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傷害最大的7個教養誤區,當心將孩子養成優柔寡斷的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位媽媽給我留言:

兒子讀初中了,一直很聽話,這讓她欣慰,可有一點很讓人發愁,就是孩子似乎很沒有主見,做事愛猶豫。

就為這個,孩子沒少挨他爸爸數落。

優柔寡斷的確是個問題,它不僅會影響到孩子未來做事的效率,也會帶來很多邊界不清的問題,造成人際關係的困擾。

不過,這個問題一方面跟先天氣質類型有關,另一方面也跟教養密切相關。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回到本文開頭那個案例,通過了解我們發現,這其實是很典型的一種錯誤教養方式。

這個男孩的父親很嚴厲,基本是這個家庭中的獨裁分子。

他要求孩子無條件聽話,但是,孩子一直溫順下去,他又覺得不滿意,希望孩子再膽大些,有決斷一些。

這兩種要求同時加諸於孩子身上,其實是相互矛盾的。

我們不可能在一直打壓孩子個人意志、鮮少給孩子提供決斷機會的環境下,養出一個果斷的、乾脆利落的孩子。

如果你也會擔心孩子將來缺少主見,那麼請讀一讀下面這些誤區。

不要當孩子表現出越來越優柔寡斷的時候,才突然發現,原來是自己把孩子養成了這樣。

誤區一:事事替孩子做主

相當一部分父母習慣於事事為孩子做決定。

他們甚至可能都不自知,只是在要求孩子做事時,往往喜歡使用命令句式,比如「你必須這樣做」、「你該去干……了。

還有很多父母往往是無意識的,或者通常是出於「好心」地要去幫助、過多地干涉乃至代替孩子的事情。

沒有獨自面對、處理問題的經驗,尤其是自己獨立思考並作判斷的成功經驗,真遇事需要他們自己拿主意的時候,孩子難免不知所措、無從下手。

父母不妨換一種表達方式,在涉及孩子自己的事情時,多將命令式語氣改為啟發式語氣,比如:「你覺得這件事可以怎樣做呢?」「你是要先做這個還是那個?」這種表達方式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也會引發孩子獨立思考,按自己的意志主動處理好事情。

還比如,帶孩子出門購物前,可以跟孩子約定好買一件他想要的東西;周末去公園玩,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走哪條路線等。

簡言之,「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育兒過程也是一樣。

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父母可以儘量讓孩子自己去體味和發揮,在任何時候都要注意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想要什麼?想做什麼?想怎麼做?

誤區二:事事讓孩子做主

上面說的是事事不讓孩子做主的父母。

同樣地,物極必反。

無原則地事事都讓孩子做主,父母沒有必要的引導和支持,也極有可能會讓孩子變得優柔寡斷。

原因在於,孩子的腦功能發育有限,思維能力有限,複雜的問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做出恰當的判斷和選擇。

反覆把孩子獨自丟到問題面前,反而容易挫傷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因為害怕再次體驗到那種無助感,而遲遲不敢做決定,因此變得優柔寡斷。

所以,我的建議是,常給孩子選擇的機會是對的,但要根據情況而定。

當孩子還不能夠理智地進行選擇時,媽媽給孩子過多的選擇機會就是錯誤的。

孩子都希望兩全其美,或者希望得到更多的滿足。

媽媽給孩子選擇權時,要考慮孩子的思維和情志發展,要在孩子具有分析判斷的能力後,再逐漸升級「做主」的難度。

比如,可以多用「你希望選擇A還是B?」而不是問「你希望選擇什麼?」

對於低齡寶寶,你可以讓他選擇是要紅色氣球還是黃色氣球;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選擇是要買玩具還是去遊樂場;更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讓他選擇是要學習音樂還是繪畫……問題逐步升級,符合孩子的心智成熟度才好。

誤區三: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既不能事事替孩子做決定,也不能萬事完全任由孩子自己做主,那麼日常教養中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呢?要緊的是一切以呵護孩子的自信為前提。

育兒作家娜奧米·阿爾多特告訴我們:「真正的自信得益於『我能行』的信念。

當孩子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時,父母就務必時刻提醒自己:除非他提出要求,否則不要隨便幫助他。

為了做到這一點,父母需要保持對孩子的關注,看得到孩子情緒上的變化,多與孩子保持溝通。

孩子遇到困難不願意表達,就通過詢問的方式了解。

同時尊重孩子的個人意志,引導、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才會越來越堅信「我能行」而不是「我不行」。

