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了,父母吵架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遠比你想像的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網上看到一段孩子哭訴的視頻,自己心裡跟著心疼了好半天:

女士家中6歲的兒子主動講述事件經過,崩潰哭訴父母吵架的過程:

「我爸爸不小心把我妹妹給磕著了,然後我媽媽就開始說我爸爸。

然後我爸爸就開始……然後我媽媽就把爸爸的頭砸流血了。

最後媽媽也把她的嘴角弄流血了……」

「他們倆一塊兒動手的,然後我都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這樣。

(不管)孩子傷心,然後自己兩個人吵架去。

我都不知道我爸爸媽媽怎麼想的。

警察一面聽小孩講述,一面還在不停的安慰孩子。

而這夫妻倆,互相認為對方有錯。

民警跟他們一家人解釋,這種行為屬於互毆,按照規定都應該接受處罰。

孩子一聽馬上緊張,大哭:

「把家裡大人抓走了孩子咋辦呀?」

得到民警說不會把人帶走的答覆,情緒稍微平緩下來,說自己夢想是,「爸爸媽媽能重新回到鏡子上那張照片的樣子」。

孩子說的那張照片,是指夫妻倆的婚紗照。

兩個人相互依偎,眼神中儘是溫柔。

這條新聞下面的評論里,都在誇獎孩子懂事:

「這兩大人白活這麼多年了,還沒孩子懂事」。

「太聰明了,頭腦清晰,表達清楚!懂事的孩子,衝動的父母」

而我看完,心情卻是沉重的,孩子懂事的讓人心疼!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請給孩子一個溫暖和睦的家!

作為父母的你可能還不清楚,總是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還可能導致孩子成年後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有些創傷終身難以癒合。

曾經有位兒童心理學專家說過,她搜集閱讀過很多人的心路故事,他們都來自不同的家庭,卻有些共同的人生經歷:小時候父母經常吵架。

從他們身上,發現了很多相同的東西。

父母吵架對孩子最直接的影響

1、性格存在缺陷

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有些人自卑、敏感,有些人怯懦、膽小,還有些人容易暴躁,甚至有暴力傾向。

有個大男孩說,小時候父母吵架,他一直都是隱忍著;再後來,父母吵的時候,他會朝他們怒吼;而現在,他覺得自己的暴脾氣已經不受控制了,看著有不順心的事就忍不住想要發泄出來。

2、對人生充滿悲觀

不少人都表示,由於家庭的影響,導致自己長大後成了一個十足的悲觀主義者。

有人說,同樣一件事情,別人看到的也許都是積極、正能量的那一面,而自己卻總能發現很多負面的東西。

3、不自信

容易和愛人發生爭吵的父母,大多數對待自己的孩子也缺少寬容和耐心,孩子很容易成為父母的出氣筒,謾罵、打擊時常會有,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一點點被無情摧毀。

4、親情觀淡漠

很多人都曾說到,當父母吵架的時候,每一分鐘都是煎熬,恨不得能夠立馬逃脫這個家,離家出走的念頭不少人都有過。

因為感受不到家的溫暖與和睦,所以對待親情也顯得異常的淡漠,很難做到在父母面前撒嬌、任性,甚至成年後很長時間都不願意回家。

還有人曾表示,自己對父母的恨甚至多過了愛。

5、社交恐懼

從小常經歷父母吵架的孩子,長大後都或多或少有社交恐懼。

不喜和陌生人來往,也不善於和同學朋友深交,心理防線太深導致很難向人敞開心扉。

6、缺乏安全感

爸爸媽媽經常吵吵鬧鬧,甚至大喊大叫大打出手,這是每一個孩子都害怕發生的事情。

孩子對父母的愛患得患失,也時刻要擔心父母是不是會隨時分開,或者不要自己了。

而且由於年紀小,很多孩子都認為爸爸媽媽吵架是因為自己的原因造成的,無形中加重了心理負擔。

由於長期被恐懼、不安和緊張折磨,孩子的安全感嚴重缺乏。

7、不會正確表達情緒

很多人都提到過一點:不會生氣,也不會吵架。

這個「不會」有兩重意思,一是不會去和人計較,二是不懂得如何去表達。

有人說,從不敢朝人發脾氣,即使人家玩笑開的有點重,自己內心明明很生氣,可就是不敢表達出來,因為不敢和人有衝突,害怕吵架的緊張氣氛,更害怕互相傷害。

看到這些,你還會繼續吵下去嗎?

