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生二寶,不能由大寶說了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本頭條號由耶魯大學畢業、在世界頂級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運營,旨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和高質量的教育資源,歡迎關注。
作者介紹
宮學萍
兒童心理學家,臨床心理諮詢師,心理學專業翻譯,專欄作家,兩個孩子的媽媽。
目前致力於個體心理治療和兒童心理學知識的科學普及工作。
譯作:《打破心理治療師心中的禁忌》和《浮生一日:心理治療故事集》。
每次談起二胎這個話題,我就會想起很多年前遇到的一件小事。
當時我們一家三口(小二妞還沒出生)在海南度假,同行的座位旁是一位挺清秀的姑娘。
可能是因為一路上看我都在和女兒嬉鬧,突然見她就探過身來,很認真地問了我一個問題:「 如果你們倆將來想要生二胎,會不會提前去問這個老大的意見?」
「不會啊,這又不是小孩子能決定的事情。
」
我隨口做了個回答,卻讓對方的臉色變得有點難看。
隨即,她苦笑了一下,繼續說:「我聽我媽說,大概是我五歲的時候,她和我爸很想再生一個孩子,就來問我 『想不想要弟弟妹妹?』 據說我當時說的是 『不要!』 ,所以他們最終就決定不要了……這麼多年過去,他們經常是一看到別人家有兩個孩子,就跟我念叨
『要不是為了你——』。
可我真的是很冤枉啊!我根本都不記得有這麼一會事!不過,儘管如此,我還是總覺得自己很對不起他們。
」
「別擔心了,你誰也沒有對不起。
」 我聽完之後對她微微一笑,「他們只是自己不夠堅定而已。
」
一個孩子是否出生,不可以被另一個孩子所決定
自從放開二胎政策之後,老是能聽到有父母談論類似的事情,似乎他們 「要」 或者 「不要」 第二個孩子,最根本的出發點,都是為了之前出生的那個老大。
具體的理由,有人說 「一定得要,一個孩子太孤單了」,也有人說 「堅決不能要,我才不要給第一個孩子的關愛打折」。
好像我們要不要第二個孩子,完全都是為了給老大一個幸福的童年?
但實際呢?每個孩子的成長道路走得是否一帆風順,與他是不是獨生子女,基本上沒什麼必然的聯繫。
至少完全沒有統計學上的數據支持。
不管三口之家,還是四口之院,分別都有將孩子教育得很好或者很糟的例證。
要不要再生一個孩子,父母雙方最需要謹慎考慮的,是倆人是否已經為再多養育一個孩子做好了現實(經濟條件、時間精力等)和心理兩個方面的基礎。
評估自身是否已經準備好了為多出的那個生命去面對相應的各種挑戰。
不管怎麼說,如此重大的一個家庭決定,一定會給全家人的生活帶來的一連串的後續影響。
但它絕對不應該由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子來表態做主。
這個道理,就好像一個正在駕駛汽車的母親,由於一邊開車一邊給孩子講故事而分神,造成了一場交通事故,我們誰也不能說是這個孩子應該為此負責——儘管這母親也的確可以辯護說,她當時是為了滿足孩子的需要。
如果有誰過分強調說自己想要個生老二,完全是出於考慮老大的需要,那麼也許你可以稍稍思考一下:那些所謂一個孩子生活很孤單、很悲慘的觀念,它們從何而來?是否只是起源於自己作為獨生子女成長過程中孤獨的體驗,或是很羨慕他人有兄弟姐妹陪伴的記憶?我們經常會無意識地參照自己的成長經歷來理解孩子的願望。
所以,想要生二胎,最好的理由就是:我想有兩個孩子!而不是,給老大生個弟弟或妹妹作伴。
充分給予孩子對「愛的分享」的信任
另一方面,還有很多人對於當年弟妹的出生,給自己帶來的傷痛記憶猶新,甚至咬牙切齒地悉數父母的種種不公。
的確,作為一個小孩子很難想明白,怎麼本來是我一個人的爸媽,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另一個人的爹娘?不過,這個問題也並不重要,孩子的內心需要確認的,是第二個孩子出生的這一切,不會影響到父母,尤其是母親(特別是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對於自己的愛不會變化。
實際上,即使沒有第二個孩子的出生,一般來說,兒童到了3歲以後,都需要面對一個類似的心理發展任務——對 「愛的分享」 的信任。
在3歲以前,還子的世界都是簡單二元的:媽媽是愛我的,爸爸是愛我的,但是爸爸媽媽之間?應該沒什麼關係!一般等到3歲以後,孩子才可能逐漸意識到 「哦,原來爸爸媽媽還是相愛的!」 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再一次去確信「爸爸媽媽之間的這種相愛,不會影響到他們對我的愛。
」
因此,就算沒有第二個孩子的出現,越長越大的孩子,同樣會像嫉妒第二個孩子一樣,嫉妒父母的工作、父母的朋友、父母的私人愛好、甚至父母的電話和手機。
在表面的嫉妒之下,孩子真正關心的是父母對於自己的愛。
如果這個時候的爸爸媽媽,已經人格成熟到可以在撫育新出生嬰兒的同時,幫助大一點的孩子超越他們的這種嫉妒,幫助他們發展出堅定的「我是可愛的,我是值得被愛的」
的內心信念,那麼,每個大孩子,都可以順利度過第二個孩子出生所帶來的心理衝擊。
所以,當父母雙方為第二個孩子的出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種樂觀和信心就能夠自然而然地感染身邊的大孩子,讓他們同樣興高采烈地等到另一孩子的出生。
