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被「欺負「 做一個追根究底的家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了怎麼辦呢?這邊柚寶就發現有人發了一個特別逗的一個孩子被欺負後不同年代的家長的反映。

70後家長:能別打還是別打,打人的不是好孩子,你要是打回去了,你就和他一樣都不是好孩子了。

你可以告訴老師,讓老師來解決。

80後家長:現在的老師為了和稀泥,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什麼「打人不是好孩子」?我小時候就因為這句話挨了不少欺負,我可不能讓我孩子再受這種苦了。

90後家長:嚴重支持!人若犯我,我讓三分!若再犯我,斬草除根!

其實這就代表了自己的孩子受到他人欺負的,常見的反映有幾種:

暴力還擊型:「別人欺負你,你就一定要打回去。

這類家長本著絕不能讓孩子吃虧受委屈的原則,教孩子被欺負就要「立馬還擊」,所謂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你若犯我,我必揍你。

息事寧人型:「他們打你是他們不對,以後少接近,保護好自己。

這種類型的家長大多屬於溫和派,為了不讓事件擴大,會讓孩子採取迴避的態度,遠離欺負孩子的小朋友。

出頭助威型:「誰欺負你?我去找他家長。

這類家長一般脾氣比較急躁,看見孩子被欺負後,控制不住自己憤怒的情緒,第一時間找到老師「投訴」,或者直接找到對方家長。

本來是孩子之間的摩擦,升級成大人間的戰爭。

別讓孩子知道自己「被欺負」了

其實孩子間的矛盾往往和成人理解的並不一樣,來得快,去得也快,前一秒還滾在地上打架,後一秒就一起去玩小火車了。

孩子在打鬥的過程中慢慢學會如何與周圍小朋友交往,他們還沒有建立起吃虧不吃虧的概念。

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家長還是要讓孩子樹立起自我保護的意識,如遠離桌角等尖銳的地方,遠離刀剪等鋒利物品等,以及在打得太過激烈、容易受傷時把他們分開。

除此之外,家長不用干涉太多。

只要不出危險,就由著他們鬧去。

說不定打著打著就建立起了「革命友誼」呢。

怎麼判斷被」欺負「?

只有一種情況:孩子覺得自己受欺負了。

當然,如果孩子還小,並不懂得「受欺負」這個概念,家長也可以根據一些表象來判斷:

如孩子經常被同樣的小朋友單方面攻擊,而孩子無力反抗;

如孩子已經表現出非常強烈的恐懼或憤怒時,對方仍然不知道停止,甚至更加興奮;

如孩子持續地不喜歡、害怕上幼兒園或學校(此處需要排除掉分離焦慮和假期後不適應的情況)

不要讓你的孩子覺得自己很弱

然而,家長依然不能輕易地把「你受欺負了」這個「真相」告訴孩子,因為這就等於在向孩子宣布:你很弱小、沒法保護自己,而對方是個「壞孩子」。

永遠都不要小瞧「心理暗示」的作用。

當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很弱小,不能保護自己時,即使沒有宣之於口,家長的一言一行也會讓孩子明白這一點,而他自己就會變得越來越懦弱、自卑。

對方也一樣,當所有人都覺得他是個「壞孩子」時,他也就會「破罐破摔」,壞出個樣來給大家看看。

這兩者顯然都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

你只需讓孩子知道:當你覺得自己處於危險中時,可以用一些方法來保護自己」

被「欺負」了怎麼辦

如果讓孩子打回去,這其實是在傳遞給他們一個錯誤的社會交往方式,當孩子一旦形成習慣,以後會變成一個攻擊性強的兒童。

這樣的孩子,朋友比較少,對他將來的成長也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當家長遇到孩子打架時,要讓孩子多動腦子去思考,想辦法化解和小朋友之間的矛盾,而不是用拳頭解決問題。

當遇到別的孩子打自己的孩子時,可以告訴打人的孩子:小朋友之間不能打架,並教給他正確的跟自己家孩子玩的方式以及鼓勵他跟自己孩子成為朋友。

教孩子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既然不能讓孩子感到自己被欺負了,那我們要怎樣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呢?

1、當自己因為對方的攻擊而感到生氣時,大聲說(喊)出來,告訴對方自己很生氣。

2、如果對方不停止,那就用力撥開對方的手(或握對方手腕或推對方肩膀),然後迅速遠離對方,確保自己的安全。

P.S.在平時爸爸可以和寶貝做一些演練,媽媽從旁邊指導,這樣效果會更好一些。

3、如果對方追上來,則首先要尋求附近成年人的保護——家長、老師、熟識的親屬都可以。

4、最最極端的情況,如果上述三者都不奏效,附近並沒有成年人,對方還是不停止——那就還手吧!(不過這種情況往往發生在在小學中高年級後。

)適時告訴孩子:對方的五官、喉、前胸、下腹部不可以攻擊(會出危險),其他的地方都可以。

但如果對方停止了,那自己也要停下來,因為這種方式的目是為了自我保護,而非報復。

5、最後,原原本本告訴家長這件事。

當然這非常依賴於親子關係。

許多孩子在企圖跟家長溝通時,都受到了懷疑和冷遇,

在這裡,家長就需要把握一個態度了:既要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讓孩子感到家庭的溫暖與安全,又要讓孩子知道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家長可以為孩子分析境況、提供解決方法……不過,這歸根結底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需要相信他可以自己去解決。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必在意孩子一時的成敗。

柚寶只要家長能用自身為孩子樹立一個正直而真誠的榜樣,其餘的讓孩子自己去嘗試,相信孩子純潔美好的心靈,相信他們嚮往美好的品德,孩子就會在磕磕碰碰中學會如何與人溝通、如何保護自己了

微信關注柚柚育兒免費領取精美繪本喲②下載柚柚育兒app,與千萬寶媽一起快樂育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被小朋友欺負 這位父母的處理值得借鑑

寶寶年紀小,容易自我中心,也容易情緒失控,在幼兒園小朋友之間難免會有小矛盾,抓傷、咬傷的事情時有發生。看到自家寶寶受了委屈,家長的心中肯定是非常的不舒服。有些父母教孩子打回去,雖然是句玩笑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