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請收起您的吼叫,正面管教教您4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沒當媽媽之前覺得小孩子們一個個活潑可愛,天真無邪,應該就算調皮惹事讓人生氣了,看到那張萌萌的小臉估摸著應該也生不起氣來吧。

可是自從當了媽後,好幾次崩潰到發脾氣,完全推翻了之前的認知,孩子們哪裡時時刻刻是天使,讓你生氣的時候簡直是「魔鬼」。

又因為初為人母沒有經驗,面對孩子鬧騰的我又使用了錯誤的招來管教孩子,那就是——吼叫。


中午帶孩子午睡一直以來都讓我頭疼。

家人帶孩子一上午很辛苦,午飯後孩子便由我帶著睡覺,因為每天下午兩點半上班,總想著在兩點鐘之前帶睡,可偏生這小傢伙精力旺盛,快兩點了沒有一點要睡的苗頭,有一天我終於發火了,提高了分貝對她說「真是不讓人省心,媽媽不要理你了」被我嚇到的孩子停了下來,然後就乖乖睡覺了嗎?並沒有,恍過神來的她沒有剛剛玩耍的笑臉,哇的一聲就哭了,聽到哭聲的我反倒是火氣越來越大,本來愉快的氣氛瞬間沒有了,後來還是孩子爸爸過來支開了我,終止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只有切身的體會過才知道什麼是「兩敗俱傷」,經歷了幾次情緒崩潰後我開始反思:吼叫真的有用嗎?通過和其他寶媽交流和閱讀育兒書籍後,我發現原來錯誤的是自己,面對孩子讓人不省心的時候到底該怎麼辦呢?關鍵就是——正面管教。


1,父母不要過多的干涉孩子,儘量爭取孩子的意見

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孩子的獨立意思也在增強,就會出現凡事都要自己做主的意識,他們開始排斥父母過多的管束,同時急於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慾望。

如果此時父母還要全權包攬孩子的一切,孩子就會表現出極為強烈的反感。

與其家長用吼叫的手段管教孩子還不如用商量與引導的口氣來代替命令和強制,多問問孩子「可不可以」。

2,生硬的逼迫不如轉移注意力

生硬的逼迫看似家長氣勢高處在優勢,實際上容易激發孩子的對抗心理,從而更加鬧騰。

比如孩子長時間看電視眼睛需要休息,直接把電源按掉就不如通過其他的玩具或者親子遊戲轉移注意力。

3,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長必須自己先做到。

家長要求孩子早睡早起,自己卻晚睡晚起,家長要求孩子少看電視多看書自己卻得空就抱著手機,這樣長久下來,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慢慢就會變得不再順從,對父母的所作所為感到反感。

4,家長不要溺愛孩子,把孩子的地位擺得過高

因為教育方式的不當或者個性使然,導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蠻橫的行為往往另家長頭疼,比如孩子想買某個玩具,父母不給買,孩子就開始發脾氣,又哭又鬧,怎麼勸說也不行,直到父母買了才會高興。

溺愛孩子,孩子在享受眾星捧月的蜜罐生活的同時,漸漸就可能變得任性妄為,得寸進尺。

家長可以多啟發孩子,告訴他/她任性的弊端,多讓孩子「碰釘子」漸漸明白不能什麼事都由著自己而不顧他人感受。

帶娃的路上從來不是一帆風順,每個新手爸媽都是在這個過程不斷學習,我們不是因為孩子的到來而感到累贅,而是因為孩子使我們成長為更好的爸媽。

真誠分享,一如既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越無能的父母,越喜歡「乖孩子」

暖媽曾在後台和微信上接到過無數關於「孩子不乖怎麼辦」的諮詢。有睡覺場景:「一歲了還要吃著奶睡、半夜還醒好幾次要吃奶,為什麼我沒有個一覺睡到天亮的天使寶寶呢?」「孩子特別皮,晚上總是鬧到很晚也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