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到底要不要打回去?這裡有最好的答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被其他小朋友打了,作為父母,你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可能很多家長第一反應都是讓孩子「打回去」,不能被別人白白欺負。

但是,這樣教孩子真的好嗎?孩子與同伴相處的過程中,由於年齡尚小且心理承受能力又弱,當孩子間發生肢體衝突時往往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而每當孩子被打時,家長們對此事的觀點也各異,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

「不要教孩子打回去,打人本身是不對的,應該告訴老師或家長,讓大人來解決問題。

「當然要教他打回去了,不然孩子會一輩子成為受氣包。

「告訴老師會被小朋友們看不起,只有自己保護自己,用拳頭回擊,才不會受欺負!」

家長們最糾結之處在於:直接教孩子打回去吧,會教壞孩子;但不打回去吧,又覺得憋屈。

對此很多家長都會感到很焦慮,「孩子被打不會還手,該怎麼辦?」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當寶寶被動參與被打時

<<---------

這類孩子的性格特點比較明顯:膽小懦弱,遇事容易退縮,面對強者不敢進行反擊,只會默默忍受等。

應對有方

告訴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一定要大聲地喊出來」

表明自己的態度:「你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對的!」告訴孩子,這個不是懦弱。

在任何場合,一定要有一些好朋友。

真正容易被欺負的人,往往都是被孤立的,只有融入了集體之中,才擁有了震懾危險的力量。

如果對方繼續打或者抓撓自己,可以按住對方的手

教育孩子以暴制暴,並不是什麼好辦法,不如讓孩子學會怎樣有效地保護自己。

如把對方的手從自己的身上拿開並迅速逃離,確保不會有進一步的傷害發生。

還可以讓寶貝知曉:能夠懂得自我保護的孩子也是非常具有智慧和勇氣的,是值得令人佩服的。

如果感覺對方比自己更強大,打不過對方,那該躲就躲,要保護好自己,事後找家長幫你解決。

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實際演練一番,讓孩子更好地掌握保護好自己的辦法。

如果對方繼續追打自己不鬆手應立刻尋求周圍成年人的保護

如:老師、家長等。

不一定在每次有問題時都求助於外力,但要讓孩子明白當自己的能力無法應對時,老師和家長都是自己強有力的後盾。

最重要的一點,不管在外面遭遇了什麼,一定要告訴家長。

很多孩子長大以後被別人欺負時一聲不吭,不敢告訴家長,是因為在他們的經歷中,告訴了家長之後換來的不是安慰,而是責備。

可以告訴他,家長在任何時候都是可以信任的,不管事情的結果如何,做父母的都應該嘗試著去理解、安慰和包容。

讓孩子敢於把擔憂和恐懼表達出來,而不是憋在心裡。

不妨讓他明白,沒有打回去,不是因為我們害怕,而是應該用更好的辦法來解決。

--------->>

當寶寶主動參與被打時

<<---------

這類孩子的性格特點主要表現為:霸道好動、愛惹是生非、喜歡反擊又打不過對方等。

應對有方

教育孩子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不輕易向小夥伴揮拳動腳

學會化解內心的憤怒和仇恨,是孩子的必修課。

告訴孩子人與人相處的平等與尊嚴,有很多種方式來表達和實現,並不只有「打來打去」這一種。

找到與人和平共處的方法,不僅是真正自信的表現,還能幫助孩子形成寬容忍讓、為他人著想的良好性格。

「動武」絕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可以試著教與小夥伴和睦相處,這樣可以收穫更多的快樂。

父母借給孩子一個情緒表達的臂彎

有時候孩子需要的並不是「該怎麼辦」的行動建議而是情緒上的接納和安撫,父母可認真傾聽讓其情緒得以釋放,然後再跟孩子溝通詳情,建議他遇事不要衝動,不要輕易伸出拳頭。

或許經過這樣一個過程,孩子的情緒已經好了一大半了,或者自己想到了解決的方法已無須向對方還擊。

遇到問題時不妨跟孩子討論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味蠻幹

家長都希望孩子強大到誰也不敢惹,但那種真正誰都害怕、大家都敬而遠之的孩子,內心深處絕對比受了一點肢體傷害的孩子更加痛苦。

因此,遇到問題時父母親可與孩子充分討論,找出所有可能解決的辦法,孩子不論是選擇其中哪一種,還是嘗試其中的幾種,都會更從容,從而不斷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

