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那些事,就數吃藥問題多!退燒的6個問題,家長了解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朋友發燒,家長著急,在最需要居家護理的時候,做爸媽的才發現有點手足無措!孩子的一切都牽著家長的心,退燒這些事還模稜兩可?那別錯過今天的小科普。

發燒不是病,體溫波動的真相竟是……

不少家長認為發燒是一種「病」,其實不然。

在炎症或感染等因素作用下,發燒只是症狀之一,如果病因沒找出來,炎症或感染沒得到控制,即使吃了退燒藥,藥效過去體溫還會回升

家中小藥箱一直備著退燒藥,吃還是不吃、什麼時候吃?萬一不管用要不要去醫院?家長其實不用太糾結。


啥時吃藥看病,「看、摸、測」給你答案

  • 發燒的狀態肯定和平時不一樣,細心家長通過觀察就能發現變化,再決定是否吃藥就醫也不遲:

  • 看精神、看進食:如果孩子精神和胃口沒有明顯變差,體溫也不算太高,可以先在家口服退燒藥配合物理降溫。

  • 摸摸手腳:手腳冰涼、身體發抖預示體溫將上升得很快很高,這時要注意保暖,手腳暖後撤掉一些衣被。

勤測體溫:體溫低於38.5℃,一般不用退燒藥,超過38.5℃要及時採取降溫措施、及時就診,防止出現熱性驚厥,及超高熱情況下腦細胞損害等嚴重併發症。

常用安全退燒藥,掐好時間放心服

給孩子吃退燒藥是許多家長的首選,認準「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是靠譜兒的選擇,它們既是經典口服退燒藥,更是世衛組織推薦的安全性高的兒科適用藥。

同類藥物不同名字可不罕見,比如對乙醯氨基酚也叫泰諾林、百服寧、必理通、撲熱息痛,布洛芬也叫美林、芬必得等,但無論購買的是哪種,服用前有一件事馬虎不得:看說明書。

原則上不推薦3月齡以下的小嬰兒使用退燒藥,除此之外家長最關心的莫過於服藥間隔,也就是「多久吃一次」↓↓

1. 同一種退燒藥4小時內不能吃第二次;

2. 如果先吃了一種,2小時左右還沒出汗降溫,可再吃另一種;

3. 如果吃第二種之後1.5-2小時左右還沒出汗降溫,應及時就診;

4. 吃完一種退燒藥體溫降下去,4小時內體溫再次升高,就不能再吃同一種了,但可吃另一種退燒藥。

吃了藥先別著急,退熱快慢有不同

孩子發燒得小臉通紅,家長只恨不得吃了藥馬上降溫,而退燒藥從進入口腔胃腸道,再到發揮功效總有個起效時間,請先等等看。

一般情況下服用退燒藥半小時就有退燒跡象,而有的兒童需要一兩小時才有退熱效果。

也有些高熱、病情重的兒童吃一次藥根本不退熱或降不到正常體溫。

這和藥理有關,也因人而異。

退燒藥效果不佳,物理降溫可以「加」

只寄希望於退燒藥,一旦降溫效果不明顯,家長的神經一下就繃緊了,這時不妨配合物理方法,看看能不能降溫。

四肢手腳不冷的情況下,敞開衣被放放熱量可以幫助降溫,穿太多焐太多反而不利於退燒。

洗洗溫水澡,或用溫水毛巾擦拭手心、腳心、脖子、腋下、臂彎、大腿彎、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部位以利散熱。

退熱期間要多喝水,避免大量出汗引起虛脫。

不要塗擦酒精,兒童皮膚稚嫩,酒精容易透過皮膚引起酒精過敏。

4種情況不能忍!趕快帶娃就診

如果孩子高燒難退,降溫再高燒間隔短,沒有精神,吃藥後易吐,這時家長就別執著於換個退燒藥或簡單擦浴了。

要知道退燒藥只管退熱,不治感染等病因,沒有對症吃藥,居家「硬扛」肯定不行,應該趕緊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

在必要的檢查診斷之後,確保孩子沒啥大問題,再讓醫生決定是否繼續口服藥和吃什麼藥,這樣家長才能真的放心。

很多研究顯示,發高熱沒有及時進行正確處理,可能引起驚厥、神經系統受損等不良後果,但一次發燒也可適當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


由此,家長們的看法便分兩派,有第一時間給孩子吃藥和要求醫生打吊針的,也有堅持居家觀察和硬扛的。

其實兩種意見各有可取之處,又都不完全正確。

冬季來臨,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高發,年齡小、免疫力較差的兒童是易感人群,發燒了應該怎麼辦,希望今天的小科普能給家長們些許幫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兒發燒怎麼辦?

最近文風不對,專門聊聊兒童常見病!現在家庭一般都只有一兩個孩子,一旦孩子出現任何不適,對家長而言都是一種考驗。在家守著吧,又怕扛不住,去醫院吧,又怕亂用藥。這裡我就權威機構的指南以及查找的專業文...

寶寶發燒多少度可以吃退燒藥!

導語:很多嬰兒在夏季或者換季的時候會經常發燒,嬰兒發燒體溫不高不建議打針吃藥,一般建議注重物理降溫以及提高寶寶的腸胃消化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如果因而發燒溫度過高,那就建議儘量選擇副作用少的退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