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缺憾,將耗盡一生去尋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懂孩子,進入孩子內心,滿足孩子每一階段的發展和需求。
這些需求的滿足,必須也只有父母能夠給予。
而陪伴孩子每一階段的成長,受益最大的還是父母。
有句話說,孩子是來引導父母成長的天使。
即便已經造成了缺憾,只要從心改變,什麼時候開始也不晚。
從這個意義上講,為人父母,是一種幸福。
(采葛)
跟身體營養一樣,孩子在年齡不同的階段也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
如果他沒有得到心理營養的滿足會怎麼辦呢?
那麼他這一生,大概會要尋尋覓覓,直到他能夠尋滿那個缺失的心理營養為止。
0-3個月我只會哭,但要你無條件接納我
孩子們需要的第一個營養,叫做無條件地接納。
剛剛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尋找食物,需要等待爸爸媽媽餵他、幫助他、安慰他、照顧他。
孩子其實什麼都知道,只不過不會講話,所以儘管他有很多需要,但他只會用哭來表達,讓父母親能夠無條件地接納他。
「你不知道以後我會不會孝順,你也看不出來我到底好不好看,你也不知道我乖不乖。
但是,你應該沒有條件地來愛我,即使你什麼都不知道!」
他們需要的第二個營養,是「我最重要」——不是永遠,但至少此時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即使你很忙,即使你身體不好,可是我很餓,我不舒服,我生病,你都能馬上放下所有一切先來滿足我。
那麼我會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
對於母親而言,來做這些,不難。
因為女人在生完孩子後會分泌一種叫「本體胺」的東西。
有了「本體胺」,母親就會為願意為孩子提供一切:從生理上,提供乳汁;從心理上,無條件地愛孩子。
在媽媽的眼裡,孩子是最完美的,不管他有什麼需要都會被滿足,而媽媽心裡最大的滿足也是這個孩子——沒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但是,如果3個月內媽媽由於某種原因情緒發生了轉變,沒有正常地分泌「本體胺」,那麼父親就要承擔起來:看護孩子,照顧孩子,保護妻子。
如果在孩子剛出生的3個月內,或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經常吵架、打架,把精力都耗在爭執里而沒辦法照顧孩子——
那孩子會找別人替代
他會希望從別人的身上得到沒有條件的接納,成為別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並花費一生去尋找這樣的人,直到找到為止:
到了小學,他會去找小學的老師;到中學,他會去找愛人,所以會很早談戀愛。
他會希望有人能那樣對他,把他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實在找不到,他就只能帶著這個期待長大、帶著這個期待結婚。
等到結婚後,他也會一天到晚一直詢問:
「到底在你生命中我排第幾?我是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我很任性如果我很壞很糟糕,你還會那樣愛我那樣對我嗎?」
講了又講,問了又問。
他會不斷去尋找一個答案,導致他在人際交往中碰到很多問題。
這成為他人生中的缺失,導致他不能夠好好讀書,好好工作,不能夠做更多很有意義的事情。
因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的身體就會自然地去尋找,去找那個重要的他人。
出生4個月後我要安全感,要爸爸媽媽關係是穩定的
從4個月開始,孩子進入了另外一個階段,那就是孩子想分離,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他本來跟媽媽是相連在一起的。
出生時經歷的是生理上的分離,但從四個月起,他開始走向在心理上與母親或父親剪斷臍帶的另一個過程。
如果這個過程沒有做好的話,這個孩子永遠不知道如何獨立。
這個過程中他需要的心理營養是:安全感,也就是他的爸爸和媽媽的關係是穩定的。
這是從4個月一直到3歲一直會做的事情。
3歲以下的孩子是不知道什麼是「我」的,也不知道「我」是誰,也就沒有我的經歷。
這也就是絕大多數孩子,是不會有3歲前的記憶的原因。
如果沒有這個分離過程,孩子與媽媽會一直處於共生期。
他以為他和媽媽是一個人,以為他和媽媽和爸爸是一體的。
在這個過程里,如果母親是穩定的話,那麼這個孩子根本不用擔心,自然而然地,就會走過這個分離期,很有安全感。
從媽媽這裡得到安全感的話,孩子就會分離一點,更有安全感的話,再分離一點。
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會分離,這是孩子心理上的一個自然的過程,只要我們提供了他心理營養,心理健康,他會一直不斷地試驗,然後他會一直不斷地離開,回來,離開,回來……從整個的4個月一直到3歲,一直會做這樣一件事情。
可怕的2歲掙扎著想要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兩歲為什麼可怕呢?
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又想要獨立,又與母親是一體的。
兩歲的孩子對母親的要求非常大,他希望媽媽時刻圍繞著他,能立刻去幫助他,但媽媽去了之後他又不接受。
這個時候的孩子最常講的,就是兩個字:
「不要。
」
這些都是因為孩子正在掙扎,他想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很多小孩在這個時候會有很多缺失,這也造成了他們後來的缺陷。
比如,很多小孩到了四五歲後還會拉住媽媽的衣角,或者到了要上學的年紀,他會抱著家裡的柱子不肯出門。
這是因為他在兩歲這個階段得到的心理營養和安全感不夠,導致他就沒辦法分離,所以他也就不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以情相系的人。
所謂以情相系,就是用感情與別人聯繫。
如果孩子沒有這種能力,他整個人就會充滿恐懼和害怕。
而作為父母,我們能為孩子做的就是要注意夫妻之間的關係——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父母親相互間良好的關係。
父母關係好,他自然很開心,因為孩子的整個世界就是父母;如果父母經常吵架,孩子就會感到害怕,但他不會表達他的害怕時,他就會用很多古怪的行為來表達。
因此,在孩子成長的頭幾年,夫妻關係是最重要的。
【育兒有方】心理營養滋養孩子走向未來(0-3歲)精彩回顧
「心理營養」是心理學家林文采博士提出來的。如果用比喻來形容「心理營養」的話,我們可以把一個孩子比喻成一部電腦或手機,孩子的生理營養充分滿足,就好像這個電腦有比較好的硬體配置,而心理營養則相當於電...
這5大心理營養沒餵飽,孩子一生都在困惑中
作者:林文采博士 來源:《心理營養》跟身體營養一樣,孩子在年齡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一旦缺失,他在其後的一生中他都會不斷尋覓,並因此引發各種狀況,直到找到曾經缺失的心理營養。第一個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