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人諮詢,孩子吃飯吃的慢,挑食,不好好吃飯怎麼辦?

我通常會問幾個問題:

是經常性的不吃飯,還是偶爾一兩頓不吃?

當孩子不想吃飯時,有沒有威、逼、利、誘,有沒有恐嚇他;

當他因一頓飯沒好好吃,過了一會兒餓了來找吃的時候,有沒有落井下石(我早就跟你說過要按時吃飯.......)

得到的答案,幾乎是威逼利誘、恐嚇、落井下石都有。

在眾多的育兒困擾中,吃飯時遇到的挑戰在低齡孩子階段占據了一席之地。

孩子在吃飯時表現出來的吃飯慢、吃飯少,追喂,常讓父母們既惱火又無奈。

飯桌上充斥著快點吃,快點吃,不要挑食的喋喋不休,

繼而上升到送到山區嘗試餓肚子的說教,再到不吃,以後也不要吃了的威脅。

而主角依然我行我素,不吃就是不吃,能拖多慢就拖多慢,勉強餵進去一勺也含在嘴裡不咽。

為了能讓孩子多吃一口飯,父母們想盡辦法,邊玩邊喂,邊看電視邊喂,有的父母們為自己發明的好辦法而自豪——吃飯時打開電視,孩子看著電視看這款動畫片,自己餵著飯,孩子一噸可以吃2碗。

吃喝拉撒睡本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

飢則食,渴則飲,無需他人提醒,自然而然。

如今,孩子的吃飯則成為家庭中的一大困擾,究其原因,在於以下兩點。

從社會的整體角度而言

祖輩所處的時代,整個社會物質匱乏,人們面臨的主要需要是吃飽肚子,他們深深的體會到了食物匱乏帶來的嚴重後果,餓死人並非危言聳聽。

父母輩,雖不至於像爺爺奶奶那輩「餓肚子」,但缺衣少食也曾是很多父母兒時的經歷。

這些經歷,讓他們對吃飯十分看重,多吃,就意味著會有一個好的身體,健康的身體,才能生存下去,他們帶著這一理念養育孩子。

而孩子現今所處的社會,物質極為豐富,整個社會已經越過了物質匱乏的階段。

孩子們對缺衣少食沒有體驗,對不好好吃飯導致的後果更是無法感知。

他們的認識是,不吃飯也不會餓肚子,即便餓一頓,還有其他吃的東西,他們對持續的「飢餓」感沒有體驗。

吃飽肚子已經不是他們的第一需要,他們自然對吃飯的重要性沒那麼看中。

個體層面

正常情況下,孩子覺得肚子餓了,自然而然會找吃的。

他知道吃什麼可以滿足自己的飢餓感,吃到什麼程度是吃飽了,就不吃了。

但很多家庭中卻是,祖輩們和父母們,基於他們曾經的社會經歷和體驗,在養育孩子時,過去的體驗深深的影響著他們。

在吃飯這件本能的事上, 包裹著了父輩和祖輩的期待、焦慮、擔憂,讓吃飯這一本能逐漸喪失。

而大人又極易將身體的高、壯視作孩子身體健康的標尺,同時作為自己撫養孩子成果優劣的評分標準。

同時他們曾經對食物匱乏的經歷和體驗,還讓他們生出補償心理,

現在條件這麼好,吃的東西這麼豐富,孩子就應該多吃些,這其實是對自己之前沒有滿足的需求的一種轉移補償。

孩子一頓飯、兩頓飯沒好好吃,就開始擔憂,焦慮,給孩子貼上不好好吃飯、挑食的標籤,開始催逼,講道理,說教,威脅。

大人們期待孩子能多吃,吃的全面,才能有健康的身體;

孩子吃的少,挑食,大人們擔憂長此下去,孩子身體不健康;

大人催促孩子多吃,追著喂,而孩子則吃的更少了,更挑食了,大人認為自己的提醒、催促力度不夠,加大火力,孩子則吃的更少了。

這種死循環加劇了大人和孩子的焦慮。

在這些家庭中,孩子吃什麼不由他決定,吃多少也不由他決定,什麼時候吃也不由他決定,吃沒吃飽他自己說了也不算數。

飯桌上,4、5雙眼睛齊齊盯著他,有人說要多吃青菜,不由分說夾來青菜,「盯著」孩子吃下去,不吃也得吃;

不想喝湯,有人說喝湯對身體好,不由分說,舀來一碗,逼著喝下去;

一碗飯吃完了,有人說,沒吃飽,再來一碗,任憑孩子說吃飽了,也無濟於事,再塞進去一碗才是吃飽了;

不想吃這個,不想吃那個,那怎麼行,不吃沒有營養,長不高,不健康,不能養成挑食的壞習慣......;

遇到難纏的孩子,講道理不管用,開始說教、威脅,貧困山區的孩子這吃不上,那吃不上,你還挑三揀四,再不吃,就把你送到山區去,看你吃不吃;

不吃以後也別吃,要吃自己去做......