除了給孩子機會讓他自己去做分內的事,還要讓孩子適當幫我們做些事。

其實,請孩子幫忙非常容易,因為孩子個個都是巴不得為我們效勞的熱心腸,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

他們從不把提供幫助當成負擔,而是當成樂趣,當成遊戲。

父母可趁此讓孩子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培養責任心、建立自信。

當孩子要刷碗時,不要把他推開;當孩子要掃地時,不要奪走他手裡的笤帚;當孩子要拎起一個口袋時,不要拒絕遞給他……總之,我們要學會忍心、放心、開心地接受孩子的幫助,這樣才更有助於孩子自我價值感的實現和自信心的確立。

誤區四:對孩子要求過高,經常否定孩子的選擇

由於年齡的原因,孩子在表達意見時,難免會產生一些錯誤。

但是無論這意見多麼幼稚和錯誤,父母也不要給予批評、指責等負面評價。

如果孩子總遭受這種挫敗,就會不願再提出自己的意見,並終止此種嘗試。

尤其不少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心切,對孩子往往期望過高,總是不滿意孩子的表現,讚許少,批評多。

有的爸爸媽媽還讓孩子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又不幫助他。

結果,孩子就會產生越來越深的挫敗感,失去自信,他們害怕做錯事情後被父母批評,卻又不知怎樣才能做好,因而變得優柔寡斷,無法做主。

誤區五:亂給孩子貼「標籤」,模仿/順從不總等於沒主見

像我本文開頭說的,有些孩子看起來缺少主見,這跟他們本身的性格特點有關。

有些孩子本身就很隨和,願意聽從和服從他人的決定。

這種順從本身,就是他們做出的選擇,是他們的主見。

這種個性未必不好。

只是一旦當父母的有了對比,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很有想法的樣子,就容易擔心自己孩子沒主見,將來會「吃大虧」。

當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告訴孩子「這種個性不好」,孩子很可能由於你給他貼上了這個「不好」的標籤,而產生一種深深的自卑感與缺陷感,而失去自信,結果是愈發內向和沒主見了。

父母需要知道一點:孩子就是在模仿和探索的過程中學習和成長起來的,這是積累經驗的一種途徑和過程。

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如此。

所以,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同時避免前述的諸多教養誤區,尊重孩子的個人意志,儘量不干涉孩子的人際交往方式就好,孩子就會在互動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為人處世之道。

誤區六:不給孩子「猶豫」的時間

很多時候,孩子做不了決定,並不是他們沒有想法,而恰恰是想得太多,才導致猶豫不決。

當孩子在做選擇的時候,父母如果不耐煩地一直催促,或者乾脆替孩子做決定,很容易打擊孩子自主的積極性。

給孩子充分的考慮時間,相信孩子能做出決定,父母的信心將會轉化為孩子的自信。

誤區七:父母自己就是個優柔寡斷的人

一直說「身教勝於言傳」,如果父母本身就是個容易優柔寡斷的人,那麼父母在孩子面前必須要表現出果斷,用自己的果斷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給孩子樹立角色榜樣,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和褒獎孩子的果斷精神和行為。

Tips:多聽少說

美國著名成功學家卡耐基曾說,人與人之間談話的時候,要留80%的時候傾聽,剩下20%的時間,帶著啟發對方的問題來說。

所以在於孩子的交流過程中,多一些傾聽,少一些說教,更容易引導孩子自己思考、做出決斷。

更多孩子成長問題,請看以下內容:

男孩和女孩的大腦發育不同,教養策略也要有差異,父母須了解

原來父母越早在孩子吃飯時主動放權,孩子吃得越好,越少磨蹭

為什麼不能逼左撇子改右手?腦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最成功的教育方式,總結出來就這八句話

孩子犯錯是常事,大多數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會火冒三丈,批評孩子甚至打罵孩子。對於孩子的「不知錯而為之」,家長會厲聲指責,教訓孩子,希望他們以後能杜絕,少走彎路,少吃虧;對於孩子的「明知錯而為之」,...

警惕這7個教養誤區,別把孩子養成優柔寡斷的人

一位媽媽通過「靜觀育兒」微信平台給我留言:兒子讀初中了,一直很聽話,這讓她欣慰,可有一點很讓人發愁,就是孩子似乎很沒有主見,做事愛猶豫。就為這個,孩子沒少挨他爸爸數落。優柔寡斷的確是個問題,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