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不教會孩子守規矩,出事情了買單的還是你和你的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最近發生的「動物園老虎吃人」;「熊爸爸吧孩子報到商場欄杆上導致兩孩子摔死」;「父親騎摩托車帶2歲孩子上路」等事件,筆者覺得,從源頭來分析,這都不是意外,都是因為有人不會守規矩進而產生的結果。
可惜這世界上的事只有結果,沒有如果。
如果在動物園,不是那個人違規,就沒有這樣的結果。
孩子才2歲,做爸爸就敢放他在車尾坐。
如果你覺得法律法規無所謂,那你就得為你的行為買單,有的單你買得起,有的你真的無力承受。
聽說被動車夾的那人還是大學生,讀了這麼多書,卻沒有學會守規矩。
所以現在想想,你的孩子會守規矩了嗎?
平時我們的小朋友在幼兒園需要注意哪些規矩呢?
-
不可以有粗野行為 ;比如小敏想坐在窗口那裡,可是琳琳已經坐在那裡了;琳琳不同意讓給他坐,他就推琳琳走,把琳琳弄哭了。
或者搶別人手裡的玩家;咬人,打人等等行為;採用暴力行為和語言恐嚇,強制別人服從自己的意志,就是典型的粗野行為, 這類行為一定不可取。小編建議爸爸媽媽,一旦發現孩子出現粗俗言行,我們就應該在第一時間幫助孩子明辨是非,告訴他"這是不好的行為,要挨批評的。
『』其次,大人要引導孩子思考: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如果是要達到目的,有沒有其他好的方法?當孩子找到正確的應對方法,大人應該給予肯定,並舉一反三教給孩子處理同類事件,加深他對「粗野行為」的理解,學會正確應對的方法。小編認為,之所以將杜絕粗野行為作為學齡前孩子必學的首要規矩,是因為這是成長期的孩子在沒有遇到指引前,為解決問題都會產生的原始意識。
如果幫助孩子樹立這一規矩,他就會不斷地調整對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態。
等他成年後也會有這套模式對待周圍的人,變得更加理性,為他人著想。 -
學會先來後到: 在幼兒園時,不服從老師的分配,也不管幼兒園的紀律,見到喜歡的玩.吃的,上來就搶,這樣的孩子往往是在「排隊守秩序」一課上敗下來的。
孩子在家庭環境中受「獨我意識」薰陶,家長一味讓孩子優先,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在集體環境中交不到朋友,團隊協作上容易一意孤行。
家長必須給孩子立下規矩,要求他們時時遵守『先來後到』的規則,一家人吃飯時先到者先動筷,後來者沒有菜吃(除非要事);早起上廁所.洗漱也是先到先得,讓孩子嘗嘗「憋尿」等待的滋味。
。
。
。
。
小小的懲罰能幫助孩子形成「先來後到」的習慣,還能避免自私,形成平等交往的觀念。 -
無論是誰做錯事都要道歉: 我們常常看到,小孩子為了得到自己喜愛的玩家.衣服,除了哭鬧,就是對大人拳打腳踢的;大人不小心破壞了他的東西,覺得「孩子沒有關係,不用道歉」;因此當孩子們犯錯誤時,也會輕易原諒他們。
其實家長對犯錯誤的孩子過於「寬容」,會讓孩子覺得:「做錯事沒什麼,反正都會原諒我的」,孩子沒有了約束,難免會為所欲為,犯更多更嚴重的錯誤。
所以,學齡前的孩子 已經開始懂事了,要趁機教育他「無論是誰,做錯事了都要道歉,這樣才能被大家喜歡。
」 與此同時,父母犯錯了,也不能礙於大人面子而不跟孩道歉。
只有以身作則的父母,才能教出懂禮貌的好孩子。孩子不會守規矩父母責任大!規矩不是約束人的,而是保護人的!
我是喜歡分享的海薇,歡迎關注公眾號微信海威媒源,這裡有許多網絡技巧免費學習。
學齡前立下這6條規矩,媽媽從此不用愁
學齡前是小盆友處於各項意識發展時期,若沒有父母制定的規矩來約束,懵懂的他們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還是壞。so~為人父母應該給孩子立下什麼規矩呢?規矩定下後又該如何貫徹落實呢?
無規矩不成方圓!別讓你的孩子成為小皇帝
每個父母都想給孩子百分百的自由空間去發展獨立能力,但一味地縱容孩子,甚至有「只要他喜歡就可以了」、「孩子開心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父母如果有這種心態,教育出來的孩子,容易變得、自大、自我為中心...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為孩子設立4條家規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如果沒有規,做什麼都會拖拖拉拉,浪費時間。明確一些生活中的規矩能幫助孩子們適應社會規則更能養成良好習慣。不可以有粗野行為早教師分析採用暴力行為和語言恐嚇,強制別人服從自己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