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親子衝突的最佳緩衝板,幫你們控制洪荒之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注孩子教育的媽媽們相信都或多或少聽說過「正面管教」,那麼什麼是正面管教?簡單來說,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氛圍中,才能培養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看理論還是比較好理解的吧,那麼具體在日常生活中又該怎麼樣實踐呢?正面管教涉及到孩子教育的各個方面,這次的教育TOP觀就請到了兒童教育三位專家,為大家深入剖析如何在日常生活場景中運用正面管教的思維,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教育,快來一起學習吧!

專家介紹:

羅靜

中科院心理所醫學心理學和兒童發展心理學博士,博士後

中科院心理所歷時10年,10萬名2-12歲兒童身心測評大數據研究成果

李梅

北京建築大學心理素質教育中心主任

楊鳳池心理工作室心理諮詢師

張瑋

初心客廳心理諮詢師、國家心理諮詢師 、沙盤遊戲諮詢師

擅長:親子關係調適、兒童沙盤遊戲治療、家庭關係改善等。

下面我們會把正面管教理念與生活場景融合,總結性提出媽媽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普遍遇到的棘手難題,請專家們為我們逐一解答。

Part1:無休止的哭鬧

又一個風和日麗的周末,瓜媽帶著瓜寶出去玩,本來玩得挺高興的,直到看到一個超人公仔。





瓜寶:媽媽,我想要這個超人~~

瓜媽:不行,上星期已經買了一個新的給你了。

瓜寶:我想要!(撅著小嘴一臉委屈)

瓜媽:不買不買,整天買買買,媽媽都沒錢了。

(拉著瓜寶離開玩具店)

瓜寶:我要嘛,買嘛買嘛~~(開始大哭)

瓜媽:別哭了!大家都看你呢,丑不醜呀。

瓜寶:(繼續沉浸的哭鬧中)

瓜媽:再哭我就走了啊,不管你了!

瓜寶:(越哭越大聲)

方圓幾十里的人都在看著。











這種尷尬的場面相信是不少寶媽的噩夢吧,怎麼說孩子都不停止哭鬧,直到你妥協買下玩具,寶媽心裡苦啊,被大家看笑話不單止最後還是要破財。

其實孩子和我們一樣,有著自己的思維,有著自己的情緒,孩子哭鬧或失落時,都是因為他有了自己的小情緒,媽媽們當下儘量不要指責孩子,這可能會更容易觸發他們的牴觸心理哦,要學會認同和體會,讓孩子知道你關注他的感受。

接下來就是化解尷尬的時候啦,看看專家們的支招吧!

Q:女兒脾氣倔得很,動不動就發脾氣,怎麼說都不聽,應該怎麼辦?

張瑋專家:孩子有情緒總是要表達的,可以引導孩子,幫助她清楚什麼事情讓她不高興。

如:孩子你很想買那個玩具,媽媽沒有答應你有些委屈和生氣是嗎?咱們之前商量好了一個月就買一次玩具,這個月買過一次玩具了,你可以想想下個月買什麼。

Part2:沉迷電視手機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的「電子寵物」不只是電視機,還多了手機、平板等等。

讓孩子看電視和玩手機大概是好多寶媽們的殺手鐧吧,但不要太依賴電子產品,長期使用不僅影響寶寶視力發育,還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呀。

Q:孩子很就喜歡看電視,對其他東西好像都提不起感興趣。

李梅專家:家長不光要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也要控制家裡其他人看電視的時間。

如果當孩子哭鬧或者無聊的時候,您經常用看電視作為安慰的手段,那麼孩子也會更喜歡看電視。

您可以適當選擇一些益智類的動畫片,陪孩子一起看,限定適宜的時間。

孩子需要父母花大量的精力去陪伴,切莫讓電子產品和動畫片成為電子保姆。

Part3:鼓勵VS表揚

寶寶真棒!好乖哦!來媽媽親一個!這些是不是都是寶媽們的口頭禪呀?

孩子對外界事物並沒有十分清晰的認知,他可能還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父母的表揚或鼓勵都是在為他建立行為標準意識,同時也是樹立自信的開始哦。

然而這也是有技巧的,怎麼表揚孩子才有效可行?下面看看專家們為我們帶來的解答。

場景提問:就像常說的「多誇他一句都怕他驕傲」,是不是不應經常夸孩子?

