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孩子學畫的黃金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鹿 媽 有 話 說

每個孩子都是小小藝術家,

每個家長都希望能給孩子提供適宜的條件,

讓孩子的藝術天賦不要在無意中被扼殺。

語言能夠表達的是有限的,而藝術是孩子看世界的另一扇窗,經受過藝術滋養的孩子,眼中的世界肯定更加絢爛多姿,感受到的事物也會更加細膩深刻。

今天聊聊如何給孩子繪畫啟蒙,這是對兒童美育專家、家庭美育推廣人@蘇清華 老師的一篇專訪,來跟我們談談跟孩子畫畫相關的那些問題。

孩子學畫的黃金期是什麼時候?要做好什麼準備?怎麼教才不會給孩子的想像力設限?怎麼帶孩子看畫展?怎麼讓孩子用畫畫表達感受?……這些問題,今天都能得到答案。

孩子學畫的黃金期是什麼時候?

文|常青藤爸爸

很多家長最關心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畫畫。

這個具體的年齡限制,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只能是一個大概的範圍。

0-2歲這個時期是孩子對世界的一個感知、接觸和探索時期

兩歲的時候,孩子剛開始握筆,有的還握的不是很好。

並且,這個時期的孩子只是感觸色彩,感受線條還不能用畫畫去表達自己。

孩子大部分表現為會到處去畫,興趣很濃厚,拿著筆去探索世間各種各樣的東西。

3-6歲之間基本上是一個比較敏感的時期,就是通過繪畫表達想法

大部分的表現就是孩子好像在講故事似的,會在一張紙上天馬行空的畫各種各樣的東西。

一般來說,三歲到六歲是孩子繪畫最珍貴的時期,也是在繪畫能力提高速度最快的時期

總的來說,孩子繪畫的適齡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教孩子畫畫,最主要的是看這個孩子在這個時候需要什麼。

《獅子流鼻涕》 陸熙慈 4歲

學繪畫需要準備什麼?

01、繪畫用品

在孩子口腔探索的時期,他就會把什麼東西都要咬一遍,這個時候就要選植物性的,水性顏料。

稍微大一點他能夠畫出線條的時候,可以用彩色水性筆

塗色的時候還可以用水彩毛筆一筆下去它就是一個面,這個塗起來就輕鬆了。

我們要根據孩子的需要給他提供材料,這樣孩子就會知道線的工具和面的工具要結合起來,幾乎畫家能用到的我們都能給孩子用,只要是健康的就行。

我認為軟性的筆、硬性的筆都可以讓孩子試試,因為它會鍛鍊孩子的觸覺,不同的筆對孩子的觸覺是不同的。

02、孩子的興趣

現在家長會礙於孩子的天分問題,一再糾結讓不讓孩子學畫畫。

要說天分,我覺得這也要看年齡,特別小的孩子要看他的興趣,再大的孩子看他的執著程度

孩子有興趣、喜歡,他一直畫下去,就有天分了。

你不能在他三、四歲的時候就說他有沒有天分,他都沒有接觸,你怎麼知道他有沒有天分?

等孩子已經到十幾歲了,他對繪畫還有沒有很大的興趣?他是不是覺得畫畫對他來說是一件重要的、幸福的、能夠表達自己的事情?如果是這樣,而且他的畫,他的造型能力確實跟同年齡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這個時候我們會覺得,這個孩子確實特別有天分。

怎麼教孩子畫畫?

說到教,我一直不主張畫一個範例的樣子讓孩子照著去畫,或者教孩子類似畫素描的那種技巧,這並不適合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髮展。

01、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畫畫?

我覺得家長的「教」更多的應該是一種引導、讚賞、鼓勵,讓孩子有更多的興趣。

比如現在我們的課程設計,像3-4歲的課程,不是說讓孩子畫一個具體的大老虎什麼的,不是這種具像的東西,而是你用一種引導的方式,更多的就是讓孩子把自己的想像和想法表達出來

其實我覺得藝術教育和知識教育相比較起來,藝術教育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解決個性化的問題

很多人能畫兩下畫就去教孩子了:老師畫一個大機器人,全班同學都畫這個大機器人,然後孩子們還帶著崇拜感看老師的畫,慢慢就變成教育的一種方式了。

其實,會畫畫,還要懂得教育才能真正的教孩子的

《流口水的女孩在看冰淇淋》 妙樂 5歲

02、老師是怎麼「教」孩子畫畫的?

在我的教育裡面,我認為老師就是客體,孩子才是主體。

老師沒有範本,沒有模子要給孩子,因為他心裡的故事你是不知道的,所以老師能做的是什麼?孩子畫的時候,他說我需要什麼什麼,並不是真的需要幫助,而是更需要引導。

舉個例子,有一個孩子在做繪本的時候說:「我不知道水泵怎麼畫。

我就跟他一塊兒想,我說:「水泵首先應該有個管子,它應該抽水,對不對?它應該有儲存水的地方吧?咱倆一起設計一個吧。

我們倆琢磨了一會兒,他說:「我已經知道怎麼畫了,你走吧。

我就走了,他就已經開始畫了,這就是老師的作用。

作者:鮑明遠 9歲

03、如何陪孩子畫畫?

3-10歲的孩子畫畫時,建議家長陪同

可陪孩子畫畫可能也會有一個問題:孩子經常會讓家長給他畫一個什麼,如果孩子總是覺得大人畫的比他畫的好,他就不願意再畫了,這該怎麼解決呢?

