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達從小是個喜歡自己玩的孩子,如何能讓孩子合群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根據一項調查表明,在幼兒園和小學的時候就能夠和別的朋友友好相處的孩子,一般到了中學和成人時期在人際關係上就能夠遊刃有餘。

由此也可以看出培養孩子合群的意識有多麼重要。

幫助孩子學會建立和維繫健康的友誼是現代父母必須做的一件事,因為集體和朋友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個精神停泊地。

孩子的社交技能、良好的行為舉止,以及寬以待人、富有同情心等習慣,在童年時期就開始形成了。

童年時期就讓孩子學會合群,對於孩子成年後在情感上釋放壓力的幫助更是不可小覷。

為了培養孩子合群,可以多邀請小朋友到家裡玩。

一方面讓孩子儘快融入集體生活中,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學會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並從中感受到快樂。

還有就是讓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不要老是特殊化。

友誼是在交往中建立的,只有經常參加集體活動,才能使孩子獲得友誼,使他變得更合群。

再有就是要多和老師溝通,老師是孩子心目中的權威,孩子在幼兒園裡是否快樂,老師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活潑、開朗的老師,帶出來的孩子也充滿陽光。

而如果發現孩子的身上出現一些可能在群體中不受歡迎的特點,比如不誠懇、過於咄咄逼人、愛挑釁鬧事等,應該告訴他,小朋友們都喜歡和態度友好、說話和氣的小朋友交朋友。

在他以後出現類似情形的時候記得提醒他,讓他學會合作。

達達從小是個喜歡自己玩的孩子,可以自己玩得很專心,甚至帶動別的小朋友跟他一起玩。

但媽媽發現他與小朋友之間的交流不夠,參加集體遊戲的意識還沒有萌芽。

我告訴達達的媽媽,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有這種表現也是正常的,不用著急,也不能急於斷定孩子不合群,只要平時處處注意讓他多與小區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打招呼,儘量找小朋友玩,有時就是一把樹葉也讓他去分給身邊的小朋友一起玩,就會看到改變。

漸漸地,達達從交流中獲得了樂趣,與人交流的語言也越來越豐富,開始願意主動地靠近小朋友或是他喜歡的人。

到兩歲的時候,達達身上已經沒有了媽媽所擔心的不合群的傾向。

這既是一種自然變化的結果,也是一種正確引導的結果。

所以,孩子的合群性教育在幼兒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有問題可以及早糾正,沒問題就加以鞏固。

相信所有孩子都有合群的天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怕生,家長如何才能教會孩子適應環境?

有的學生去到陌生的環境會哭鬧,並且不願意與其他小朋友交往,一個人獨來獨往。在其他同學參加集體活動時,他卻無動於衷。他是不屑一顧還是不合群?孩子的父母也會擔心這種情況,現在的社會競爭如此激烈,像這...

孩子的人際關係好不好,要從小抓起

讓我們把目標投向幼兒園,有一項研究把兒童把社交地位分成5種類型:受歡迎的兒童、被拒絕的兒童、矛盾的兒童、被忽略的兒童、一般的兒童,並把「被拒絕的兒童」和「被忽略的兒童」統稱為「不受歡迎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