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不是熊父母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有關「熊孩子」的話題在網上熱議不斷,許多案例讓人觸目驚心。

「地鐵站黑手事件」:一姑娘邊等地鐵邊吃雞排,邊上一熊孩子想要,沒得逞就趁地鐵進站時突然使勁推了那姑娘一把,差點釀成大禍;更有最近的「18樓電梯事件」:5歲的熊孩子故意把一個兩歲的小女孩莉莉一個人關在電梯裡帶到18樓,恰巧頂樓護欄失修,最終造成莉莉墜樓身亡!

網上有人提問:「如何對付熊孩子?」下面一片吐槽,大家一致認為:有熊孩子必有熊父母!所謂子不教,父之過;孩子長成熊孩子,父母的責任不可推卸。

但是,誰是熊父母呢?這問題,估計問遍大江南北也沒有幾個人會承認。

原因很簡單,誰也不是一開始就心裡準備著奔著熊父母的道上去的啊!往往是後來因著某件事情,才回頭驚覺,自己孩子而已在熊孩子這條道上一騎絕塵了。

不知不覺中成為了「熊父母」,我想有這兩個原因。

錯把教養當逗樂。

教養本是極嚴肅的,但是人們往往拿它當逗樂。

小孩子原本就像一張白紙,因此上面每一筆一划都非常重要。

孩子偶然的出格行為,實際上就像不小心滴了一點墨水,若及時擦除,就會不留痕跡,否則就會變成永久的污點。

我們常常看到大人逗小孩子:「打媽媽」、「搶過來」、「打回去」等等,覺得這樣的小孩子很可愛,卻知道不知不覺中我們就在孩子心中種下了「熊」的種子。

小時不嚴管,大了管不嚴。

管教的核心其實就是幫助孩子明白世界上存在一些必須遵守的規則,並且幫助他培養主動遵守這些規則的習慣。

在孩子小的時候,對「規則」的認識就集中體現在父母的權柄上。

在管教的開始,孩子常常用哭鬧等方法來試探這一點:看看爸爸媽媽說的話是不是「必須遵守」。

如果父母經常「管而不嚴」,即使是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事,但是每一次的妥協無形中就給孩子傳達了一個信息:一切規則都是可以打破的。

這樣,等孩子更大一點後,父母會突然發現孩子「管不嚴」了!許多父母這個時候轉而採取非常嚴厲的措施,甚至打罵等手段,結果反而是讓孩子覺得父母「沒有像小時候那樣愛自己了」,造成了親子關係的疏遠。

許多父母在孩子小時候不願意「嚴管」的另一個原因是希望能夠和孩子「平等對話」,做孩子的朋友。

這其實是一個危險的誤區。

網上有一個很紅的視頻叫「Linda!Honey,Listen to me!」一位媽媽在試圖管教兩歲的兒子的時候,被兒子不停打斷。

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所以他不讓媽媽把話說完,不斷地叫著媽媽名字:「琳達,親愛的,你聽我說!」視頻中兩歲小孩子與他年齡不符的言行讓人覺得很有意思,網上也贊聲一片,許多人說:「這將來準是個大律師」。

但是,這視頻也讓人隱隱擔心,從小就能夠把媽媽的口「封住」,不承認自己的錯誤的孩子,長大了會變成怎麼樣呢?

管教要趁早,越早管教,孩子越好適應。

許多人認為:孩子小的時候聽不懂道理,所以無法管教。

其實,小孩子並不是先「明白道理」,然後約束自己的行為的;而是先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然後才漸漸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

因此,在孩子能聽懂指令的時候,就可以借著耐心教導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的方式,讓他明白基本的行為界限,自然而然地養成良好的習慣。

女兒一歲半的時候,看到我和她媽媽經常坐在電腦前工作,也對電腦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心。

經常模仿我們的樣子,在鍵盤上按來按去。

我每次都清楚地告訴她:「不能動,要打手」,然後輕輕地打一下手。

很快她就記住了。

有時候忍不住過來想按,手伸在空中,自己自言自語地說:「打手!」。

小孩子天性好奇;因此常常喜歡翻抽屜、亂按亂摸。

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不加引導,會使得孩子養成隨意翻東西的習慣,並認為隨意亂翻是可以的。

這樣,到孩子大了之後要糾正,就不僅需要糾正這種習慣,還需要糾正這種認識,無端地給孩子增加額外的困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更好的去教養孩子?

中國有句古話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家長朋友們可能也知道這個道理,不過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按照這個理去「雕琢自己的孩子」的有多少呢?父母們一般會把人生的經驗、教訓、道理告訴孩子,但...

小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家長應該怎麼教育?

孩子不聽話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不過孩子為什麼會不聽話?可能很多家長都沒弄清楚,面對這些不聽話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呢?打罵是否有用?下面的文章可以看看:家長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不聽話的原因是什...

家裡有個任性的孩子,怎麼辦?

前不久,有位媽媽後台留言說,她家四歲的孩子特別任性,特別犟。想要的玩具車,不給他買,他就能哭鬧上一整天。不想吃飯,你逼他哄他都沒有用。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孩子總是將自己喜歡的糖一股腦揣兜里,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