試想一下,每天吃飯時,這些聲音就會在耳邊響起,那是一種什麼感受和體驗?

飯桌上本是頤享天倫之樂,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的美好時光,變成了痛苦的體驗場。

在這種情況下,任誰都覺得吃飯=痛苦。

沒有人喜歡被控制,也沒有人喜歡自己的界線被侵犯。

孩子是很聰明的,雖然說不清道不明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

但他卻能切實的體驗著,吃飯不是純粹的吃飯,需要滿足大人的期待,大人的擔憂,大人的焦慮;

吃什麼,吃多少,吃沒吃飽自己都無法決定。

在這種情況下,他如何能開開心心,好好的吃飯?

他自然要通過一些方法來反抗,不好好吃飯便是最直接的反抗,以此表達自己的不滿,來反抗大人的所作所為。

如果大人能了解孩子的這種心理,明白他心中的感受,想法,就可以找到解決之道。

方法之一就是讓孩子承擔自然結果:

自然後果,重點在於自然兩字,沒有外力、他人的干預。

自然後果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將吃飯的這件本能,還原其本色,吃飯就是吃飯,餓了就吃,不餓就不吃,讓其自然而然。

另一方面是將「吃飯」這件事的決定權還給孩子,讓他來決定自己這頓飯吃什麼、吃多少。

在這樣的自然之下,發生的結果,便是自然結果。

自然結果肯定有好有不好,好的結果就是孩子吃飯的情況有改善;

不好的結果,可能孩子真的不吃了,或者吃飯的時候,沒吃,過了飯點找吃的。

這才是真正考驗大人智慧的時候。

方法之二:堅定的溫柔

孩子真的不吃的時候,大人能忍住不提醒孩子,不逼迫孩子,不威脅孩子嗎?

這決定著大人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是否說話算數,是否誠實,是否真的信任孩子,是否真的給孩子選擇,讓自己做決定的權利。

當孩子吃飯的時候,不吃,過了飯點找吃的時候,大人是否能做到不落井下石------「我早都告訴你了,要按時吃飯,你就是不聽,現在餓肚子了吧,我看你就是活該......」

落井下石後又忍不住給孩子弄吃的,這更讓孩子覺得你是一個說話不算數的人,你的界線不清,態度不堅定,孩子會抓住你這一點。

孩子明白,不按時吃飯,也沒關係,無非就是被嘮叨一頓,照樣有吃的。

當孩子沒吃飯肚子餓的時候,如果確實心疼孩子沒吃飯,想要給他弄吃的,就乾乾脆脆的給他吃的,不要附帶說教、厭煩,

讓自己的付出帶著愛意,讓愛意被孩子感受到。

如果不願意給孩子在正餐外提供食物,也沒關係,堅定自己的態度就好,溫柔的告訴孩子,相信他可以堅持到下一餐,除此之外再無需多言。

方法三:決定自己可以做什麼

有些大人會說,不逼孩子吃飯,他就吃零食。

吃零食更會影響身體健康。

這確實也是一個原因,但卻需要想一想,零食是怎麼來的?是誰提供的?

德國育兒寶典《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里,建議的用餐原則是:

父母只需負責提供營養均衡的食物上桌,定好何時供應,至於要不要吃、要吃多少、要吃什麼,把決定權交給孩子。

在吃飯這件事上,大人需要做的就是按時提供三餐,保證食物色香味俱全、營養均衡,自己就餐習慣穩定,有規律,為孩子在吃飯這件事上樹立一個好榜樣。

蔡穎卿在《在愛里相遇中》說到,

每一個問題都曾經大到看得見,也都曾經小到可以解決。

親子共處最美好之處,就是盡心地在每日的生活中表達關懷與照顧。

【更多兒童教育乾貨文章,可關注慧心父母公眾號(ID:hxfumu)】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