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寶典︱又到這病高發期!幼兒園一半孩子中招?其實可以預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汝州寶媽聯盟11月17日與您一起品讀好文章

進入深秋後

各種各樣的疾病都找上門來了

媽媽們看著孩子受苦

真是焦急又心疼

其中最讓媽媽們頭疼的

就是手足口病

到底要怎麼應對呢?

相信下面的文章能夠給大家答案:

這段時間,各種找上門的疾病真是把媽媽們搞的焦頭爛額——孩子不是咳嗽了、發燒了、就是嘔吐、拉肚子了,幼兒園家長群都快變成了請假群。

這不,有位杭州的媽媽剛說起孩子班上的小朋友有一半請了假,晚上就接到通知,說班裡發現3例手足口病、1例皰疹性咽峽炎,所以停課10天。

這下家長們都慌了,大晚上的紛紛帶著孩子到醫院去做檢查。

去了醫院才知道,原來最近一個月這個病又有點小流行,為這個來醫院的孩子還真不少。

手足口病一直很令媽媽們頭疼,每次一發現,總免不了好幾個孩子中招。

而且還有個和它很難區別的皰疹性咽峽炎,本來很緊張的媽媽就更混亂了。

其實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還真的很相似,都是由腸道病毒引起。

大部分的腸道病毒並不可怕,通常能夠自愈,沒有特效藥物治療。

一般發熱3~5天、7天左右症狀都會好轉。

不過這種討厭的疾病總是會讓孩子難受、吃睡不安,所以早知道、早了解、早預防還是很重要的!

症狀:手足口病長啥樣?

患病的孩子會出現發燒的症狀,部分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和普通感冒很像。

然後,寶寶的口腔、手心、腳心和臀部會出現皮疹或皰疹

但好在大部分患病孩子的症狀都很輕微,一周左右就會自愈。

治療:對症治療,等待自愈

前面也說了,大部分孩子症狀並不嚴重,不會危及到生命。

「感冒是病毒感染,沒有特效藥,不用吃抗生素,不用吃中成藥,只要對症治療、等待自愈即可」這一觀點已經被很多家長所接受了。

現在,你要接受的就是這個觀點的升級版——雖然手足口病看起來比感冒要嚴重很多,這依然是無特效藥的疾病,也不用中成藥、所謂的抗病毒藥,如果繼發細菌感染,需要用到抗生素

若是體溫太高,你可以給孩子吃退熱藥物,並適當飲水,以免高熱脫水;大約需要7-10天的時間,孩子就會自愈。

嘴裡的皰疹會破潰,咽部、口腔黏膜都可能出現潰瘍,孩子會因疼痛而拒絕進食,甚至哭鬧不止。

媽媽可以讓孩子用溫開水或鹽開水漱口,吃一些溫涼的流質或較軟不需咀嚼的食物來讓他們舒服一點。

也可以喝點冰牛奶或吃冰淇淋來緩解不適。

注意,保持口腔清潔,對減少激發細菌感染、促進潰瘍癒合很有效。

所以,記得常漱口。

傳播:病從口入

手足口病可經胃腸道(糞-口途徑)傳播,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等)傳播,另外,接觸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皮膚或粘膜皰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也會造成傳播。

簡單總結成一句話就是,病從口入。

防病:洗手是最好的預防

既然是病從口入,那就好辦啦。

所有孩子可能會放進嘴裡的東西都要清洗乾淨。

腸道病毒最怕紫外線高溫煮沸式消毒,可以用這兩種方式來消毒。

另外家裡要多通風,儘量避免帶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有些感染者並沒有發病症狀,但在發病前幾天,就已經攜帶了傳染病毒。

疾病高發期間,不要往人多的地方湊。

幾個常見問題

Q:得過手足口病就不會再得了嗎?

A: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

剛才也說了,腸道病毒是一類病毒,有很多類型,並不能產生免疫的作用。

Q:要不要去看醫生?

A:要的。

如果寶寶出現了高熱不退、皮疹、精神萎靡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避免寶寶在短時間內病情加重。

Q:有什麼特別值得注意的?

A:有,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

雖然大部分情況下手足口病的症狀都是輕症,跟普通感冒差不多。

但是有很小的比例會發展為重症,比如腦膜炎、腦幹腦炎、心肌炎等

重症病例的病情發展很迅猛,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可能這就是手足口病讓人害怕的地方。

密切觀察、早期發現重症並及時送醫非常重要。

如果你的孩子在3歲以下,家長要特別注意,在剛發病的幾天裡,如果有以下症狀:持續不退的高熱、精神萎靡或者煩躁、嘔吐、抽搐、意識不清等,請不要猶豫,及時帶孩子去醫院。

如果醫生懷疑有顱內感染(通常我們說的腦炎或者腦膜炎),可能要做腰椎穿刺,請不要抗拒,聽從醫生的安排。

Q:能打疫苗預防麼?

A:我們國家自主研發的EV71手足口病疫苗已經投入使用,屬於二類疫苗(自費)。

6個月至5歲兒童都可以接種,12月齡前的寶寶效果最好,接種時間越早越好。

這種疫苗針對的是71型腸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對其他類型病毒起不到作用。

但由於71型腸道病毒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最主要病毒,還是能起到很大的防護作用,所以還是建議儘量給寶寶接種。

Q: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如何區別、應對?

A:這兩種疾病的表征非常相似,處理的方法也基本相同。

由於這兩種疾病會在7~10天自愈,所以基本上不需要特別用藥。

如果孩子因為發熱、水皰破裂產生嚴重感染或脫水嚴重的時候,及時看醫生更加安全保險。

這種「來勢洶洶」的傳染性強的疾病,往往一現身就撂倒一大片孩子。

尤其幼兒園,更因為集體生活成為交叉感染高發的「重災區」。

但是大部分時候,這種麻煩的病並不可怕。

只要科學護理、學會判斷需要警惕的信號,孩子都能很快好起來。

說到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最關鍵的,防止病從口入就要勤洗手!

這才是最簡單、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一定要記住哦!

愛乾淨,勤洗手

遠離手足口病,就這麼簡單!

快快敦促孩子洗手吧!

來源:媽媽育兒自學課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夏季寶寶常見病,超人媽媽必修課

夏季,一個高溫多濕的季節。「氣候」多變,不但讓寶寶免疫力普遍降低,更為病毒、細菌的大量繁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再加上寶寶機體發育不完善,缺乏自理能力,使得寶寶們每逢夏季總是「備受欺負」。夏季是...

手足口病高發期又來了!哪些孩子要尤其小心?

夏秋之交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由於新聞報紙上經常有小兒因手足口病死亡的報導,這讓家長們聞其色變。袋鼠麻麻認為,恐懼源於未知,家長們需要的是:真正了解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由腸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主要...

說說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這對狐朋狗友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是一對狐朋狗友來說一下傳說中的皰疹性咽峽炎,他和手足口病其實是一對狐朋狗友,它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共同點1:腸道病毒感染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腸道...

夏季幼兒五大常見病及預防、護理辦法

導語:孩子抵抗力較弱,身體素質和成人有一定差異,媽媽了解兒童保健知識,可有效預防相關疾病,為兒童健康成長護航!夏季濕熱,寶寶易腹瀉、易患空調病、易得手足口病等等。我們總結如下,希望幫助家長有備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