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戒是改正孩子撒謊的良藥?聽專家怎麼說?既不是訓斥也不是體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孩子的謊言一般是在有意識的情況下講出來的,往往是為了獲得某一方面的需求而撒謊,但是,令你萬萬想不到的是,孩子的謊言通常是在大人的錯誤行為下逐漸產生的。

打個比方:4歲的孩子小銘不小心把牛奶灑在了地上,媽媽這時急匆匆地趕過來問他,他下意識地說:「不是我弄的!」

為什麼孩子會不顧事實而將這句謊話脫口而出呢?因為擔心,因為害怕,害怕媽媽訓斥他,還害怕說了真話,承認之後帶來懲罰。

所以說,這種逃避式的謊言,本身和父母錯誤的做法是相關的。

以前小銘把東西摔在地上或者因為自己的不小心而犯錯誤時,媽媽總是對他生氣,說:「你為什麼這麼笨!,這麼又灑在地上了?」「你說你今天是第幾次了?」

在這種過分苛責,過分嚴肅的幼兒教育方式下,小銘就知道了,一旦承認錯誤,必然會遭到媽媽的批評,所以下意識地利用謊言,想要逃過媽媽的批評。

哲學大師羅素曾經說過:「孩子的謊言往往是恐懼的結果。

」所以,為了孩子不再撒謊,大人們應該首先反思是不是自己的行為除了什麼問題。

二、而無意識的謊言,則通常出現於孩子的再造想像時期,年齡階段為上小學以前,在這個時期,他們通常會對未來的事物產生一種無法控制的幻想,而且幻想和現實的界限很不明確,經常會出現把想像當作現實,或者把現實當作想像的情況。

在這個階段,孩子甚至會把事實誇張到不真實的程度。

這種謊言往往出現在強烈的願望或者想像的引導下。

例如:小銘上廁所時被蚊子在頭上咬了個大包,媽媽看到了就詢問他怎麼回事,他卻說是上廁所的時候撞到門了,媽媽追問:「在沒撞到門上了?」他卻說:「奶奶推得。

」孩子的一句無心的話立刻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家庭大戰,媽媽氣的質問奶奶,奶奶卻覺得自己比竇娥還冤。

最後在爸爸的調節下,這第一次家庭世界大戰才和平挺火

小銘分明是被蚊子咬的,為什麼要說出這種不切實際的謊話呢?那是因為小銘還分不清現實和幻想,在他的記憶中,凡事思考或者想像的東西都是現實,都是真實存在或者發生的。

所以,在媽媽問話的時候,翠脫口而出,講了不切實際的謊言。

雖然,孩子說謊並不是什麼嚴重的道德問題,但如果對這種情況放任自流,會讓孩子養成說謊的壞習慣,甚至引發更深層次的心理問題,對孩子的健康發展產生不可估計的負面影響。

總結

古話說得好:「上樑不正下樑歪。

」負面的行為,孩子們都記載心裡。

想要孩子養成不撒謊的習慣,大人應該要做好一個完美的榜樣。

有時候大人們眼中的善意的謊言,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孩子的反面教材。

對於孩子的無心的錯誤,家長們千萬急於教訓孩子,也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標籤,要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事情。

如果孩子認錯,一定要用語言去鼓勵他,在進行錯誤行為的糾正;而對孩子的有意識的謊言要進行批評教育,讓他知道要明辨是非,知道對待錯誤的正確方法,而過分的懲戒則容易誘導孩子下一次用謊言去遮蓋謊言。

著名的幼兒教育學家福祿貝爾認為,學校和家庭是完美教育的兩個重要基礎。

孩子的全面教育並不是家長或者老師單方面能夠完成的。

針對孩子的撒謊行為,家長可以喝老師多加溝通,這樣不僅可以改正孩子的說謊行為,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孩子其他錯誤的蔓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愛說謊話,家長改如何處理?

孩子說謊話,家長如何處理有時候孩子不小心撒謊最大原因是害怕家長的嚴厲責備,所以想用謊言逃避責備,90%以上年輕父母都會下拉到文章底部加我們的微信,每日分享育兒知識。1:分清孩子的撒謊行徑·被動性撒謊

孩子撒謊怎麼辦

很多家長感到焦慮,孩子這麼小竟然就會撒謊騙人了,以後可怎麼辦?!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一個「治一治」孩子的好方法。其實,撒謊是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必然經歷的一種現象,家長們大可不必如此著急。

當孩子變成「皮諾曹」,你會怎麼做?

事實上,說謊是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其實,五歲以下的孩子常常說大話,因為他們不能把事實和幻想區分開來,說大話完全不同於說謊;五歲以上的孩子不會再說大話了,但他們會因為某些原因而說謊。...

孩子為什麼會說謊話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發現,現在的小孩子經常謊話連篇,有的時候是為了躲避懲罰而撒謊,而有的時候確實故意的「栽贓陷害」,這讓我們感到很氣憤,又很費解,為什麼小孩子會撒謊呢?當大人發現孩子說謊話的時候,...