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的四大誤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兒童的體溫在36.2℃~38℃為正常;一般定義:肛溫高於37.8℃,口溫37.3℃,腋溫高於36.8℃為發燒。

發燒是體內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有幫助殺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

發燒時,機體內的各種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新陳代謝增快、抗體合成增加和吞噬細胞活性增強等。

寶寶的發燒常常有反覆性,很多寶爸寶媽常常束手無策,容易陷入以下誤區:

誤區一:捂汗

兒童的汗腺不發達,通過「捂汗」,不易達到「發汗」的目的。

兒童高燒時,往往肢體循環會變差,家長常誤以為孩子手腳涼就是穿得不夠。

其實,對兒童來說,往往越捂體溫越高,容易造成「捂熱綜合徵」(即因捂蓋過嚴使得孩子出現高熱、面色蒼白、反應低下、呼吸困難等一系列症狀),還容易誘發高熱驚厥。

誤區二:低燒急於吃退燒藥

剛出生才十幾天的新生兒,著涼發燒38℃,家長心急如焚,到醫院後馬上要求醫生開退燒藥。

其實,新生兒(出生28天以內)是不能使用退燒藥的。

新生兒體質弱,體表面積大,服用退熱藥劑量難以掌握,容易出現虛脫或者胃腸道的損傷。

一般情況下,6個月以上才可以用退燒藥。

誤區三:高燒不積極退燒,非等醫生給藥

有些父母擔心給孩子吃了退燒藥會影響醫生判斷病情,以至於孩子高燒到39℃還不給降溫。

其實,孩子若燒到38.5℃以上,就應該儘快吃退燒藥降溫;吃退燒藥一般不影響醫生對孩子疾病的判斷,而且長時間高熱不處理,易造成孩子高熱驚厥、暈厥等情況。

誤區四:不吃藥只打吊針

有些家長以為給孩子吊針可以快速退燒。

其實,感冒咳嗽80%-90%是感染病毒,使用抗生素治療不僅無效,對孩子也沒有任何好處。

目前兒童口服退燒藥一般服用後30分鐘就能起效,速度並不比打點滴慢,更重要的是,口服退燒藥副作用小,比較安全;而一些退燒針劑,可引起腸胃黏膜損傷,如果注射劑量過大,會使孩子出汗過多、體溫迅速下降,易引起虛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發燒:永遠問不完的問題(上)

孩子為什麼突然發燒?發燒會不會燒壞孩子?為什麼吃了退燒藥還會再發燒?有沒有辦法讓孩子不再持續發燒……當孩子發燒時,父母常常有很多急於讓醫生回答或解決的問題。雖說,孩子發燒是再常見不過的症狀。可是...

漳州月子中心:寶寶發燒時這些誤區不要踏!

漳州月子中心:寶寶發燒時這些誤區不要踏!育兒路上,寶寶發燒是常事。寶寶發燒,爸媽可不淡定了,尤其是新手爸媽遇上小寶寶發燒急如熱鍋上的螞蟻般,不知如何是好。「立馬退燒,別燒壞了!」「捂捂出汗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