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人欺負 該不該教他以牙還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面對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很多人在工作中如履薄冰,每一步都得小心謹慎,恐怕在職場這個「大江湖」里翻船。

作為孩子,活得也並沒有那麼輕鬆,他們要面對自己的「小江湖」。

近兩年,校園暴力事件頻發,最讓家長擔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被人欺負。

《金星秀》中曾經說過關於校園暴力的話題,她的一句名言也是耳熟能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禮讓三分;人再犯我,斬草除根。

」以她的性格和脾氣,當然在面對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主張孩子打回去。

但也有人表示,「冤冤相報何時了?」,這種處理方式似乎顯得簡單粗暴了些。

作為爸爸媽媽,看到孩子受欺負,肯定是又心疼又起急,是該教會孩子血性反擊、以暴制暴,還是提倡寬容、以德報怨呢?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套行之有效的「小江湖秘籍」,告訴你一旦孩子被欺負了,該怎麼辦?

孩子被欺負的表現

孩子被人欺負通常會有三種情形:一是肉體上的欺負,如踢、打、掐、咬、揪頭髮等;二是語言上的欺負,如罵人、嘲笑、地區歧視(對外地孩子蔑視、模仿他們的語言和行為等);三是情感上的欺負,如孤立(不准別的孩子跟被欺負對象玩)別人。

對於年齡尚小,表達能力還不夠強的孩子來說,很多時候家長並不知道他們身上發生了什麼,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以下這些情況,就要特別引起注意了,很可能你的孩子已經被人欺負了。

身上無故出現傷疤、淤青。

越來越討厭去幼兒園或學校,不願意參與外界活動。

從來不談論自己的朋友。

物品經常性丟失,又找不出理由。

衣服經常破損。

看起來常常害怕又焦慮。

情緒越來越不穩定,膽小、緊張、愛哭、莫名的發脾氣。

學習成績明顯下降。

體質下降,晚上睡不好,經常做噩夢。

對自己的看法越來越負面。

為什麼孩子總被欺負?

先來看看什麼樣的孩子容易被欺負?

父母只是一味的告訴孩子不許打人,矯枉過正容易被欺負。

生活環境過於單一的孩子,容易被欺負。

爸爸缺失的家庭,孩子較為膽小、怯懦,容易被欺負。

還有一種「被欺負」,叫你媽覺得你容易被人欺負。

孩子總被欺負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孩子的性格問題

有的孩子天生性格內向,比較安靜、膽小,到了幼兒園或學校這個新環境後,更是不知道該如何與人相處。

如果第一次受到欺負後,又會因為膽小害怕而不敢告訴老師和家長,也不敢反抗。

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不當

有些父母平時脾氣暴躁,喜怒無常,經常因為一點錯誤就訓斥孩子,使孩子總處在一種不知所措的心態中,內心缺乏安全感,也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的言談、行為被小朋友排斥

有些孩子不會與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意思表達不清,被小朋友誤解;不懂謙讓,還有點霸道,不被小朋友喜歡;一點兒小事情就告訴老師,弄得小朋友討厭他等。

孩子的消極態度

有些孩子因為性格使然,在遇到問題或困難時喜歡退縮,不能做到積極面對,也不懂得尋求他人的幫助。

孩子被欺負了,該不該打回去?

經常聽到家長這樣教孩子:「誰打你,你就打誰,打壞了爸爸賠。

」這種「打回去」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妥當呢?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也有類似的困惑。

當孩子被欺負時,心疼之餘,卻不知道該怎樣教育孩子。

實際上,孩子們之間的打鬧跟成人之間的打鬥是有本質區別的,他們之間的打鬧更多帶有遊戲的成分,是一種玩耍。

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們慢慢學會如何與周圍小朋友交往,在孩子的概念里,沒有吃虧與不吃虧,很多時候,所謂的受欺負是家長自己的想法。

孩子們則在打過之後,眼淚一抹,又摟抱在一起親密無間的玩了。

只要能保證孩子的安全,家長沒有必要把孩子們之間的打鬥看得過於嚴重。

如果教孩子打回去,這是在傳遞給他們一個錯誤的社會交往方式,當孩子一旦形成習慣,以後會變成一個攻擊性強的兒童。

這樣的孩子,朋友少,對將來的成長也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當家長遇到孩子打架時,要讓孩子多動腦子去思考,想辦法化解和小朋友之間的矛盾,而不是用拳頭解決問題。