如果你們有孩子了,是不是在每次開戰前都應先多看一眼小小的他?

孩子已經出現「危機」了!!!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一句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話:

小孩的沉默、隱忍、恐懼,以及討好,在麻木的大人眼裡,便是:懂事。

這句話讓許多人回想起童年經歷來,以至於深有同感、潸然淚下。

父母是孩子的天,當天空電閃雷鳴的時候,孩子能不恐懼嗎?

他不敢哭,哭泣只會換來一頓打罵;也不敢鬧,哭鬧只會換來一句「要不是因為你我早離婚了!」他只能沉默、只能隱忍,甚至卑微的想討好父母,想著我再努力一點,成績再好一點,讓父母高興了,或許他們就不會再吵架?

這樣的「懂事」,你想要嗎?

想讓孩子快樂成長,想讓孩子具有陽光積極的性格,真心的希望爸爸媽媽們不要再吵架了。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如果夫妻雙方都在氣頭上,不小心當著孩子的面吵了一架,要學會及時補救。

1、告訴孩子,父母生氣不是因為他

吵完了,鬧完了,兩個人的情緒發泄完了,該和孩子有個「交代」了——要讓孩子知道,剛才的爭吵是父母的一時衝動,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同時請求孩子原諒父母的一時衝動,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父母都是愛他的。

2、當著孩子的面和好如初

冷靜下來之後一要在孩子面前和好,即使雙方肚子裡的「氣」還沒有完全消化,也要暫時平緩下來。

你可以適時使用肢體語言,如擁抱、親吻來傳達對孩子的關愛,同時向孩子保證不會不要他,讓孩子安心。

在孩子面前來個簡單的擁抱或說句調侃的話,讓孩子知道這場「戰爭」已經結束,他依然擁有你們給他的安全感。

3、告訴孩子吵架的緣由

一旦調整好情緒後,一定不要忘記跟孩子說說父母為了什麼而吵架,把孩子當成大人來訴說,不過要記住一點:只說事,不訴苦,對事不對人。

把爭吵的起因簡單告訴孩子,儘可能不加入自己的意見。

不論孩子是否能夠客觀判斷,能夠得到父母的尊重,對他們來說已經是最大的安慰。

父母要成長為能夠控制情緒的人

父母吵架對孩子傷害表現形式往往是隱性的,而導致的問題也是滯後的,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經常面對家庭「戰火」的孩子,容易陷入人際交往障礙,6歲以前的孩子會認為自己是引起父母吵架的根源,尤其是那些夫妻之間鬧矛盾,卻把孩子當出氣筒的父母,在他們的孩子心中會形成黑色記憶和黑色自我認知。

讓孩子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別人是不會喜歡自己的,久而久之形成內向、抑鬱的性格,日漸疏遠同學。

如果父母不意識到後果,必將禍害孩子。

育兒先育己,父母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成長為能夠控制情緒的人。

父母相愛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很多家庭瑣事分不清是非對錯。

當各自總是試圖據理力爭的時候,就難有家庭的和睦。

最新調查表明,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的孩子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2%,離婚家庭的為30%。

和睦家庭的為19%。

與離婚相比,孩子對父母吵架的心理體驗更為明顯,受到的直接傷害更大!

《美國科學家》公布了10種最佳科學育兒方法。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給孩子愛和關懷

第二位就是父母好好相愛,這比經濟條件,參加培訓班,安全教育之類重要的多。

一個人最核心的價值觀,在6歲之前就形成了,而最能左右這個結果的,就是小孩的父母,因為對孩子而言,父母就是她的整個世界。

為人父母,給予孩子愛的承諾和鼓勵,保證孩子內心的安定。

永遠不要低估父母吵架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哪怕孩子看起來再「懂事」,背後都可能是令我們再難以補救的傷痕。

從今天起,做個快樂、相親相愛的爸爸和媽媽吧!這才是給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這樣孩子才會幸福、健康的成長!

來源: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魏婕:孩子撞見父母吵架,我們該怎麼辦?

知行網(GOZX.NET):魏婕:在孩子的意識中,最開始是沒有爭吵這個詞語的,但是如果父母因瑣事或者矛盾超期爭吵,家庭內部瀰漫硝煙的味道,這樣的環境很容易讓孩子變得暴躁,甚至會模仿父母的言語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