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失手將孩子打死,暴露出中國棍棒式教育的哪些問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

  • 打罵教育的危害

1)打罵教育是中國傳統專制家庭制度的殘餘,會對青少年身心造成嚴重摧殘。

打罵教育,也是一種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僅不會使孩子成才,而且還有可能釀成家庭悲劇。

2)打罵孩子不考慮孩子的需要與特點,一味地從自我出發,不允許孩子有半點差錯或異議,使孩子感受不到親子之情和慈母之愛,使孩子處於不安和焦慮之中,體力智力發展受到不良影響。

3)由於得不到應有的愛和支持,孩子往往形成冷漠、孤僻、仇視、攻擊、自信心差等心理問題,並且這些心靈創傷,往往會成為日後不良行為甚至犯罪的根源。

4)打罵孩子造成終生遺憾的事情時有發生,孩子不堪忍受上吊自殺的有之,離家出走的有之,父母失手打死孩子的有之。

5)打罵從表面上可以使孩子暫時克服自己不正確的慾望和控制不正確的行為,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弄不好還可能使孩子養成說謊的毛病,變得陽奉陰違,父母面前不做、背後做。

孩子幼稚無知,分不清善惡好壞,也沒有堅強的性格,父母就要耐心細緻地教他學會分辨,積極地啟發和引導。

6)打罵會污辱孩子人格和扼殺孩子個性,會使孩子反感、對立,還容易使孩子喪失自尊心,失去生活支柱,逆來順受,畏首畏尾。

長大後不能獨立自主,凡事都要依賴他人,容易形成「隨風倒」的性格。

7)孩子是父母無能和缺乏修養的表現,還可能引起孩子對父母的蔑視,降低父母的威信。

有的孩子在腦子裡根深蒂固地形成「你有錯,我就打你」的觀念後,他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其他孩子,還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下一代,將來會成為權威型、暴力型的父母。

8)是對孩子行為後果的一種不良處理方式,父母目的是為了使孩子克服缺點、糾正錯誤,幫助他們分清是非,明確努力方向。

但是,打罵本身並未指明什麼樣的行為是正確的,應該的,與之相伴隨的常常是孩子的消極情緒。

因此,父母教育孩子要做到有理、有力、有效、適度、適時。

9)打罵教育,是一種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在現代的家庭中,應該避免出現。

  • 父母怎樣取代打罵的教育方式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於生計的同時,父母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儘量對孩子在學校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

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

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父母,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打罵。

此時,父母應該先冷靜下來,嘗試來傾聽孩子耐心,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當父母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3)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些父母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

父母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4)對孩子放下身段

有些父母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

對此教育專家建議,父母要對孩子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作成人一樣給予尊重。

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5)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父母也很痛苦。

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6)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父母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

所以,當父母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父母要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教育孩子60招:不打不罵也能教出好孩子

相信進來閱讀的你,一定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而苦惱吧,在這裡恭喜您,你來對地方了,從今天起,我們每天都會出一期有關孩子教育方法的文章,教您如何不打不罵教出好孩子,相信一個月之後,您的孩子就會成為你心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