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最怕收治的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原來都有防護妙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有關兒童生長發育、心理健康的知識,請收聽寶島童醫匯微課,收聽方式,點擊寶島童醫匯頭條號底部菜單」健康微課「!

夏天到了!麻麻們是不是早已攻略在手,準備帶上寶貝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呢?但小編要提醒家長暑期是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期,想要讓孩子健康快樂一「夏」,就跟著小編學習如何大預防這兩種夏季高發病症。

小編身邊就有位媽媽就有過親身經歷,豆豆媽起初發現孩子手上長紅點,媽媽以為蚊子咬沒重視,之後豆豆開始持續發燒不退、渾身沒勁,手腳上長了大片的疹子,經過5天才消退。

那麼,大家就有疑問了,豆豆到底是手足口病?還是皰疹性咽峽炎呢?小編告訴你,這其實是手足口病!

什麼是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

  • 常見症狀

以手、腳、口腔等部位長出皮疹或皰疹,伴隨低燒,讓小寶寶感到食欲不振、頭暈頭痛、咳嗽、流鼻涕的症狀,少數患兒可能會引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

但是媽媽別過於擔心,大部分孩子在1—2周內痊癒。

  • 傳播途徑

主要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唾液、皰疹液、糞便及被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床上用品而發生感染。

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特殊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也有其他腸道病毒、皰疹病毒引起。

常發於10歲以下的兒童,其中3歲以下的嬰幼兒是主要攻擊對象。

  • 常見症狀

很多媽媽會發現孩子突發高燒38~40度,咽喉痛、食慾不好,過幾天上顎粘膜出現水皰、口腔潰瘍、流口水的症狀。

一般在7-10天會痊癒。

  • 傳播途徑

和手足口病一樣,主要通過接觸傳染、糞口傳播、呼吸道傳染,主要是由於夏季天氣比較炎熱、室內空氣流通不暢,使室內空氣細菌和病毒急劇繁殖,進入小兒呼吸道而引發的疾病。

火眼金睛識別手足口病VS皰疹性咽峽炎

  • 皰疹位置

皰疹性咽峽炎的皰疹多長在嘴裡,比較少到手腳心、手腳背;

手足口病的皰疹則多在手足、口腔、臀部。

  • 發病風險

皰疹性咽峽炎病情輕些,感染性沒那麼強,幾乎不會出現重症;

手足口病的少數患兒則可引起心肌炎、腦炎等併發症,個別個體嚴重至死亡。

  • 發燒表現

皰疹性咽峽炎體溫在38~40℃左右,會反覆高燒4天左右;

手足口病發燒溫度較低或者不發熱,最多持續2天。

手足口病VS皰疹性咽峽炎 預防6大招

基本上這兩種病症的傳播途徑大致相同,因此採取的預防形式也類似:

  • 勤洗手:媽媽做好榜樣,教娃飯前、便後洗手;


  • 常清潔:經常消毒液擦拭地面、牆壁、玩具、床圍欄,寶寶的奶瓶、孩子的餐具要充分清洗並煮沸20min。

  • 要通風:通風可以保持空氣流通,每天開窗通風至少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

  • 吃熟食:很多媽媽到夏天不太注意,讓孩子吃了放置的冷藏小菜,其實這很容易把滋生的細菌吃進肚子,引起病變。

  • 打疫苗:目前已經有腸道病毒 71 型 (EV71) 滅活疫苗了,可預防由 EV71 病毒感染引起的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無菌性腦膜炎、腦幹腦炎和脊髓灰質炎樣的麻痹等,接種對象為 6 月齡至 5 歲兒童。

各位麻麻,你們知道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這兩種最惱人的夏季高發病該怎麼護理嗎?

7月20日(今晚)21:00,寶島童醫匯將請到有23年豐富小兒健康管理經驗的方旭彬醫生為我們帶來《媽媽們要注意了!夏季咽峽皰疹高發》,大家可以收聽這節線上微課哦!收聽方式,點擊頭條號底部菜單「健康微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皰疹性咽峽炎進入好發季?

連日來,一篇《皰疹性咽峽炎大爆發!比手足口病還厲害!》的文章在網上傳開,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昨天,記者從市婦幼保健院等醫院獲悉,皰疹性咽峽炎好發於夏季,目前是其發病高峰期,但家長不必恐慌,該病可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