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兇險」,這才是家長幫助孩子「金剛護體」的第一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D剛過1歲時,我在公園曾看到過這樣的一個場景。

一個大概5歲的男孩想要去拿比她矮一個頭的小女孩手裡的車,女孩沒給,男孩就用手抓住女孩的一個胳膊,試圖藉助「體力」優勢來強取。

我剛準備介入,只見那個小姑娘,看著男孩大聲說,「This is my body. Keep your hands off!」(這是我的身體,把你的手拿開!)那個男孩估計沒想到女孩會這樣反應,愣了一下,說,I just want to play this(我只是想玩這個)。

這時,雙方父母都過來了,男孩也就離開了。

目睹了這一幕,我當時心裡對這個小姑娘就是大大的驚嘆號,做的實在太棒了!因此還特地去和她父母分享了我剛剛看到的一幕,表揚了女孩。

我這時才知道,女孩還有2個月才4歲。

最近被校園霸凌事件刷屏,我也留意了該如何應對霸凌的方法。

看完很多文章都提到的一個方法,要直面霸凌者;也有很多父母給我留言說,「我就教孩子打回去」。

可能自己曾經就是「包子」性格的緣故,看完那些方法,我還是有深深的無力感,「懂很多道理,但是到了當下就沒有那份勇氣」。

正因為如此,這個小女孩當時擲地有聲的兩句話最近時常迴響在我耳邊。

捫心自問,時光倒退我真的無法做到像她那樣鎮定平靜卻充滿力量地說出那兩句話。

因此,我好希望小D可以擁有這份力量。

然而,我深知這份力量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

擁有這份力量需要具有很多元素,我今天想先分享其中的一個最基礎卻也最重要的元素捍衛自己身體的主權,保護界限。

當孩子認識了自己身體後,很關鍵的一點是幫助孩子明白「身體的界限」,英文叫Boundary。

我很喜歡英文的這個說法,這就好像國家的邊境一樣,幾乎每個國家對於領土主權從來不含糊,只要自己的邊境被侵犯,都會「強烈譴責,堅定聲明立場」。

這份聲明,傳達的就是一種態度,「我不好惹,我不怕事」。

要想讓孩子保護好自己,第一點就是要讓孩子明白自己身體的領土意識,知道自己的身體邊界在哪。

界限不明確的孩子,當真的遇到身體被侵犯時,就會出現不確定,而這份不確定就會變成心裡的遲疑、軟弱。

因此,要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那第一步就是幫助孩子「圈地」,大聲地宣示自己的主權。

如何引進「界限」的概念

「界限」這個概念非常抽象模糊,對於成人來說都不是那麼容易理解的。

我從小D認識老師那學到了一招,覺得挺有用。

小D愛吹泡泡,她2歲半時,我們開始引進了泡泡的比喻。

「小D,你看這些泡泡是不是透明的?透明的意思就是,幾乎看不見。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都有一個看不見的泡泡。

」。

這時,我就會起身示範給小D看我的「看不見泡泡」,我會雙腳打開比肩寬,雙手打開伸向天空,「看,媽媽手腳打開的地方連起來就是媽媽的泡泡」,這時最好讓隊友從手到腳比劃一下。

「泡泡裡面的空間,包括你的身體都是你自己的,如果你不願意,任何人想要『戳破』你的泡泡都是不允許的」。

你看,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比喻,卻可以讓孩子明白,自己身體的領土邊界在哪裡,是不是很棒啊?小D老師提醒,這個比喻可以反覆強調,可以一直從現在說到孩子上學的年紀。

領土主權問題,再怎麼重複強調都不為過。

「安全」接觸是什麼?