溫馨提示

引導孩子分清無意與故意

當孩子向家長描述事情時,父母應用心聆聽,客觀地評價孩子的表現和小朋友的行為。

若別的孩子是無意為之應該引導孩子學會原諒別人;若真是有意為之,可以教給孩子防衛的方法。

父母切不可偏袒一方專門批評別的孩子不對,也不可武斷地認為就是自己的孩子不夠忍讓。

避免孩子將防守理解為主動攻擊

當孩子遇到小夥伴動手傷害自己時,父母首先要提醒孩子,可以嘗試用手臂擋住對方的手臂,以免自己受到傷害,還可以用語言提醒;擋不住時可以跑開,遠離會傷害自己的小朋友。

但有一點必須強調,可以防守並不代表是可以沒事主動去打別的孩子。

了解孩子,家長與老師多多溝通

起初孩子可能並不一定能夠明確地區分出小朋友是不是真的有意打了自己,這時家長與老師間的溝通會更有利於自己了解真實情況。

如果孩子被打是經常的事,那家長必須跟老師聯繫,同時也需要與另一孩子的家長進行有效溝通。

如果雙方家長都溝通得很順暢,或許兩個孩子還會因此成為很好的朋友,所有的矛盾都會迎刃而解。

孩子在與夥伴的交往過程中難免會有些衝突。

不管是作為打人孩子的家長還是被打孩子的父母,在遇到此類事情的時候應儘量保持冷靜,先弄清楚事情的原因,通過和孩子、幼兒園雙方面的溝通來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打了,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通過他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保護好自己,切記不要引導孩子「以暴制暴」。

往期精彩回顧

選自《親子》(0~3歲育兒寶典)

想了解更多內容嗎?快來訂閱我們的雜誌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們不能阻止校園欺凌,但我們能教會孩子自保

近日,校園欺凌事件頻發,讓我們不禁問道:「現在的孩子到底怎麼了?!」我們不能阻止別人作惡,但我們應該教會孩子怎麼保護自己。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打了以後,假如一味的讓孩子忍讓,你會擔心TA以後的性格會...

孩子挨打了,該怎麼辦?讓孩子「學會」打架!

「爸爸,今天,王小紅又打我了!」「啊,怎麼又打你了?!那她今天為什麼打你呢?」「我玩積木,她也要玩,我不給她,她就打我。」「誰先拿到積木的?」「我先拿到的。我已經拿在手上玩了,她來搶,我不給她,...

孩子受欺負家長怎麼辦?教會孩子如何不被欺負

孩子受欺負 家長的錯誤反應在幼兒園和學校里,孩子被同學欺負是常見的事情,當父母得知自己的孩子被欺負後,難免著急,甚至生氣。這時候,往往會出現下面兩種錯誤的反應:一、家長不問青紅皂白,直接插手去警...

【樂學園】 讓孩子「學會」打架

【導讀】孩子們在一起,會因為意見不統一、違法遊戲規則、爭搶玩具等引發身體衝突。有些孩子屬於主動進攻性的,動手是他們解決爭執的常用方式。有些孩子屬於別人欺負了,再委屈也一般不敢還手的類型。 作為家...

孩子打架了怎麼辦,該不該打回去?

孩子們在一起真的是「一言不合就開打」的真實寫照。什麼?我要看《海底小縱隊》,你竟然看『臭狗熊』?啪!誰讓你動的機器人了?啪!你弄壞我的城堡了!啪!孩子打架受傷其實是父母,看孩子受了傷真的是又急又...

孩子被欺負該鼓勵他還手嗎?

小朋友之間的打鬧是一種遊戲,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打架。在這個過程中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中,小朋友會學會很多與人相處、體驗被打的感受、解決問題的方法,等等。所以,沒有必要把孩子的打鬧看得那麼嚴重。

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打,家長應該怎麼辦?

小孩在學校被同學打了,家長的反應是怎麼樣的?A家長:告訴孩子你不能先動手,但是如果他打你,你一定要還手打回去;B家長:如果同學打你,你就走開,然後告訴老師,讓老師來處理,不能和同學打架;C家長:以後

如果你的孩子被打了,該不該告訴他打回去

現在社會,一般的家庭只有一或兩個孩子,加上雙方的老人,差不多就是6口人寵著這一兩個孩子,真可謂是萬千寵愛於一身。有的孩子從小乖巧可愛,而有的從小就調皮搗蛋,不讓家長省心,如果上了幼兒園,難免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