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負人的孩子,其實不快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被迫轉園的仔仔

4歲的仔仔是個乖乖孩,眉清目秀的外表下,有一顆溫和、善良、內向的心。

一直以來,仔仔都會主動大方地和小朋友玩耍,禮貌用語等基本規範也特別讓人省心。

可是,事情卻在孩子上幼兒園後開始改變。

媽媽發現,仔仔有時耳朵後面會有被抓傷的痕跡,而且據仔仔說,他在幼兒園只跟一個叫果果的小朋友玩。

問到為什麼時,小傢伙的反應很激烈,充滿了怯弱、害怕的情緒:「果果他只准我跟他一個人玩,我和其他小朋友玩,他會不高興的,還會打我!」

對此,媽媽無法淡定了,自己的寶寶顯然在幼兒園受了欺負。

於是,媽媽告訴了幼兒園老師,希望可以制止一下這種行為。

結果事與願違,果果被老師批評後,開始聯合其他的小朋友一起欺負仔仔。

仔仔明顯被孤立了。

無奈之下,媽媽只能選擇為孩子換一個其他的幼兒園。

幾個月後提到這件事,仔仔媽媽的情緒依然很激動:「我就想不明白了,這麼小的孩子,還不到4歲,怎麼就這麼會欺負人?」

其實,早在生命之初,襁褓中的嬰兒在母親懷中吃奶的時候,如果見到別的寶寶也在吃媽媽的奶,都會一邊吃奶、一邊用小腳丫去踢對方。

顯然,孩子們學會攻擊他人的行為,遠遠比我們大人以為的要早的多。

心理學中,對於攻擊行為有很多研究結果,今天我們就「幼兒的攻擊行為」來做一個專題分享。

幼兒的攻擊特點

攻擊行為又稱侵犯行為,是針對他人的敵視、傷害或破壞性行為。

心理學家曾專門針對兒童的攻擊行為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有目的、有明確對象的、真正的侵犯行為出現在4歲左右。

從攻擊形式看,可以分為身體攻擊、言語攻擊、間接攻擊。

其中,身體攻擊是對他人的身體作出直接侵犯,比如推搡、踢打、扇耳光等;語言攻擊是使用侮辱性的語言對別人攻擊,包括給別人起侮辱性的外號、罵髒話、污衊誹謗等;間接攻擊指的是不對他人做直接的身體或語言攻擊,而是通過侵犯別人的權利來達到攻擊的目的。

哈特普的研究表明:3-6歲幼兒的侵犯行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攻擊在4歲時達到頂點;如果孩子受到了攻擊,3歲左右就能產生報復念頭;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攻擊開始減少,而言語攻擊開始增多。

而且,侵犯行為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

曾經我們主觀地以為,男孩多使用身體攻擊,而女孩多使用言語攻擊。

而研究證明,無論是身體攻擊,還是言語攻擊,男孩都比女孩多。

這種性別差異,在2-2.5歲的兒童身上已經可以觀察到。

從攻擊目的看,可以分為工具性攻擊和敵意性攻擊

工具性攻擊並不直接由憤怒或某種情緒引起,而是把傷害他人作為一種手段,目的是通過攻擊獲得所希望的獎勵或有價值的東西,比如搶劫獲取財物。

而敵意性攻擊是以傷害別人、給他人造成痛苦作為最終目標,比如打架鬥毆。

這種攻擊一般是由痛苦的情緒體驗(如侮辱、挫折或嫉妒)等所引發的。

對於幼兒來說,絕大多數的攻擊都屬於敵意性攻擊。

也就是說,出現攻擊行為的孩子首先體驗到了不愉快的感受(比如上文中的果果時常就被老師批評、或者在家裡被父母打罵、或者跟小朋友的交往出現障礙等),然後才會做出攻擊行為。

從這個角度來看,欺負人的孩子,其實自己也不快樂!

TA這麼小,為什麼會攻擊?

原因一:攻擊是人類的本能之一。

很多心理學的流派,都傾向於從本能的角度解釋人類的攻擊行為。

比如,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生來具有死本能,而死本能是一種破壞力,當這種力量向外釋放的時候,表現出的便是攻擊行為。

原因二:先天氣質在發揮作用。

前不久,在2018年3月23日發布的(請點擊:探尋生命的最初(四):氣質修煉秘笈)一文中,已經就兒童四種不同的氣質類型做了比較詳細的解讀。

從攻擊行為的易發程度來看,一些活動性氣質的嬰兒會顯得很霸道,經常與人爭執;另外,衝動性氣質的嬰兒因為缺少對自己行為的控制力,情緒一上來就不管不顧,所以也容易產生攻擊行為。

