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再逼迫孩子分享了,寶媽務必注意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現代的育兒理念中,學會分享是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必修課。

比如一歲多的寶寶,媽媽會說有了好玩的好吃的要學會給別人一起分享,而第一個實驗對象往往是媽媽自己,當寶寶拿到好吃的好玩的時候,媽媽會扮演他人角色去給寶寶要。

然後結果卻是寶寶願意分享給媽媽,卻不願意分享給別的小朋友,很多媽媽對這樣結果很是疑惑,難道是方法方式的問題?

其實,分享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寶馬一定要認識到這點,其次蒙特梭利教育理論認為兒童在6歲前都是自私的,並不能真正理解「分享」的含義。

一般人在幼年往往都是自私的,七八歲左右才開始懂得分享的真正含義。

而根據中國寶寶研究數據顯示:2歲兒童還不能做出真正的分享行為,3歲兒童的利己趨向更明顯。

所以寶媽遇到以上情況千萬不要心急,這是寶寶正常的行為,切莫不可採取強硬措施,比如不分享就呵斥甚至大罵,這樣會對孩子心理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

而想要讓寶寶主動分享,學會分享的真正含義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從動機上主動

從動機上說,產生分享行為的孩子必須是主動自願的,而不是在家長的刻意勸導中不甘願的被動的。

二:從形式上

從形式上來說,孩子與他人是共享資源的,可以找小夥伴聯繫共同分享,比如吃的玩的,相互分享後彼此得到了更多,只有讓寶寶主觀上認識到了分享的好處,他們才會對分享有真正的認識。

三:從情感上來說

情感上來講,孩子通過分享行為,最終獲得的是愉悅和滿足的情感,所以請寶媽切莫心急,看到同齡的小寶寶學會了分享,而自己的寶寶不會,回到家後由於情緒的變化強迫寶寶去做自己內心不喜歡的事,這樣對寶寶的心理成長影響是非常大的。

而生活中,強迫寶寶去主動分享的媽媽處處可見,希望能看到這篇文章的寶媽對分享這個詞有重新的認識,其實對於孩子早起教育來說,只要遵從這幾個字就能做的更完美:遵從自然,回歸天性。

讓孩子自然的快樂成長,在成長中學到養成更多對後期有利好知識、好習慣,這就夠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開心快樂健康最重要,其他都是次要的,寶媽你說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愛咬人,可以從四個方面找原因

經常聽見媽媽很苦惱的說自己的孩子動不動就愛咬人,咬自己家裡人也就算了,重要的是愛咬別的小朋友。沒辦法,打了好幾次也沒什麼效果。現在都只有一個孩子,誰的孩子被咬一下都不得了。其實對於孩子的這種行為...

聰明的寶媽先教會孩子自立

科學育兒作為現代寶媽的一種時尚意識,其實寶寶聰明的掌握到自己可以學會的本領,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教會孩子們去做好應該努力的方向。比如聰明的寶媽,不是做寶寶的保姆,而是做他們的榜樣,除了要愛寶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