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接種疫苗的注意事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長在給寶寶接種疫苗前後,會對疫苗的接種時間和順序、疫苗的安全性、疫苗是否有效、是否值得去接種、哪些疫苗是免費和自費的、接種後該注意些什麼、如果寶寶接種後有些反應該怎麼辦等一些問題,都非常關心;有些家長還有一些特殊的難題,比如父母有B肝的寶寶該如何接種疫苗?有過敏性體質的寶寶、免疫功能缺陷或者營養不良的寶寶、甚至有貧血的寶寶、剛得了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剛完成手術、剛用過免疫抑制劑、剛用過血製品或其他生物製品,該怎麼辦?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感染科沈軍和俞蕙對此做了詳細介紹。

疫苗的分類

我國疫苗分為第一類疫苗和第二類疫苗,前者是國家免費提供的疫苗,後者是需要自費的。

2008年開始實施的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有15種國家免費提供的疫苗,具體的接種時間和接種順序,在每個寶寶的疫苗接種卡上均有詳細的說明。

那麼還有哪些疫苗需要家長知情同意、自費並志願給寶寶接種的呢?水痘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輪狀病毒疫苗、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是最常見的自費疫苗,每種疫苗都有自己的接種時間和順序。

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所有在國內被批准上市和使用的疫苗都已經被證實是安全有效的。

需要知道的是,每種疫苗的有效性都不同,不是寶寶接種了疫苗就一定不會被感染了,理論上只是減少了絕大部分的感染機會。

另外,每種疫苗都有自己的有效保護時間,所以有些疫苗需要複種或者加強。

疫苗的選擇

我們建議家長儘可能帶寶寶去接種國家免費提供的疫苗,幾年前還是自費的麻風腮疫苗和A肝疫苗、A+C流腦疫苗,現在都已經免費了。

對於家庭經濟情況較好的父母,我們也建議給寶寶有選擇地接種第二類疫苗。

第二類疫苗中有些是進口疫苗,如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肺炎球菌疫苗。

有些疫苗如輪狀病毒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有國產和進口兩種選擇,我們的觀點是家長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由於疫苗的研製是根據當地病原學流行情況作為依據的,每個國家和地區、不同的年份流行的病原體可能不同,因此,每年均需要接種,例如流感疫苗。

還有些多價疫苗,如DTaP-IPV/Hib五聯疫苗,2010年起在我們國家上市,確實能夠減少寶寶多次接種單價疫苗的痛苦,但費用比較高。

一些特殊情況

比如B肝父母的寶寶接種B肝疫苗,要找兒科的感染科專家諮詢。

對一種疫苗成分過敏的寶寶不能接種餘下的同種疫苗和含有相同成分的其他疫苗。

對雞蛋嚴重過敏的寶寶不能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和流感疫苗,而一般的過敏體質的寶寶、一般感染性疾病的恢復期和最近接受抗感染治療的寶寶、術後疾病恢復期和營養性貧血的寶寶 不是接種疫苗的禁忌症人群。

如果寶寶在沒有發熱或者僅有輕度發熱的急性疾病期是可以接種疫苗的,但我們的意見是可以稍微推遲一下可能更好。

對於確實存在免疫功能缺陷的寶寶,包括正在接受或剛用過免疫抑制劑、患有結核病的寶寶,不能接種活疫苗,如麻疹減毒活疫苗、麻風腮疫苗、水痘疫苗、減毒流感疫苗等。

對於剛用過一些血製品或者生物製品的寶寶,預防接種前需要諮詢兒科醫生。

疫苗接種後注意事項

一般只需注意給寶寶多喝水,注意休息,避免接種部位感染就可以了,寶寶如有不舒服的表現,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要怕花錢 這些自費疫苗一定要給寶寶打

家長帶孩子去接種疫苗時,有時會被問及:「自費疫苗要不要打?」家長的反應也各不相同,有些家長會掏錢給孩子打,有些家長則不願給孩子打,我就聽過一個寶媽的霸氣回答:「所有要錢的疫苗我們都不打!」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