張瑋專家:我們常常害怕當給孩子太多的誇讚會讓孩子驕傲,不謙虛。

其實在誇讚寶寶的時候,也是要注意尺度的,合理的誇讚會讓寶寶對自己有更多的肯定,而不是驕傲。

不要盲目的夸寶寶,你真棒,你是最棒的,需要結合事實,比如,孩子以前不喜歡自己整理玩具,當某次他把一個玩具放進了玩具框裡,這個時候,就需要告訴寶寶,你能夠自己把玩具放回原位,做的真好。

場景提問:平時表揚孩子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技巧?

張瑋專家:沒有原則的誇讚和不恰當的讚揚方式,確實會無意當中鼓勵孩子的某些錯誤行為。

我們在誇讚孩子的時候,要做到結合事實。

如表揚孩子時最好具體指出事實,比如「今天自己穿衣服了,真不錯」等,有針對性的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知道今後該怎麼做;夸努力不夸聰明;夸事實不誇人格等。

Part4:驕縱溺愛

驕縱與溺愛是在無形中扼殺他們發展潛能的機會,也會造成孩子的懦弱和依賴,讓他們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知道什麼事情是他們自己可以完成的,這樣有利於讓孩子獨自面對生活,鍛鍊他們的能力感哦。

場景提問:小孩脾氣壞和獨生有關係嗎?獨生子女這一代,全家人的愛都給了一個小孩子,全部人圍著他轉,生怕他受一點委屈。

羅靜專家:溺愛孩子,不定規則,不能做好榜樣是很多孩子出問題的根源。

但原來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環境與現在有很大的差別,更重要的是獨生子女的政策對家庭影響的深遠,這也是不能忽視的。

所以,其實做好不溺愛,給孩子適當的定規則,約束好自己做好榜樣,我覺得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場景提問:孩子在公婆家就是完全被捧在手心,什麼都不用做,倆老還沒事就誇他,這也好那也棒的,這樣孩子會不會越來越驕傲自負?

張瑋專家:對於老一輩來說,孩子的出生給他們帶來了希望,所以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是充滿意義的,也是讓他們激動和欣賞的。

這樣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您需要做的是設定一些底線和準則。

當孩子犯了原則性的錯誤,不僅不能誇獎,反而還要給予一定的懲罰。

至於具體的底線和準則,也需要家人共同商議和確定。

多重標準反而會讓孩子不知所措,迷失了自己。

Part5:孩子犯錯

孩子犯錯這是每個家庭都避不開的場景吧,寶媽們不應該抵制孩子犯錯,因為每一次犯錯的經歷都是孩子學習的機會,嘗試用同情與和善來回應孩子的錯誤也是很好的方法哦,一昧地教訓孩子並不明智,更多時候引導會是個更行之有效的辦法。

場景提問:孩子平時很調皮,喜歡瞎搗亂,也不知道認錯

張瑋專家:其實調皮的孩子,往往更聰明也更有行動力,這是孩子的優勢。

但越是調皮的孩子,越是不喜歡被束縛。

當孩子做錯了事情不承認,有可能是害怕家長的懲罰,也有可能是他自己不想接受自己做錯事。

面對這樣的孩子,您需要告訴孩子一個具體的界限和某個行為的具體後果,其他可以讓孩子自由發揮。

當這種調皮型的孩子感覺自己是被信任的,能夠掌控局面的時候,他們反而更傾向於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場景提問:孩子每次做錯事都馬上認錯,說下次不敢了,但轉頭就忘,下次還是那個樣。

張瑋專家:犯錯的時候,孩子認錯態度很好,嘴上總說著下次再也不犯錯了,可是總有數不完的下次,讓家長們非常無奈。

這是因為,在家長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孩子學會了口頭承諾能夠安撫家長的方式。

下次再出現這樣的情況,您可以嘗試著去跟孩子溝通,問問他什麼原因去做這樣的事情?有一些在家長眼中是錯事,在孩子那裡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解釋。

當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某些願望或者是想法是允許用語言被表達出來時,他就不會再用行為去跟家長對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媽媽們請收起您的吼叫,正面管教教您4招

沒當媽媽之前覺得小孩子們一個個活潑可愛,天真無邪,應該就算調皮惹事讓人生氣了,看到那張萌萌的小臉估摸著應該也生不起氣來吧。可是自從當了媽後,好幾次崩潰到發脾氣,完全推翻了之前的認知,孩子們哪裡時...

熊孩子造反要逆天是動「文」還是動「武」

有時候,父母常會忍不住靠「懲罰」來管教自己的孩子,不管是打手板,打屁股,罰站、不許吃飯等手段燈經常用到的懲罰方式,還是所謂的不打不罵、沉默是金「愛的教育」,重要的是,父母必須要讓孩子感受到管教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