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是孩子成長道路上最好的朋友,家長一定要正確認知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部分的家長一說到孩子的成長,總是希望他們能順順利利,但事實上,哪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會遇到困難呢?

一個孩子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是「從什麼都不會、不懂」成長為「什麼都會、都懂」的過程。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他們會遇到各種新的嘗試和挑戰,然後將它們一一打敗後才能歷練出來的。

沒有困難,哪來的成長?所以家長一定要認清這個問題,用積極的眼光看待孩子遇到的困難。

聰明的家長會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選擇在旁邊觀察,鼓勵他們自己克服困難,孩子實在不能獨立完成了在指導孩子克服困難。

而糊塗的家長會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第一時間出現,幫他們擺平。

其實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要看家長如何來開發孩子的潛能。

那些經常為了解決不了困難而躺在地上撒潑打滾的孩子,大都是因為父母「幫辦」的太多了。

你可以試一試,用鼓勵孩子自己動手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解決困難,用不了多久,那個撒潑打滾的孩子就不在了。

不但如此,你還會發現孩子的自信心越來越強了。

這種自信並不是通過大人的幫助來得來的虛假、脆弱的自信,而是發自內心的自信心。

相同的道理,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也不要進行干預,前提是這個錯誤不會傷害到自己或別人。

如果這個錯誤的後果可能會傷害到別人或孩子自己,那就需要家長果斷的立刻制止。

放手讓孩子犯錯,其實考驗的是家長。

放手犯錯,需要家長提前預估到這個錯誤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我們會從這些後果中給孩子什麼樣兒的教訓,怎麼通過這個後果來提高孩子風險意識。

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讓孩子知道燙是什麼。

我們總是害怕孩子燙傷而讓他們遠離燙熱的東西,但燙是什麼概念、什麼感受,如果孩子不嘗試,他對這個燙這個概念永遠不會有「敬畏」之心。

聰明的家長通常會準備一杯開水,這個溫度一定是不會燙傷並且又會有是夠燙的,然後讓孩子慢慢靠近水杯,感受什麼是燙。

孩子是非常聰明的,感受了這一次之後,他一定不會因為好奇再去觸摸你告訴他燙的東西。

這樣,就是在提高孩子的風險意識。

放手讓孩子承受一些事情的後果,其實就像我們給孩子打了一劑疫苗一樣。

孩子通過這些早期的困難意識和風險意識的學習,才能產生自我保護的意識,漸漸的也能那畫出對抗危險的抗體。

以後遇到其他的困難或者危險也能夠很快的作出反應,相反。

如果你看見孩子有困難或者要犯錯誤的時候就連忙攔住他,那孩子就沒有成長的機會了,以後再遇到類似的問題,他還是不知道如何去探索正確的答案。

當然我也知道一些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總是擔心讓孩子收到挫折、犯錯誤,生怕傷害了孩子。

其實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給孩子面對困難和犯錯的機會一定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千萬不要剝奪孩子探索和學習經驗的機會。

讓孩子選擇,哪怕是去試錯也是在給他探索學習的經驗機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允許孩子犯錯,讓孩子在犯錯中獲益

「吃一塹、長一智」說明了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在一次次錯誤和挫折中慢慢成長成熟起來的。孩子犯錯的過程,就是孩子不斷嘗試、不斷創新、不斷成長的過程。因此,對於孩子而言,錯誤和成功一樣重要,一樣有意義。...

允許犯錯,讓孩子在錯誤中成長

很多父母對孩子異常嚴厲,容不得孩子犯一丁點錯誤,每當發現孩子哪些地方做得不對,甚至不夠好,就嚴厲斥責孩子。也許你覺得,這樣做會讓孩子「長點記性」;可你不知道的是,長此以往,孩子不但容易缺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