鬆心態,不會把自己搞得因孩子而心力憔悴。

養孩子累嗎?累,但我們必須清楚,沒有誰天生都會做媽媽,所以,請不要苛責自己。

當你「放下」心來,也許會發現,養育兒女的幸福感高於疲憊感。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焦慮,感受痛苦。

學習是必須的,那是通往光明的一個通道。

而且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會晚。

好的父母,總是在成長的路上。

一邊照顧自己的孩子,一邊修復內心那個小小的自己。

在養育孩子的同時,也在讓自己成長,讓我們的生命宛如重生。

試著去放輕鬆,真的不要焦慮。

因為焦慮像一個小偷,悄悄地偷走了那些屬於父母跟孩子的親密時光。

關注公眾號「童憶成長「收聽幼兒睡前故事,免費領取繪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淺談幼兒成長中的關係處理

在沒有成為媽媽之前,我從沒主動去關注過關於教育的事情。現在我的孩子快上學了,回顧這三年來的成長,才發現教育真的很抽象和複雜,是一個不太容易掌握的重要體系。而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卻起著集中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