當遇到別的孩子打自己孩子時,可以告訴打人的孩子:小朋友之間不能打架,並教給他正確的跟自家孩子玩的方式,以及鼓勵他跟自己孩子成為朋友。

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

安撫孩子情緒

當孩子哭訴時,家長應該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蹲下來與孩子平視,輕輕的抱著孩子,這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很重要,並且消除孩子的不安。

同時對孩子表示同感:「媽媽知道你很難過、委屈。

如果我是你,我也會很害怕,這很正常。

」待孩子情緒平復後再詢問是怎麼回事,確定是孩子受委屈之後,要給予安慰,讓孩子明白被人欺負不是因為自己沒用,每個人都可能遇到,讓孩子儘快擺脫氣餒和自我否定的情緒。

控制自身情緒

有些家長護子心切,在聽到孩子受欺負時,會立刻衝上去要和對方理論,可實際上,對方的父母也會和你有一樣的想法。

所以,這種時候,最好是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理性解決問題,給孩子做良好的示範,本著解決問題的方式去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跟對方家長溝通的時候,也多站在對方小孩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才有可能解決。

別讓孩子知道自己「被欺負」了

其實孩子間的矛盾往往和成人理解的並不一樣,來得快,去得也快,前一秒還滾在地上打架,後一秒就一起去玩小火車了。

孩子在打鬥的過程中慢慢學會如何與周圍小朋友交往,他們還沒有建立起吃虧不吃虧的概念。

家長切忌輕易的把「你受欺負了」這個「真相」告訴孩子,因為這就等於在向孩子宣布,你很弱小、沒法保護自己,而對方是個「壞孩子」。

家長只需讓孩子知道,當覺得自己處於危險中時,可以用一些方法來保護自己。

永遠都不要小瞧「心理暗示」的作用。

當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很弱小,不能保護自己時,即使沒有宣之於口,家長的一言一行也會讓孩子明白這一點,而他自己就會變得越來越懦弱、自卑。

對方也一樣,當所有人都覺得他是個「壞孩子」時,他也就會「破罐破摔」,壞出個樣來給大家看。

讓第三方參與

當孩子之間遇到問題,雙方家長就直接接觸,很容易造成更大的誤解和衝突。

建議通過第三方——孩子的老師來協助解決問題。

其實,很多孩子之所以喜歡欺負人,是自己在家庭中缺乏足夠的愛,在學校里缺乏足夠的關注。

於是,就採用這樣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那麼,通過熟悉情況的老師,則可以公平的面對問題,並且從根本上讓愛欺負人的孩子,從其他的渠道,用其他的方式得到認可。

這樣的方式,才是治標治本的。

做個冷靜的旁觀者

在孩子遇到問題時,建議家長不出手干涉,不替孩子強出頭,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問題。

為了鍛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自己去處理「人際關係」,學著適應怎麼與其他人相處。

只要不涉及到嚴重的身體和心理問題,最好讓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應對方式。

畢竟,孩子不只是要應對小學、中學,還要應對大學、職場,家長根本無法保護孩子一生。

在可控的範圍內,訓練孩子解決衝突的能力,才是制勝高招。

讓孩子勇敢面對

碰到事情,家長應多問孩子「你怎麼辦」,如果孩子說得對,家長應大加讚賞,給孩子以鼓勵,使孩子獲得自信和勇氣。

如果孩子說得不對,或表達得不確切,也不要責怪孩子,不要讓他感到難為情,應指導孩子自己思索為何說得不對。

這樣,可不斷提高孩子說話的能力,克服孩子懦弱的性格缺陷。

教孩子學會寬容

孩子之間小打小鬧是正常的,如果沒有造成傷害,家長可以教導孩子學會寬容。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別怕,因為越怕就越被欺負,但不要教孩子以牙還牙,告訴他打人是錯誤的,如果你也打人,那你也錯了。

教孩子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教會孩子說不

善良並不代表著懦弱,天真並不代表著膽怯。

反而,因為站在了正義的一方,更應該有強烈的自信和反抗精神。

在孩子群體里,有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

就是如果一個孩子被欺負了而沒有遭到反抗,那麼,很容易就形成了習慣,總會被欺負。

所以,要引導孩子在第一次遇到欺負的時候,就大聲說「不」。

嚴厲的譴責,從聲勢上壓倒對方,然後尋求安全的避讓方法,比硬碰硬的效果更好,一方面可以嚇唬住欺負人的孩子,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老師的注意。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無論對方有多麼強壯,畢竟知道自己理虧,90%以上都自然會心慌,就不敢為所欲為了。