畢竟,成為一個大哥哥、大姐姐,本身也是一件很讓人興奮的事情。
只可惜生活中的反例,多是父母首先就因為老二的出生而對老大產生太多內疚,反而把這種傷害的情感基調傳達給孩子,越發激發大孩子的焦慮和不安。
如果你們準備好了……
好了,說了這麼多,如果正在讀這篇文章的爸爸媽媽,已經準備好了迎接家有兩寶的熱鬧生活,不妨仔細看看下面的這10項建議,或許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陪伴第一個孩子度過這個告別獨生的特殊階段,讓兩寶生活進行得更順利、更甜蜜。
1.提前將第二個孩子即將出生的消息告訴大孩子,可以讓他提前在語言的世界裡,感知到這個家庭即將發生的變化。
比如,你可以對孩子說:「我們家裡就要有新的寶寶出生了,等到這個冬天(明年春天)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見到他了。
」
2.有的孩子會對此表示出積極的態度,有些則不然。
如果孩子的負性情緒很明顯,請忽視,而不是懲罰,或者試圖馬上試圖改變孩子。
3.不要強迫孩子一定說出會「我會很愛弟弟妹妹」的話,那只會讓這個孩子開始懷疑身邊所有對他說「我愛你」的人們在說謊。
小孩子的愛與恨很難在同一個時刻被整合,他們需要時間讓其他的情感浮現。
不過也別太擔心,更多的孩子一開始都對新生命的即將到來表示歡迎。
4.在第二個孩子剛剛出生以後的一段時間裡,父母可能因為照顧一個嬰兒而忽略更大的那個孩子(沒辦法,我們都不是神仙),如果你發現大孩子因此而情緒低落,告訴他:「這不是因我們不愛你了,只是因為弟弟(妹妹)太小了,如果我們不這樣照顧他,他沒法長大的。
」
5.如果發現有大孩子欺負小嬰兒的事情發生,一定要堅決地制止他傷害的行為。
因為任何傷害他人的行為都是不對的。
任何情緒都不應該受到懲罰,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縱自己完全依情緒行動,而不加任何控制。
6.有些大孩子會在弟妹出生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出現模仿嬰兒的行為,還有些甚至會退行到以前的狀態。
比如本來會自己穿衣服的突然穿不好了,或者本來說話很清楚的突然變得說不清楚了。
別擔心,孩子只是在試圖表現出父母喜歡的樣子,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父母過渡迷戀和嬰兒在一起的時光。
這時,在大孩子眼中,好像父母就是更喜歡嬰兒。
留出時間多去欣賞、肯定大孩子的點滴成長,在他們自己系好鞋帶或收拾畫筆的時刻及時讚揚,是很好的解決辦法。
7.在照顧小嬰兒的同時,跟大孩子講述他們自己曾經發生過的故事。
比如說:你在這麼大的時候做過……,那時候你……。
讓他們確信,自己也曾經被父母如此這般照顧過。
8.如果有朋友到家裡看望小寶寶,提醒他們在給小嬰兒準備禮物的同時,別忘了給大孩子準備一份合適她們年齡的禮物。
9. 等到第二個孩子再大一些,你一定會看到兩個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有衝突,這太正常,就好像我們同樣和伴侶之間一樣也會鬧不開心。
在解決衝突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我們會無意識地期望老大像個成年人一樣懂事聽話,要提醒自己,他也是個孩子,很多行為習慣還需要成年人的指導和照顧。
10.同樣的道理,不要忘記第二個孩子也會長大,不要讓他在「最小的孩子」這個特權的位置上待太久,管教孩子過程中的「溫柔的堅持」,對他也同樣適用。
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優質教育資源,請關注「常青藤爸爸」微信公眾號
同胞存在競爭和嫉妒,父母不當取捨,會給大寶二寶關係帶來難以彌補的裂縫!
提示:點擊上方"家庭育兒媽媽課堂"↑免費訂閱本刊本文為家庭育兒媽媽課堂特邀中科院心理所江蘭老師獨家撰稿。自從年初全面二胎政策頒布之後,許多爸爸媽媽心有所動,想要追加一個二寶。此前,我們已經討論
二孩時代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相信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生育制度的變革,我們即將迎來多子女養育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面對二孩養育的新問題。其實,獨生子女也好,二孩也好,我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和用心程度,應該說是一樣...
大寶二寶如何和平相處?
琪琪,5歲,她對於妹妹的出生很不高興,經常會故意搶妹妹的玩具,或者偷偷捏她的屁股把她弄哭,不光如此,她自己也狀況百出,幼兒園欺負小朋友了,尿褲子了等等狀況頻發。晚上睡覺前經常討價還價,不要自己睡...
大寶二寶如何和平相處?
琪琪,5歲,她對於妹妹的出生很不高興,經常會故意搶妹妹的玩具,或者偷偷捏她的屁股把她弄哭,不光如此,她自己也狀況百出,幼兒園欺負小朋友了,尿褲子了等等狀況頻發。晚上睡覺前經常討價還價,不要自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