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大人兒」別高興,隱患多得顛覆媽媽想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天真、單純是寶寶的天性,可當你的寶寶無論是對事物的思考方式,還是說話的語調、語氣,甚至表現出來的行為怎麼看都像個「小大人兒」,甩同齡寶寶好幾條街時,你會感覺寶寶成熟、懂事嗎?千萬別這樣想喲!「小大人兒」危害多,現在糾正來得及!

「小大人兒」的成長世界

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看起來像個「小大人兒」?過早失去童趣有哪些壞處?媽媽們又該如何幫寶寶糾正「小大人兒」行為呢?

一、親職功能不健全的「小大人兒」

所謂親職功能不健全,是指寶媽寶爸工作太忙陪寶寶的時間很少,或是隔代教養,爸媽完全將寶寶扔給老人帶等情況。

生長在這樣家庭的寶寶,因為父母無暇給予足夠的關愛,或是奶奶姥姥年齡大,照看精力有限,他們迫不得已凡事只能靠自己。

簡單地說,當寶爸寶媽不能盡到照顧寶寶的職責時,這些責任和義務就會落到寶寶自己身上,他們會代替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慢慢地,當自己照顧自己成了生活常態,「小大人兒」氣質也就呼之欲出了,

寶寶就這樣被迫提前長大了。

「小大人兒」危害:

生長在親職功能不健全家庭中的寶寶,他們小小的內心中會多一份,「為了生存不得不如此」的感受。

時間久了,這些寶寶就會褪去純真的模樣,提早進入大人的世界。

也正因此,這類「小大人兒」寶寶在思考和關注事物時更加務實,甚至讓人看起來有些現實,太過早熟。

此外,迫於無奈只能早熟的寶寶,對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也相對較弱。

原因很簡單,當這些「小大人兒」做事的出發點是為了生存時,必將影響他們為人處事的價值觀。

而另一方面,因為家庭資源不足,這類寶寶與同伴相處的時間還會被限制,小朋友玩樂時,他們可能正忙於「家務」中。

如此一來,寶寶們對事物的認知、探索的機會勢必隨之減少,當寶寶無法被各種體驗、思考、發現等資源滋潤時,他們的內心層面會生出較多的負面情緒,而這又會直接考驗他們的人際交往和互動,以致他們很難成為小夥伴群體中的核心人物,而因此帶來的失落會再度加重寶寶的負面情緒,導致惡性循環。

糾正方式:

不想讓寶寶成為「家庭功能不健全的小大人兒」,就需要寶爸寶媽們多抽時間照看寶寶,滿足寶寶各項生活基本需求,為寶寶提供建全的家庭功能,讓寶寶在穩定且被呵護、照顧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關鍵點:高質量

寶爸寶媽多陪伴寶寶可不是簡單地待在寶寶身邊,大人玩大人的,寶寶玩寶寶的,或是扔給寶寶個電子保姆,比如手機或iPad。

陪伴一定要高質量才有效。

比如媽媽可以陪寶寶做手工、玩遊戲,或是進行親子閱讀,也可以和寶寶聊聊今天發生的事,通過高質量的親子互動,建立最優質的親子關係,讓寶寶保有天真爛漫的童趣。

二、擁有完美性格的「小大人兒」

有些寶寶天生具有完美性格傾向,他們對自己的要求較高,在意別人的評價和眼光,也正因此,他們看起來會像個「小大人兒」,感覺比同齡寶寶要早熟得多。

擁有完美性格的寶寶,思考、關注事情的重點會不自然地集中在自己是否表現得完美方面,他們在意結果大於關注過程,會有如大人般的思慮和表現,這讓他們和那些童心童趣明顯,看起來大而化之的寶寶完全不同。

「小大人兒」危害:

因為在意自己的表現,這類寶寶除了會表現出類似早熟的言行外,也會讓他們無形中增加自我壓力,而過度的壓力會直接導致許多負面情緒出現,比如易怒、焦慮、煩躁等等。

在幼兒園表現不好,沒背熟故事都會情緒失控,很容易鑽牛角尖,若經過努力仍無法獲得完美效果時,會產生厭學情緒,和小朋友相處,人緣也不是很好,時間久了對寶寶身心健康發育都十分不利。