平時,家長在家裡可以和孩子進行場景模擬的遊戲,家長去欺負孩子,讓孩子說不。

逐漸讓孩子知道這種情況下該怎樣應對。

懂得化敵為友

很多時候,小朋友間打架並不是存在什麼深仇大恨,而是一些小矛盾導致的,比如你家孩子拿了對方的玩具引起對方反抗。

當然也可能有些故意欺負人的熊孩子,但他們也還是孩子。

可以教孩子化敵為友,比如通過分享口袋裡的糖果,化解想欺負他的熊孩子,一轉眼孩子們就玩在了一塊,這何嘗不是一個好辦法呢?

學習基本防身術

平時可以讓孩子學會一些自衛手法,比如空手道、跆拳道、散打等武術,讓孩子有防身之技。

讓孩子懂得基本的防身術,不僅能增強自信,還能更好的保護自己,會受益終身。

TIPS:自我保護五步法

1、當自己因為對方的攻擊而感到生氣時,大聲說(喊)出來,告訴對方自己很生氣。

2、如果對方不停止,那就用力撥開對方的手(或握對方手腕或推對方肩膀),然後迅速遠離對方,確保自己的安全。

3、如果對方追上來,首先要尋求附近成年人的保護,家長、老師、熟識的親屬都可以。

4、如果上述三者都不奏效,附近並沒有成年人,對方還是不停止,那就還手吧!適時告訴孩子:對方的五官、喉、前胸、下腹部不可以攻擊,會出危險,其他的地方都可以。

如果對方停止了,那自己也要停下來,因為這種方式目的是為了自我保護,而非報復。

5、原原本本告訴家長發生的事。

許多孩子在企圖跟家長溝通時,都受到了懷疑和冷遇,如「他怎麼不欺負別人專欺負你」或「退一步海闊天空」之類的話,極大損害了親子關係,以至於孩子長大後受到群體欺凌時一聲不吭,拒絕求助於家長。

為孩子創造與他人交往的機會

尤其是由老一輩帶養的孩子,更應從家庭的小圈子裡解放出來。

應經常帶孩子到公園或其他公共場所去,讓他們走向社會,接觸外界,認識社會,適應社會。

家長應鼓勵孩子與小朋友們一起遊戲、交往,一起參加文體活動。

鼓勵孩子多和陌生人接觸。

性格懦弱的孩子,不喜歡多說話,更不善於爭辯,尤其在陌生人面前,大庭廣眾中更是如此。

每當客人來時,家長應讓孩子與客人接觸,並求得客人的配合,讓客人有目的地發問,一回生,二回熟,可逐漸改變孩子的懦弱性格。

家長也可以和幼兒園、學校的老師聯繫,請求老師讓自己孩子能在班上當個「小幹部」,擔任一定的「社會工作」,以提高孩子交際、處世辦事的能力。

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

成為孩子的朋友,掌握真實的情況。

任何的家長,都不可能24小時看著自己的孩子。

那麼,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最好能和家長有充分的溝通。

家長只有取得孩子的充分信任,才會了解事情的全部真實的情況。

也只有這樣,才會有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基礎。

如果孩子受了欺負,回到家是一頓不問青紅皂白的訓斥,以後哪個孩子還會告訴家長真心話?受了欺負自然也就不會告訴父母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被欺負了,朋友圈炸毛了,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在外上學或玩耍有時會受到別的同學欺負,這時候面對身心受傷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是讓孩子打回去還是讓孩子躲避?大多數小孩子都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怎樣讓老受欺負的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學會勇敢面對呢?

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

教會孩子不作惡容易,不被惡卻很難教育界曾經有一個課題是:「你的孩子,如果被別的孩子打了,你會教育孩子怎麼辦?」辯論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四個觀點:1、用合適的方式告訴長輩。2、要儘量避免正面衝突。3...

孩子受欺負家長怎麼辦?教會孩子如何不被欺負

孩子受欺負 家長的錯誤反應在幼兒園和學校里,孩子被同學欺負是常見的事情,當父母得知自己的孩子被欺負後,難免著急,甚至生氣。這時候,往往會出現下面兩種錯誤的反應:一、家長不問青紅皂白,直接插手去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