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樣去教育孩子?看看你是不是錯誤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存在很大的障礙或者是問題,這是在對孩子的管教中經常會踏入一些誤區。

根據教育孩子的方式,分成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兩種。

控制和放任是父母針對不乖的孩子的兩種選擇。

控制型父母通常採用懲罰和控制的手段。

而放任型父母就是兩手一攤放任孩子不管。

控制型父母,用控制型的方式對待孩子的。

孩子長大以後通常會有幾種情況,要不然他會變得特別懦弱,因為他從小就被控制,就喪失了自信,而且等長大以後是一個很容易被恐懼感控制的人;另外一種他會變得特別有控制性,你發現他長大了以後,這個世界上能被他控制的事兒多嗎?很少。

所以這樣的人就很缺乏安全感。

而放任型的父母,等孩子長大以後,出現的問題是他會極度缺乏團隊的歸屬感,所以長大以後會過度的具有依賴性,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有可能會加入一些缺乏責任感的團體,因為他在這裡面能找到自己的一種歸屬感,更為嚴重的,有的會出現網癮啊或者毒癮,為什麼這類孩子很容易上癮呢?是因為他沒有歸屬感,他只有在那個環境之下才能夠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看了以上兩個方面,大家覺得作為父母是不是也太難當了吧?其實也不難,做父母的要學會任何事情和問題是可以通過溝通來解決的。

因為孩子一開始還沒有學會去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表達自己的需求,我們要加以引導。

比方說在孩子摔倒後,有的孩子會哭,那麼怎樣去加以引導呢?首先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表達同情心,說寶貝是不是很疼呀?然後從父母的角度再加以鼓勵。

再舉個例子,比方說孩子貪玩,不要強制性的一下就要求孩子能馬上不貪玩,可以規定時間,加以誘導,逐步地讓孩子去接受。

在這方面也需要家長有耐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做有愛同時有原則的父母!

作為家長,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不僅要持之以恆的去保護、教育、鼓勵他,同時還要為他的行為規範做出適當的限制。在這個過程中,有些父母可能會缺乏努力和自身的約束,從而導致亂七八糟的情況出現。

如何正確面對不聽話的孩子?

每個父母可能都深有體會,當孩子長到一定的年齡之後,稍不如意就大發脾氣,父母經常被孩子折騰得頭暈腦漲,感到束手無策。於是,這些不聽話的孩子,成了父母共同的心病。造成孩子不聽話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