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視孩子遵守規矩的重要性 孩子要守哪些規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對孩子個性發展的培養,都儘可能地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孩子大的自由度。
可同時,不少家長也因此忽略了教育孩子遵守規矩的重要性。
有句老話說的好,無規矩不成方圓,教育孩子也一樣,從小就應該給孩子制定規矩,教導他如何做人做事,避免以後變成讓人討厭的「熊孩子」。
1、公眾場合不大聲喧譁
在公眾場合里,經常能聽到幾個熊孩子追跑打鬧、大聲喧譁,這樣的孩子讓人很討厭,且會認為是沒有教養的表現,是家長沒有教好。
在人多的地方,尤其是圖書館、話劇院,需要安靜的場合,更要有公共道德,不大聲喧譁、不打擾別人是基本的原則。
2、餐桌禮儀
孩子在吃飯的時候,餐桌上必須要有自己的規矩,不能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不能把飯碗弄得叮噹響,不能到處跑著吃飯
3、去別人家不亂拿東西
去朋友家做客,一定要教給孩子做客禮儀。
這點很多家長都疏忽了。
有些孩子非常不客氣,到了別人家裡當成自己家一樣隨意,想拿什麼拿什麼,想吃什麼吃什麼,臨走恨不得還要順走點玩具,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表現,會讓人覺得這個孩子不懂規矩。
4、閱讀習慣是一生的財富
現在,人們越來越認同教育應該是自我的、一生持續不斷的追求,而不是學校里的十幾年,老師灌輸給我們的那些知識。
自我教育的基礎就是要有閱讀習慣,自發地從各種書籍里汲取營養。
現在的童書市場比以前繁榮很多,各種好書層出不窮,親子閱讀的理念也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得到很多父母的贊同,不少父母已經開始在育兒之路上踐行起來。
在幼兒時期就開始培養起閱讀的習慣,會比成年後再來培養容易的多,也會在無功利性的閱讀中更加發現閱讀的樂趣。
當一件事是有樂趣的,那麼離習慣就不遠了。
人民日報給孩子的教養禮儀,家長們還不收藏著孩子看看
我們反覆的給大家強調教育,不知大家是否了解教育分為三大板塊,分別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家庭教育,不僅僅是因為它是教育系統中的基礎,更是培養高情商高智商綜合人才的重...
孩子真正的社交,就在每天的餐桌上
(點擊播放按鈕即可收聽主播姜天虹朗讀音頻)在孩子小的時候,最能體現孩子社交的行為就是吃飯。在孩子吃飯這個問題上,中國家長比較看重飯菜質量和吃進去的數量,所以比較喜歡餵飯什麼的,孩子沒有自主權;而...
看了日本的幼兒教育,才知道國內孩子是如何被教「傻」的!
眾所周知,日本人的禮儀都特別周到,這是和從小的教育分不開的。據說,在日本,孩子絕對不會成為家庭中最受關注的人。他們只是家庭里的普通一分子,也要和大人們一樣,承擔其家庭責任。
不想讓別人討厭你的孩子,那這些禮儀必須要教會孩子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就是孩子是母親畢生的事業,當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孩子身上一些不雅的行為我們可以稱之為『很可愛』,但是當孩子上幼兒園了,成為一個『小小學生』了,在這個時候如果還是沒有禮貌和基本的禮儀...
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哭大鬧大肆喧譁怎麼辦?
如果我們看到某個孩子在大廳廣眾之下肆意亂喊亂叫,打打鬧鬧,估計大家都會為此皺起眉頭,並怪罪孩子的家長沒有教育好孩子的言行。作為一向以文明古國著稱的我國,在文明禮貌上有許多規範,這需要大家自絕地遵...
十歲前給孩子定下6個規矩,孩子會越來越優秀
俗話說的好,無規矩不成方圓,教育孩子也一樣,從小就應該給孩子制定規矩,教導他如何做人做事,避免以後變成讓人討厭的「熊孩子」。有些規矩十歲之前就要制定好,比如下面這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