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在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給他真正需要的愛(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什麼是愛?對孩子來說什麼是真正的愛?
在心理學上,真正的愛其實是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真正需要什麼,給孩子需要的東西。
這裡所指的需要是指孩子的心理需要,給予孩子充足的心理營養,這才是愛。
如果無法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需求,無法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在學齡前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到那個時候才是家長真正頭疼的時候。
其實,孩子在每個年齡階段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和需要。
為此,貼心的小編將帶家長們一起去了解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愛」,這樣家長才能遇事不亂,泰然處之。
4個月—3周歲的孩子:安全感、適時的放手
從4個月開始,孩子進入另外一個階段。
就是孩子想要分離,想辦法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孩子原本與母親同體連枝,孩子的出生經歷是生理上的分離——從母體分離。
從四個月起,孩子開始進行另一個分離——心理上與母親或者父親剪斷臍帶。
如果這個過程沒有做好教育的話,這個孩子將永遠不知道如何獨立。
3歲以下的孩子沒有自我意識,不知道什麼是「我」,也不知道「我」是誰,因此絕大多數孩子不會擁有3歲前的記憶。
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安全感。
什麼是安全感,就是孩子的父母關係是穩定的。
在父母關係中,如果母親是穩定的,那麼這個孩子會自然而然地走過這個分離期,很有安全感。
如果能從母親這裡得到一些安全感,孩子就會比較獨立,若能得到更多安全感,分離程度會更徹底,孩子的表現也會更獨立。
這是孩子心理上的一個自然的過程。
只要父母提供了孩子健康的心理營養,孩子從4個月一直到3歲會一直不斷地嘗試獨立於父母,又嘗試依賴父母……如果沒有這個過程的話,孩子與父母會一直處於共生期,孩子總以為自己和父母是一體的。
孩子不斷成長,接踵而至的是養孩子的一個頭痛時期:可怕的2歲。
為什麼可怕呢?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對父母來說正是又獨立又依賴。
這個時候,孩子對父母的要求是非常大的,經常想辦法引起注意,然而父母真要去幫助孩子,孩子反而又不同意,這些都是因為這個孩子正在掙扎著想要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很多孩子在這個階段容易出現性格缺失。
很多孩子6、7歲甚至10歲還會對父母過於依賴,到了要上學的年齡,孩子會極度抗拒。
這是因為孩子不夠獨立,安全感不夠,不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此時父母能為孩子做的,就是維持一個良好的夫妻關係。
以身作則,讓他感受到家是溫馨平和的。
孩子的世界就是父母,如果父母常吵架、互相指責,孩子就會害怕,缺乏表達能力的孩子便會用很多古怪的行為來表現他的恐懼。
夫妻關係是否和睦對孩子成長的頭幾年至關緊要。
另一方面,就是父母不能太過焦慮。
太焦慮的父母,對孩子常常很難放手。
另外,還有些父母常喜歡替孩子做決定。
實際上,父母最好的就是讓孩子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探索這個世界。
如果孩子需求安全感,父母便給予關懷;孩子想要獨立,父母便靜靜旁觀。
父母與孩子相處時要保持心平氣和,讓自己情緒穩定下來了再去處理孩子的需求。
切勿隨著心情好壞決定是否滿足孩子需要,不然孩子會發出「為什麼爸爸媽媽一會一個樣」的疑問,甚至懷疑父母。
父母只要在一旁保證孩子安全就好,順其自然放手讓孩子去探索,這樣父母會發現孩子能很好地走過4個月—3周歲這個時期。
父母最好就是給孩子安全感的同時學會放手,與孩子一同學習、成長。
父母學習做獨立的父母,而孩子成長為獨立的「我」。
文/源自欽州市心理衛生協會
圖/源自網絡
整理:「健康欽州」編輯組
往期文章推薦
可怕的兩歲,你想好對策了嗎?
現在進入到我們養孩子的一個頭痛的時期:可怕的兩歲。為什麼可怕呢,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正是又想要獨立,他又與母親是一體的。這個時候,他們對母親的要求是非常大的,看到媽媽什麼時候圍繞你你都要反應,然後...
童年的缺憾,將耗盡一生去尋回
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懂孩子,進入孩子內心,滿足孩子每一階段的發展和需求。這些需求的滿足,必須也只有父母能夠給予。而陪伴孩子每一階段的成長,受益最大的還是父母。有句話說,孩子是來引導父母成長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