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對父母一個娃,養兒到底聽誰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個媽媽都特別渴望親自帶寶寶,哪怕至少到三歲,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當前,現實不允許。

特別是在農村,生存競爭加劇,年輕的父母對教養子女能夠分出的時間和精力越來越少,因此請老人來帶孩子變成了很普遍的現象。

當然這種出發點是好的,老年人一般都退休或者賦閒,幫子女帶孩子不僅僅老年生活有了樂趣,而且也幫助子女解決了大問題。

說到這個話題,我想起來兩個新聞。

一個是前不久在河南鄭州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跳樓身亡,起因就是在幫著兒子帶一歲雙胞胎孫子的過程中,由於育兒觀點的不同經常有爭執。

另外一則是我們本地的新聞,說廣州現在流行隔代育兒培訓班,專門用來培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培養、教育孫子、孫女的新的教育理念和培育方法。

從這兩個新聞來對比,隔代育兒現在來說確實是一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

老人帶孩子,當然好處還是很多的,同時問題也會接踵而來。

作為老人和年輕人畢竟屬於不同的兩代人,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生活習慣,造就了育兒觀點的隔閡。

老人喜歡用經驗來養孩子,而年輕人更加喜歡科學育兒。

於是科學和經驗便時時碰撞出火花,有的甚至造成家庭矛盾,更嚴重的會造成第一條新聞中的悲劇。


就我們家來說,寶寶出生之後也一直是他爺爺奶奶和姥姥輪流照顧的。

在隔代育兒方面,我們家也經歷過太多的磨難,可以說出現過很多的失敗,寶爸在看到第一則新聞的時候很震撼,說他也差一點釀成大錯,不過好在我們及時的更正了。

寶寶爺爺奶奶早就退休賦閒了,所以最初他們來幫忙帶孩子的時間比較多。

奶奶是一個很勤快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很固執和個性很強的人,她一輩子說了算,因此看不得和自己不同的觀念。

過日子她是一把好手,她在我們這裡的日子,確實我要輕鬆很多,幾乎家務是全包的,我只要給寶寶做輔食和陪他玩就好了,其他的都不由我們操心。

然而老人終歸有老人的生活方式和愛好,他們不習慣我們的生活方式,也看不慣我們帶孩子的方式。

她一直認為我們看的那些育兒書都是屁話,而小區裡面老太太的談資才是她很信奉的,比如一歲的寶寶要吃鹽,不吃鹽沒有勁,寶寶的衣服用84消毒液洗的才幹凈,寶寶追著餵飯沒有什麼不好,別人家都是這樣。

我自認為還是一個耐心的人,一般都會委婉或者換個方式去溝通,避免直接反駁老人的觀點。

我會抓住機會,借題發揮,拿出我的育兒經給她們講小寶寶成長現在需要注意的事項。

長久下來,婆婆感覺和我們生活越來越壓抑,我們也感覺和老人相處如履薄冰。

老公是一個不愛溝通的人,一切矛盾都源於隔閡,我雖然和老人溝通的多,但老人的觀念裡面我永遠是個外人,我的十句話頂不來自己兒子的一句話。

所以在今年的四月份,公婆回了老家,不再幫忙帶寶寶。

公婆離開之後,我有時候一邊上班一邊自己帶孩子,有時候媽媽賦閒了也過來幫忙。

雖然生活比起之前要忙碌很多,但是感覺精神上要輕鬆很多,家庭氛圍也沒有那麼壓抑。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溝通。

我的媽媽是一個沒有什麼主見的人,所以很容易接受我們的新觀點,她做的不好的地方,我們提醒後,她不會心懷怨氣,而是去接受。

當然媽媽也沒有婆婆那麼能幹,身體也一般,所以我們在享受家庭和諧的同時也要付出更多的辛苦來忙工作,忙家務,和忙育兒。

總之我要說的是,作為年輕的父母,如果有條件,還是自己帶孩子比較好,如果沒有條件的話,希望多溝通,隔閡往往出現在缺乏交流中。

無論父母還祖父母對於寶寶的愛是一樣的,只不過方式不同,所以溝通可以達成一致,最終實現雙贏。

虎媽想問各位姐妹,你們覺得該怎麼更好的處理這種關係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婆婆和兒媳為什麼不能好好相處

這是一位媽媽的訴苦:早在寶寶幾個月的時候,我就跟婆婆說過,輔食裡面不要加鹽,鹽會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不利於她的身體發育。可有一次,卻發現婆婆偷偷往寶寶粥里加鹽,才知道原來他們都是表面上應允,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