原因三:分離焦慮導致情緒不佳。

分離焦慮指的是孩子與某個人產生了親密情感聯結以後,又要與之分離,就會表現出傷心或痛苦,拒絕分離。

寶寶在剛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經歷分離焦慮,這是正常的心理現象。

一方面是幼兒對父母穩定的依戀情感,另一方面是幼兒對於陌生環境的一種本能的不安全感或恐懼感,兩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導致幼兒產生入園初期的分離焦慮。

如果幼兒長時期處於恐懼不安、沉默憂慮等消極情緒狀態下,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

新行為主義研究者會把侵犯行為看成是受到挫折(比如分離焦慮)的結果。

此時,孩子們會因為分離焦慮而感覺很不快樂,但又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所以更容易出現上文說的敵意性攻擊行為,以減輕自己的痛苦。

原因四: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

這種影響可能會以兩種方式來起作用。

一是父母的放任不管

溺愛型的父母不約束兒童的攻擊行為,實際上是讓這種行為「合法化」,孩子得到了變相地鼓勵和支持,所以出現更多的攻擊行為。

二是家庭中成年人的錯誤榜樣。

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攻擊行為的家庭中,比如父親有家暴行為、或者母親經常語言攻擊其他家庭成員,那麼,這個孩子也會更早地、更偏好使用攻擊行為來面對他人。

也就是說,可能是小朋友在第一次做出攻擊行為的時候,嘗到了甜頭,被家人鼓勵和強化了;也可能是孩子看到了其他家人的攻擊行為,然後自己學會了。

原因五:大眾傳播媒介中的暴力內容。

社會學習理論把侵犯行為看作是通過直接強化或觀察學習習得的。

我曾經因為陪伴女兒,有一段時間幾乎看遍了國內外的各類動畫片。

其中一些,充斥著各種暴力內容,比如毆打、戰鬥、甚至殺死等情節。

這些暴力內容給孩子們提供了攻擊的榜樣,減弱了兒童對自己攻擊行為的控制。

如何有效消除攻擊?

對於攻擊行為的控制,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鑒於攻擊行為產生的原因各不相同,所以下面的建議,也是僅供各位家長參考、斟酌挑選使用。

一是消除對孩子攻擊行為的獎賞和關注。

讓孩子(不管他多小)意識到,這種行為不被嘉許,以後最好不要再出現。

二是樹立榜樣,做認知訓練。

為小孩子樹立正面的榜樣,學會友善地對待他人,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教會TA正常的人際溝通和交流技能。

三是移情訓練。

對於那些先天氣質決定了很容易生氣、或者容易行為不受控的孩子,可以通過分散他的注意力來減少敵意性攻擊。

及時、多次地進行移情訓練,會是一個效果不錯的辦法。

四是創造減少衝突的環境。

為孩子打造一個沒有語言暴力和行為攻擊的家庭環境,是每個父母不可推卸的職責。

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較少看到攻擊現象的環境下,自然可以大大降低TA做出攻擊行為的可能性。

小 結

攻擊行為是人類重要的社會性行為之一,也是與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諸多問題交織在一起,共同發生和發展的。

攻擊行為的背後,有著複雜的心理學理論和各種不同的心理動力支撐。

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助我們可愛的孩子遠離暴力,同時也拒絕實施暴力,悠然自信地行走自己的幼兒園「小江湖」。

作者介紹

王明姬,國內著名心理學家,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客座教授,長期受聘為多家組織的管理諮詢顧問,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特邀專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媽咪如何應對寶寶的攻擊行為?

寶寶和小朋友玩得正高興時,突然把小夥伴推倒在地,不僅把他惹哭了,還搶了他的玩具。相信上述這種情況不少家長都曾遇過,那什麼是寶寶攻擊行為?寶寶攻擊行為的表現有哪些?寶寶攻擊行為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什...

媽咪如何應對寶寶的攻擊行為?

寶寶和小朋友玩得正高興時,突然把小夥伴推倒在地,不僅把他惹哭了,還搶了他的玩具。相信上述這種情況不少家長都曾遇過,那什麼是寶寶攻擊行為?寶寶攻擊行為的表現有哪些?寶寶攻擊行為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什...

矯治寶寶攻擊行為的攻略集

寶寶在同其他小朋友玩耍時,家長們會發現寶寶經常會出現攻擊行為。寶寶出現攻擊行為時,家長們應該找出寶寶攻擊行為的真正原因,安撫寶寶的情緒,耐心教導寶寶,而不應該總是去呵斥寶寶。寶寶攻擊行為是什麼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