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兒童的性別角色逐漸顯露,家長如何做好性啟蒙和性別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從兩歲開始,兒童就「立志」成為不斷搜集性別信號的偵探員。
孩子已經開始認識他們的性別,也開始意識到和他們性別相關的一些特徵。
他們也從這時候開始形成性別認同,並且開始模仿同性父母的行為,學著模仿或同化基於性別的特徵。
直到學齡前期,兒童都會表現出較強的與同性同伴交往的偏好。
三到四歲是孩子性啟蒙的第二個關鍵時期。
他們從認為人都是一樣的,開始有所轉變,因為他們看到、感覺到爸爸和媽媽、男人和女人是不一樣的。
他們的身體結構不一樣,身體感受不一樣,他們所做的事情不一樣。
從三四歲開始,孩子對不同性別的理解產生了分化,女孩子喜歡玩過家家,喜歡洋娃娃,喜歡化妝,喜歡打扮;男孩子喜歡搭積木,喜歡車,喜歡飛機,喜歡做試驗。
他們對男女性別的差異開始有了感性的認識和了解。
但是,孩子更多的興趣表現在對女性、男性身體的探索上。
四五歲的孩子就會詢問了:「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媽媽,你和爸爸是怎麼樣把我生出來的?」
合格的家長應該成為一個好的性教育啟蒙者,首先接受任何孩子都是「有性別」的個體,以及必然會面臨性的成長問題的個體。
家長應該隨時準備好被孩子提問有關性和性別的問題,為他們提供準確客觀的信息,同時表達自己對行為是否合適的立場,引導他們健康地面對自己的性別和性的成長。
那麼如何回應他對「性」的好奇?這需要給予正面地回答。
而不要像過去人們常說的「你是撿來的」、「爸爸媽媽是從商場把你買來的」等等奇怪的回答。
這樣的回答不僅不能滿足孩子對性別以及生育知識的朦朧渴求,反而會給他們帶來莫名的煩惱:「我真的是從外邊撿回來的嗎?」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帶孩子到科技館裡面看看生殖科學知識展覽,並對他們講解人的來歷。
這樣,就可以直觀的告訴孩子,爸爸把一顆叫做「精子」的種子通過自己的小鳥種在媽媽的肚子裡一個叫做「子宮」的房子裡,並且在那裡遇到了媽媽的卵細胞。
他們兩個「擁抱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受精卵。
這顆新的種子在媽媽肚子裡的房子裡安安穩穩地著床。
那裡溫暖、舒適、有營養。
新種子經過280天、40周、10個月的生長,從一顆小種子發育成為一個胎兒。
有的媽媽可以從身體的生出來,有的媽媽則告訴孩子,是媽媽肚子開刀,直接把寶寶從肚子裡取出來。
五六歲的時候,孩子就有了性別意識,男孩子和女孩子在一起玩就不好意思起來。
7歲以前兒童的玩耍都是與同性同伴進行的。
在這個過程中,兒童逐漸理解了一個人的性別是不會發生變化的,進而通過穩定的性別圖譜讓自己的行為逐漸社會化。
兒童對性別的認同感其實是一種積極尋找途徑理解周圍世界的表現。
也正是從學齡前期開始,兒童開始對性有了更多的興趣,他們對身體的很多部分開始充滿興趣,並好奇它們都有什麼樣的功能。
他們對性的好奇和探索行為常常發生在家裡,從了解爸爸媽媽的身體開始。
小男孩也可能會去玩耍自己身體的「特殊部位」。
同樣是在這個時期,孩子對於愛和情感的概念開始萌芽。
這些對性和性別的興趣在學齡前期階段是非常正常的。
孩子們甚至會產生對他們長大後成人時的想像,在各種角色扮演的遊戲中更多地出現扮演「爸爸」「媽媽」的角色,希望自己成為同性家長的角色。
兒童到五六歲的時候,俄狄浦斯情結就慢慢顯現出來,即兒童對異性父母的愛戀。
許多家長觀察到,孩子在五六歲時會經歷一個對異性父母的極大的占有欲,並與同性家長競爭的成長過程。
研究兒童依戀的心理學家也認為,孩子俄狄浦斯情結的對象其實更多的是兒童形成安全依戀的對象,並不一定是異性的父母。
父母是兒童從出生就在他們身邊照顧、關愛、有緊密身體接觸的人,
當孩子對他們形成安全的依戀時,孩子會從這個最值得信任的對象開始,滿足自己對性別發展中各種未知的興趣和好奇心。
家長在面對孩子對性的各種探索時,也要注意考慮到這些行為發生的場景對孩子未來的影響。
異性家長不能給孩子洗澡,真有這麼講究嗎?
前幾天,有位媽媽問我:暖暖媽,我的女兒兩歲多了,爺爺給孩子洗澡我覺得不妥,但是跟老公說了以後老公說我太矯情。是我多心嗎?孩子多大以後不能讓異性家長給洗澡呢?
父親幫女兒洗澡竟被剝奪監護權,與異性子女相處要避嫌
在國外,一名離異的華裔父親獨自撫養女兒,從小將女兒拉扯大的父親含辛茹苦地為女兒做著一切,當然包括從小幫助女兒洗澡,女兒長大到10歲時也依舊如此。但是一天女兒在學校,無意被老師問道「在家中誰幫助你...
陪孩子洗澡可別超過這個年齡,對孩子有可能也是一種傷害呢!
文:父母學習課堂,筍乾老師現在天氣很熱,很多父母都喜歡帶孩子游泳,有戶外的,有室內的,那當然會遇到關於洗澡的問題。筍乾老師有次去游泳池,見到幾個帶女兒游泳的爸爸,只有一位爸爸讓女兒在隱蔽的角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