當小D開始懵懵懂懂明白自己「身體泡泡」後,我們就會繼續和她分享,哪些「入侵」是允許的,哪些是不被允許的。

「有時,被戳破泡泡也不是壞事,就像小D玩戳泡泡時會特別開心,但這個前提就是小D要開心,那哪些戳破泡泡行為是開心的呢?」

這時,我們通常會進行角色扮演。

一開始是我和小D認知老師或者老公一起演示,一個人撐開表示自己的泡泡,另外一個人擠進去。

我每次擠進去後都會自帶音效,「噗~」,感覺好像對方的泡泡真的被我戳破了。

然後我們就會勾肩搭背

這時,我就會告訴小D,「老師戳破我泡泡,我並沒有不開心,所以我不介意讓她戳破泡泡。

小D要不要到媽媽的泡泡里來啊?噗~小D進來了。

小D戳破媽媽的泡泡,媽媽也不介意,因為媽媽愛小D,小D也愛媽媽」。

「不安全」接觸是什麼?

孩子不願意被人抱這幾乎是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這時,家長一定要理解孩子,不要因為自己的面子去強迫孩子,反而破壞了孩子對於「界限」的認識。

然後,我們可以抓住這樣的機會幫助孩子進一步強化這個概念。

這是昨晚小D睡覺前我和她說的一段話:

「今天下午,門衛Philip想要給小D一個擁抱,當他過來時,小D就抓住媽媽扭過頭」 -- 回顧當時發生了什麼

「小D為什麼會這麼做啊?哦,因為小D不喜歡被抱,小D感覺Philip想要戳破自己的泡泡,小D想要保護泡泡」 --嘗試幫助孩子說出原因,聯繫到之前引進的「泡泡」(界限)的概念。

如果你家孩子已經3歲以後了,可以嘗試讓他自己說出原因。

「小D做的很對,只要你不喜歡,你就可以說不,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力保護自己的泡泡」 -- 認可她的行為,再次強調自我界限的重要性。

「那下次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怎麼辦呢?小D可以說,不要,謝謝!然後我們可以揮揮手,表示友好」 --這是我最近多加的一步,就是給予小D一個解決方案,鼓勵她有勇氣當面拒絕。

有人的地方就是社會,社會就有「叢林法則」。

不要期望社會或者學校準備好如何應對,也不要等到事後教孩子如何應對。

從現在開始,多問問自己,我們作為父母準備好了?

從小,在相對安全的環境裡,都沒有嘗試過捍衛自己身體主權的孩子,長大後進入更加危險的「叢林」,又怎能有這份勇氣呢?

當孩子從小就很清楚自己的身體主權,從小就被尊重捍衛主權的行為,從小就被鼓勵勇敢地去拒絕,這種感覺就是」有人撐腰「的相信。

這份相信就會滋養出很多的力量,這份力量才能幫助孩子「金剛護體,行走江湖」。

大J的話

今天這篇寫完,似乎又給自己挖了很大一個坑,今後會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繼續和大家分享其他的元素。

對於「養育」這件事,我始終覺得事情本身只是我們看到的「冰山一角」,真正要解決問題的應該是「水下面那90%」。

前段時間的性侵,最近的校園霸凌,每次看到這樣的報導,我也會去學習遇到後該怎麼做,但更關鍵的是這些會啟發我去思考,從現在起,我該怎麼幫助小D最大可能地減少遇到的機率,而這就回到了很多育兒核心問題了。

我也在摸索中,但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思考的啟發。

關注微信公眾號,看更多精彩文章

性教育只是告訴孩子「身體不能讓人碰」,你這是在敷衍啊!

3歲內寶寶打人,你管的不對才是大問題

腦神經科大夫分享,學齡前孩子的聰明腦袋到底如何得來?

孩子為什麼不愛吃飯?因為我們控制得太多!

打罵是教育的無能|不打不罵,如何有效管教熊孩子


大J,坐標紐約,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

分享在美國學到的育兒知識,沒有理論翻譯,只有在兒醫指導下的實踐心得和運用企業帶人智慧的聰明育兒方法。

微信公眾號:大J小D(jiayoubaobao2015,加油寶寶的拼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朋友交往時打架了怎麼辦?

最近有家長問到:老師說他倆最近天天在一起玩,說他倆在玩耍的時候都不會交往,所以容易發生衝突,打架!但是,不能容忍的是對方打架總是抓臉,孩子每天回來臉部都有抓痕或者抓破的痕跡,家長能否干預,怎麼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