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性教育 是羞於啟齒還是坦白告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媽媽,我從哪裡來?」

當孩子眨著眼睛,問你這個問題時,也許你的內心比較忐忑。

你知道,終有一天孩子要問這個問題,所以你做足了準備。

然而當這一天真正到來時,你是不是仍然會扭扭捏捏,羞於啟齒?

記得小時候,每當我問媽媽我從哪裡來的時候,媽媽都會說我是撿來的。

到了中學的生理結構課上,老師也是一句簡單的「自己看書」就過去了。

我國兒童性教育的缺失,使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會覺得羞於啟齒,且認為孩子長大後自然就懂了,於是常常糊弄過去,要麼說撿的,要麼說送的。

兒童性教育的意義

其實,性教育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廣泛的多,它不只是生理衛生、性交教育,它還包括孩子的性別認知、正確的如廁姿勢、安全隱私教育等,這些都是性教育的內容。

性教育作為嚴肅生命課題,除了正確認識生理構造,也是為了讓孩子學會接納自己的身體、性別以及角色,更好的適應社會規則。

性教育不是讀一本書,聽一次講座或看一次錄像,而是一個涉及家庭、學校和全社會的教育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隨受教育者年齡不斷發展的再社會化過程。

爸爸媽媽科學的引導,能確保孩子獲取信息渠道和內容的正確安全,也能教會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懂得如何保護自己、迴避風險。

比如身體的哪些部位別人不能碰,否則就要告訴家長。

兒童性教育,家長應坦白告知

面對孩子的問題,家長不要迴避,可坦然相告。

忽視或迴避會給孩子造成「這件事和問這件事都是可恥的」錯誤印象。

家長要了解孩子想知道的究竟是什麼,是生殖器的名稱,還是男生女生的差異等。

了解了孩子想知道的問題後,按照孩子的理解能力回答。

回答時要科學、準確、簡單。

並且只針對他的問題作答,不需要展開更深的內容。

比如:對於4歲的孩子,問自己是哪來的,直接說是媽媽生的就行。

如果孩子接著問,就說是爸爸在媽媽身體里種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就在一個叫作子宮的房間裡慢慢長大。

為什麼種,是因為爸爸愛媽媽。

正確積極的回應,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提問是被允許的,並能夠得到正確答案,建立他對父母的信任和依賴。

以後遇到相關的問題,他就會首先向父母尋求幫助。

兒童性教育,從孩子幾歲開始?

1. 合適的年齡

從理論上講男女的性別差異,特別是第一性徵,在孩子青春發育之前解答沒有問題,就目前社會文化的現狀看,對於男女第一性徵的差異,最好在5歲之前解答。

性教育要相對超前一些,但不能脫離孩子的理解能力。

2. 合適的方法

在孩子5歲之前,可以用父母的身體說話,但是5歲以後,採用圖書、音像資料及其他方法比較合適。

3. 合適的內容

孩子的性教育,每個年齡段的內容應該有所側重。

5歲前應該解決性別知識等簡單的問題;青春發育前,要進行性生理的教育;青春發育時,要進行性心理和性道德的教育。

小麼說說:兒童性教育,不應是一個羞於啟齒、諱莫如深的話題。

對於孩子的問題,要有問必答,簡單直接,堅持自然、合適的原則,不能刻意為之,也不能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問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羞於啟齒的性教育,卻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今天六一兒童,首先小編衷心祝福寶寶們、寶媽們節日快樂,在以後的每天都像過兒童節一般開心,但是今天小編想給寶媽們普及一下從0歲到100歲都需要知道的事情,哪就是"性教育",讓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懂的如...

幾歲開展性教育最合適 幼兒性教育的重要性

中國的父母趨於保守,本身就羞於談「性」,更別說對孩子侃侃而談,即使覺得有教育的必要,也把責任推給了學校和老師,自己能避就避,但從心理醫生的角度,他們主張「性方面,父母是老師,家庭是課堂」,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