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東西怎麼辦?記住這三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想必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小孩子一天去別人家玩,偷了一根針回家給他媽媽,他媽媽獎勵他吃一口奶,後來小孩子偷別人家的雞蛋,偷錢。
。
。
最後小孩子張大了,養成了偷盜的習慣,最終被法律制裁,在死刑前,別人問他有什麼願望,他說想最後吃一口媽媽的奶。
最後的結局是,他把他媽媽的奶咬掉了,他媽媽死了。
別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說,我第一次偷東西錯了,他不告訴我該,還獎勵我,要不是她,我也不會走到今天。
那麼小孩子偷東西怎麼辦呢?
第一步:家長先平靜自身情緒
孩子發生盜竊行為時,家長不要拿起東西就打,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再柔聲與孩子交流,問清楚是什麼原因,千萬不要當著別人的面責罵孩子,這樣會讓孩子產生羞辱感。
第二步:解決當前行為
在了解孩子為什麼偷東西後,家長再考慮用什麼方式進行教育,很多孩子都是由於想要某種東西而去偷,家長們可以告訴孩子,以後想要什麼東西,可以直接跟父母說,偷拿是不正確行為。
如果孩子是因為想表現自己勇敢而去偷東西,家長可以教育孩子,拿別人的東西,別人會因為找不著而著急,同時,家長也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平時對孩子關愛過少,或者與孩子很少進行溝通。
第三步:預防行為
預防勝於講道理,孩子小,很多大道理無法理解,家長應該在孩子小時候,即實行規則,在家時,說明哪些東西是爸爸的,哪些是媽媽的,未經允許不可以隨便亂動,當然,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對於孩子的東西也不要胡亂處理,要讓孩子自己管理。
孩子偷東西,家長們不可忽視,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這種不正確的行為,心平氣和但語氣堅定地為孩子樹立規則,否則會影響孩子以後的道路。
孩子偷東西,是父母的過失。
作為寶爸寶媽一定要以身作則,給寶寶樹立一個好榜樣。
孩子出現這5個壞習慣時,媽媽一定要警惕!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因為各種原因養成一些壞習慣,並且對這些並沒有「這個習慣並不好」的認識,如果大人不能發覺或協助糾正,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所以,對於這5個壞習慣,家長千萬不能忽視!...
心理學家:發現孩子偷拿家裡的錢,武力解決只能毀了孩子一生!
發現自己的孩子偷拿家裡的錢,你會怎麼做?孩子學壞了,肯定得打一頓!這是大多數父母的做法。當然,如果打一頓就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從此不再偷拿錢,也是一個辦法。可是這樣做真的是唯一的辦法麼?對於孩子...
孩子偷拿了家裡100塊錢,這位媽媽的做法,讓孩子感恩一輩子!
教育專家表示孩子3~15歲時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是孩子的敏感時期,孩子就像一張白紙,根本就不知道是非觀念,對於很多孩子來說,一但看到其他的小朋友有吃的,有玩的,就會產生很強的嫉妒心,如果...
小學生偷錢,媽媽不打不罵,卻這樣做孩子再不偷拿!
相信很多小學生都有在家偷偷拿錢的行為,很多媽媽都知道孩子這樣做法是錯的,即使是最聽話的孩子也可能做了這樣的事情。 在這種兒童行為的背後,缺乏「所有權」的概念體現在這裡。 當媽媽在偷錢後如何引導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