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孩不聽話不懂事怎麼辦,千萬不要慌,這3招來幫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是一位年輕的新手媽媽,隨著孩子長大,性格也越來越差,不聽我的管教。

比如每天在沒有完成作業時,就想看動畫片,吃飯時,十分挑食,讓人十分頭疼。

連最疼他的爺爺都看不下去,對我嚴肅的說,這孩子太調皮了,不能放任他的這種性格,要好好管教他。

是啊,沒有規矩的家庭,就像一盤散沙。

尤其對小孩來說,三觀還沒有完全形成,而且自控力也十分差。

定一些條款,才可以調整他的行為,娃才會越來越聽話。

我有個高學歷的朋友,北京大學博士後畢業,她有兩個孩子,兒子7歲,女兒3歲多。

第一次我去她家裡,一進門,這兩個小孩就來打招呼並自我介紹,非常有禮貌。

我和朋友聊天,大兒子說要看書,小女兒說要玩具,在媽媽同意後,他們才離開。

朋友做午飯時,兒子主動進廚房幫忙。

幫忙遞餐具,準備材料,有模有樣,而且非常高興,一看就是自願的。

就餐時,就算是小兒子也安靜的吃飯,在大人談話時不插嘴,同時孩子說話也非常有禮貌得體。

離開之前,他倆已經回房間睡覺,哪像我們的小孩這麼不懂事。

這種教養和自律,讓我覺得十分詫異,如此長大的孩子還了得?什麼時間管理,效率管理還是事嗎?

後來問起朋友,她說兩個孩子都是從3歲起開始就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和規矩。

最後她說教育孩子要用條條款款來規範約束孩子的行為,讓他變得有教養又自律。

其實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條款怎麼制定?條款包含哪些內容?

1. 生活習慣:

定時睡覺,定時起床。

學會洗澡,刷牙。

髒衣服要收在籃子裡。

玩遊戲設置時間,玩完之後要收好玩具。

要禮貌的對待他人,不講髒話。

主動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

……

2. 學習習慣:

定時做作業,讀英語。

活動要固定時間。

幾天讀一本書,做一樣手工。

學會寫筆記,比如讀書,旅行。

善於發現在學習中遇到的攔路虎,並且解決它。

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家長在制定條款的時候要根據孩子的性格來確定,不要一昧的借鑑別人家庭的條款。

除此之外,雖然所有事情都可以定條款,但真不是越多越好,那樣只會變成壞事情。

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成年人的生活中,每天都得面對很多的條款…日子還咋過?

凡事要定條款,但是要根據具體情況而言。

給小孩條款前,家長可以先討論一下,可以特定的根據孩子不當的行為習慣,來定製條款。

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就是條款制定要合理,要符合孩子自身的特點。

可以先制定一些條款,然後根據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環境,孩子的不同表現來進行相應的修改,最主要的是適合孩子遵守,從而使孩子樂於遵守這些條款。

一般對幾歲的小孩來說,十條就夠了。

除此之外,條款定好了,還要做到獎賞並重,鼓勵孩子來遵守。

當孩子遵守相應的條款時,適當的獎勵可以讓孩子一直遵守,如果孩子不小心犯錯了,沒有遵守這些相應的條款,千萬不要抱著孩子還小不懂事,所以會做錯事的心態,一定要嚴肅對待,甚至是以身作則。

定條款的小原則:

一個家庭中,孩子需要定條款,大人也一樣。

定條款的前提是全體家庭成員都要做到。

這樣才能夠督促孩子遵守定下的條款,如果大人自己都不遵守的話,孩子肯定也不會遵守這些條款,反而會覺得大人失信於他們。

媽媽和爸爸作為孩子的最重要的老師,你們是孩子平時接觸最多的人,同時你們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一輩子的影響。

所以在日常生活,爸爸媽媽的表現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所以我們表現出的任何行為都要三思而後行,因為這可能在不經意間就會影響孩子的行為。

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為孩子做出榜樣,要潛移默化的養成小孩善良的品格,同時讓小孩擁有優良的品質。

希望父母們都能在育兒道路上與孩子一起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看你的孩子,就知道你沒教養

點擊上方「育兒網」即可訂閱獲得專業育嬰師定製備孕至6歲育兒知識「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一般來說,如果孩子的教養比較好,那麼他們家長的素質也不會太差;反之,孩子的素質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