糾正方式:

對於這類「小大人兒」寶寶,媽媽要刻意淡化他們對完美的追求,鼓勵他們努力做事情,但不對結果過度評說。

慢慢地,寶寶會逐漸改變看待事物的標準,發現一件事有結果,但更有過程,只要做事時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就已是完美表現,如此,寶寶的身心狀態都會放鬆下來,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容易出現負面情緒、人際關係不佳、抗挫折能力差等表現。

關鍵詞:態度要一致

父母在教育「模仿寶」時態度要一致,一旦父母教養原則不同,寶寶很容易發現其中的漏洞,從而不僅會影響家庭成員間的良性互動,還可能導致情感矛盾發生。

三、模仿出來的「小大人兒」

一些寶寶成了「小大人兒」源於模仿。

如果寶寶刻意地觀察家中大人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或是模仿電影、電視節目中成人的做派,耳濡目染下,因為感覺有趣、好玩便會偷偷學習大人說話的口吻、腔調,在他們感覺合適的場景,像成人般說出或是做出超齡的表現,讓大人們大跌眼鏡。

糟糕的是,當寶寶表現出「小大人兒」做派時,許多時候大人們會覺得這些模仿超可愛,以致讓寶寶們錯認為大家喜歡他的舉止言行,而為了能更多地引起他人關注,他們會對模仿上癮,直致欲罷不能。

「小大人兒」危害:

其實,對於幼兒來說,寶寶們並不是很清楚自己的行為舉止究竟代表什麼,他們只是單純地感覺自己這樣做會引來大家的歡笑和關注,甚至是讚許,從而愛上這份「表演事業」。

寶寶模仿成人成了「小大人兒」時,媽媽們需要特別關注模仿內容是否出格,如果寶寶只是簡單地模仿大人的腔調、動作,模仿內容並不出格,媽媽不必過度擔憂,但如果媽媽發現寶寶在模仿的過程中出現觀念、認知、言語錯誤時要及時提醒寶寶這樣做不對,切不可因為感覺寶寶小,當玩笑帶過。

寶寶正處於懵懂階段,當下的言談舉止都會成為成人後的烙印。

也正因為寶寶沒有和成人一樣的辨識力,更需要大人通過指點、教育獲得正確的認知和價值觀。

糾正方式:

當家長發現家有「模仿寶」時,要積極關注寶寶模仿的內容和對象,適時引導寶寶建立正確的行為標準,可以以討論的方式和寶寶聊聊他的言行舉止,告訴他們在現實世界中這些話語、行為所代表的意義,它們用在哪些場合合適,哪些場合不合適,以免寶寶因誤仿而影響價值觀、人生觀的正確建立和形成。

關鍵詞:突出情景、肢體表現

對於小寶寶來說,言語教導有時寶寶可能理解起來稍有困難,此時,媽媽不妨突出情景、肢體表現,直接演示給寶寶看。

比如在餐廳吃飯,媽媽可以演示給寶寶,不可以模仿別人咂嘴的滑稽樣;去看電影,不能模仿別人發出怪聲等等,以方便寶寶真正理解媽媽的用意。

想學習更多健康育兒知識,關注壯娃娃服務號—健康課堂即可獲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爸爸媽媽們,怎麼帶出優秀的孩子!

爸爸媽媽們,怎麼帶出優秀的孩子(上篇)【 請點讚+關注+分享】方便推送的哦!童話大王鄭淵潔說:孩子的成長,成也母親,敗也母親。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對媽媽有著本能的依賴。在身體、心理上都跟媽媽更...

8個月大的寶寶因為吃鹽導致死亡引發思考

今天帶寶寶在小區院中玩耍時與鄰居寶爸寶媽分享育兒經驗,偶聽到這麼一個新聞如本文標題,著實把我嚇的不輕,馬上回來翻閱書籍和搜索資料了解相關知識,避免自己也會犯同樣的錯誤,結果卻讓我大吃一驚,一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