這裡我想分享一個故事。

我有個學生的爸爸是個動漫師,他來找我,他說:「蘇老師,我兒子在三四歲的時候畫的特別棒,現在快五歲了,他怎麼就不畫畫了?我現在特苦惱,每次一畫畫兒就說,爸爸你畫。

他自己就不動筆,一動筆就隨便亂塗一氣。

我問爸爸:「你在家裡是不是天天給孩子畫畫?」

他說:「那是兒子小的時候,我老出差。

我一回來,就想陪陪兒子,兒子最愛幹的事情就是畫畫,我就陪他畫畫。

他說,爸爸,你給我畫一個金箍棒。

然後我不但給他畫了金箍棒,我連孫悟空也給他畫了。

我說:「這就是問題的所在,你畫的東西肯定畫的特別像,特別好。

那孩子覺得,我再畫也畫不過爸爸,慢慢的你幫他畫著畫著,他就不畫了。

現在很多家長也是,孩子說:「媽媽你幫我畫個什麼。

」然後你幫他唰唰一畫,孩子一看,怎麼也比我畫的好。

慢慢的,他就失去了畫畫的興趣了,就不畫了。

所以說,陪孩子畫畫兒是有技巧和方法的,還要看多大年齡的孩子。

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一般不需要大人給他做任何示範他就天馬行空在那畫,在這個時候陪著他,給他適當的稱讚、鼓勵就可以了

再大一些,他就有自己的想法了,你就要學會適當的「示弱」了。

有時候孩子提出,媽媽你幫我畫一個什麼。

那麼我們就可以說:「哎呀,我也不會畫,你畫你的,我畫我的,我們兩個畫出來看一下。

」但是,可能要刻意不把它畫的太像,孩子有時候還會笑話我們畫的不像,這樣,他就不會再要求我們畫了,而去享受他自己畫畫。

《龍在天上飛》 Lucy 5歲

如何引導孩子用畫畫來表達?

畫畫是孩子個性想法的表達,而所有的孩子都喜歡故事,讓他們畫繪本能夠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紙上呈現的故事,也是他們自己編寫的。

之前,我一直通過欣賞繪本里的圖畫來培養孩子的美感和審美能力,通過講繪本故事來培養孩子的美德。

後來,我在陪女兒畫畫的時候受到啟發,原來讓孩子自己畫繪本能夠激發他們表達內心想法的慾望。

《我們的幼兒園》紫蘇 3歲半

當你讓孩子編故事並把故事畫出來,這個過程其實也鍛鍊了他的寫作能力。

而且,慢慢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就有要求了,要把它畫成什麼樣,這個時候他就是編輯、導演、作者、畫者。

故事畫出來,他要做封面,就開始剪、貼、折騰,他又開始變成設計師了。

所以整個這個繪本產生的過程,是一個非常享受的、表達自我的一個過程,它能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繪畫能力,創造力,邏輯思維等各方面的能力。

《小人洗澡》 田紫蘇 4歲

如何帶孩子看畫展?

現在很多家長想讓孩子多受一些藝術薰陶,會帶孩子去看看畫展,去博物館。

在親子看展的過程中,家長應該站在孩子的高度,把自己當做孩子:我倆一起看看,這是什麼呀?怎麼回事?哎喲,這畫的是什麼?你跟孩子一起去分析這個畫。

而不是一定要引導、主導孩子,說:我覺得這是什麼什麼,很有知識性地給孩子去講,孩子也沒興趣聽。

讓孩子把看博物館、看畫展的過程、經歷畫下來,他在展覽上、藝術作品上觀察到了什麼,他覺得感興趣的,畫下來,就是一個看展經歷,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兒。

學習繪畫技巧,

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嗎?

很多家長急於讓孩子學習繪畫的技巧。

在批判這件事情之前,我想說的是,藝術最本真的東西,是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思索

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分析:自己要解決什麼問題?解決之後,再回到自己要表達的東西,而不要讓解決問題的工具(素描技法)成為了你最終追求的東西

孩子在畫畫的時候,他也在實驗要怎麼才能畫得更好。

他畫了覺得不合適,就把它擦掉,再畫。

在這個繪畫的過程中,重複創作本身就提高了他的技巧和方法。

有目的地進行技巧訓練,反而很容易失去孩子的靈性和自由性

孩子的天性是想像的,是創造的,而訓練是用暴力和強制力,強迫你反覆反覆的去做同一件事情,然後直到你接受了它為止。

但是繪畫這個東西它是靈性的,它是表達自我的,如果你反覆反覆的訓練,真的把孩子訓練成讓他轉圈就轉圈的話,那孩子還能夠自由的想在草地上跑就在草地上跑嗎?

所以,我不想讓我的孩子們現在就開始拿尺子去畫畫。

畫歪了也沒關係,多畫幾次就畫直了。

給家長推薦的美育書

首先要推薦我自己寫的《藝術人生的開端》。

我在研究兒童美育的時候,也讀過一些英文版的書我覺得挺好的,比如英文版的《兒童讀畫》。

還有彭懿老師翻譯的《圖畫書閱讀與經典》、《圖畫書應該這樣讀》。

願每個孩子都能自由地徜徉在繪畫的世界裡,收穫到他的樂趣。

你怎麼看?

下拉底部 回復我們

原創投稿︱商務合作︱版權問題

微信公號:長頸鹿媽媽(giraffemum)

個人微信號:18565645022 QQ:212516544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對繪畫感興趣該不該給孩子報興趣班呢?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階段就會開始顯現出對某些事情感興趣,例如一些孩子會喜歡畫畫,家長發現孩子的這個興趣就會開始思考是否要去給孩子報個興趣班,是隨孩子的興趣,還是順自己的心意?如何才能引導孩子堅持下來...

抓住孩子學畫的黃金期

鹿 媽 有 話 說每個孩子都是小小藝術家,每個家長都希望能給孩子提供適宜的條件,讓孩子的藝術天賦不要在無意中被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